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信用社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之利 据澄城县信用联社最新统计,自1998年开办商业助学贷款以来,7年间累计发放助学贷款4047万元,资助学生9246人次,且至2004年末无一笔沉淀贷款,收息率达100%.这种做法对推动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发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解决了农民的燃眉之急,我们总结其利,主要有三点:  相似文献   

2.
《西部金融》2005,(5):53-54
在国家助学贷款面临诚信危机、贷款逾期率高、贷款覆盖率低、没有达到逾期目标和效果的情况下,澄城县农村信用社结合当地特点,发挥农村信用社联系农民群众紧密、贷款操作灵活方便的优势,积极开办生源地商业性助学贷款业务,有效地缓解了贫困学生家庭的经济困难.该调查报告是在对澄城县农村信用社和部分群众深入调查,并发放调查问卷的情况下,形成的情况较为翔实的报告.  相似文献   

3.
一、制约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金融机构的盈利性与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社会效益性之间的矛盾 生源地助学贷款属政策性贷款范畴,利率低,期限长,贷款的安全性难以把握,因此金融机构从自身的经济效益考虑,不愿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而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社会效益性则要求金融机构尽可能的满足每一个贫困学生的贷款要求.因此,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是导致生源地助学贷款萎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一、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的发展现状 (一)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的规模 根据调查情况,除个别银行以外,西北五省区股份制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整体规模呈增长趋势,全辖2001年累计发放汽车消费贷款2004笔,共24055万元,2002年前9个月累计发放4453笔,共55555万元,增势明显.2002年9月底共有汽车消费贷款6857笔,金额70070万元.  相似文献   

5.
为了切实解决城乡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困难,陇县信用联社自今年八月份起,在全县农村信用社推出了助学贷款业务.截止九月底,全县十八个信用社、部共为264名考入各类高等院校的贫困生发放助学贷款266笔,63万多元,使今年被录取的73%以上的学生获得了信用社贷款的支助而愉快地如期分赴省内外有关高等院校报名就读.  相似文献   

6.
一、支农再贷款的使用效果 2000年,蒲城县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4000万元,其中当年收回2700万元;经人民银行批准,允许跨年度占用1000万元.贷款到期收回率为90%,有一半信用社贷款到期收回率为100%.  相似文献   

7.
一、乡镇贷款的基本情况 截至2004年末,民乐县农村信用社发放给全县乡镇政府、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贷款共计61笔,金额630.1万元,占同期全县农信社贷款余额的7.7%.其中已撤并乡镇的贷款176万元,占乡镇贷款总额的27.9%.  相似文献   

8.
陈正平 《西部金融》2011,(10):37-38
2007年8月以来,国家开发银行在汉中市开办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成为全市生源地贷款发放的新主体,信贷助学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并取得了良好社会效应。但是实施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和解决。  相似文献   

9.
人行华县支行根据华县南依秦岭、北临渭水的优越地理位置,按照县政府“结构优先、品种调特、规模调大“的产业发展目标,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农村特色产业──华州蔬菜。2007年至2008年3月,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一村一品“贷款3473笔,金额2973万元,其中发放蔬菜专项贷款2217笔,金额1981万元。  相似文献   

10.
刘家峡信用社在人民银行、县联社的统一组织下,不断调整信贷投向,加大支农力度,积极发放小额农户贷款,支持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已在试点罗川村累计发放小额农户贷款362笔,金额47.1万元,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11.
段平祥 《西部金融》2006,(12):74-75
据统计,截止2006年8月底,咸阳市农村信用社共办理贷款保险业务4978笔,收取保费81.8万元,为20450万元的个人贷款加上了"保险",较好地促进了农村信用社个人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商洛市生源地助学贷款稳健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助学贷款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积极作用,我们对商洛市金融部门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商洛市经济落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高,考上大学的优秀青年中贫困生占比高,学费缺口大,金融信贷满足率低,生源地助学贷款资产质量低.  相似文献   

13.
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支持和帮助贫困家庭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然而几年来这一政策却难以有效实施.笔者认为,生源地助学贷款具有比较优势,并对拓展生源地助学金贷款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1999年至今年一季度,人民银行总行向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了960亿元人民币支农再贷款,经过三年多的实践证明,支农再贷款对解决农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民)贷款难问题,支持"三农"和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仅榆林市人行去年就投放全市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2.8亿元,支持其全年实现利润2149万元,在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中位居首位.但也不可否认,支农再贷款在具体运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拟通过榆林市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管理、使用情况的抽样调查,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发生了变化,助学贷款应运而生.从1999年我国发放第一笔助学贷款到2000年各商业银行正式开办助学贷款,助学贷款在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加快人才培养,拓展商业银行的服务领域,增强竞争力和减弱贷款风险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西部金融》2005,(6):76
2004年,合阳县马家庄农村信用社针对辖内不良产生的成因,在总结过去清收盘活不良贷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走"放水养鱼"的老路子,向有陈旧贷款64万元的100户农户发放21万元新贷款,支持他们种植棉花,年末除收回21万元新发放贷款外,还收回100户不良贷款85080元,陈欠利息21717元,64万元不良贷款的冰山一角开始融化,得到盘活.  相似文献   

17.
随着助学贷款需求及发放数量的增加,助学贷款的违约风险逐渐暴露出来,校方如何配合银行做好助学贷款的发放与收回,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杨菡 《西部金融》2002,(11):49-50
一、支农再贷款的使用、管理情况 截至2002年6月末,西安分行对西北五省区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再贷款160.71亿元,比1999年末增加108.87亿元.从占用结构看,20天以上3个月以内的季节性再贷款23.56亿元,占18.28%,3个月以上一年以内的支农再贷款104.17亿元,占80.84%.  相似文献   

19.
白水农行的一份报告显示:为安德利果蔬汁公司贷款5笔,累计金额2157万元,办理贴现600万元,办理远期信用证2笔,金额88万美元.这一组数字的背后是白水农行人为实现"三赢"战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洒下的滴滴汗水.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发放国家教育贷款,各商业银行也发放商业助学贷款,但二者区别明显。 开办银行不同。国家助学贷款只允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四家开办,而商业助学贷款则无限制,商性银行均可开办。 利率负担不同。国家助学贷款实行国家贴息,由财政负担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