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新战略观指导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下进行省域空间生产力实现新布局,展现新形象,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向更广纬度、更深层次、更大空间。深刻认识中国已经进入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起点,实施包括省区市全域在内的以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为主体的国家区域总体发展战略新时期;深刻认识省级层面建立主体功能区、省辖城市(地区)及县级层面和小区域建立功能区,实现省域发展空间生产力科学合理布局,需要不断进行新探索新突破;深刻认识省级全域在国家提升沿海沿江(河)沿线沿路轴带化水平进程中的历史性作用,牢固把握好"五个理念"的指挥棒,按照党和国家确立的"稳中求进"经济工作总基调,创造省域发展空间"稳中奋进"的多类型操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城市规模结构"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概念成为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亦是现代城市学和空间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城市规模结构"理论概念的内涵是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中,经济圈群概念范畴内的区域生产力空间配置,客观的决定了城市生产力布局演化的高级形态表现为"理想城市规模结构"。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大战略实施已经取得的巨大实践成果,证明了我国城市在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砥柱"性作用,以多极多圈多带多区为主导空间的"新格局",在"十三五"规划期更加需要不断提升城市能级,以合理科学的城市规模结构,实现城市推动造极、建圈、联带、组区的巨大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港口的发展已经完全跳出了传统"海港"的概念,形成海(江河湖)港、陆港、空港等交通枢纽一体化发展的"枢纽型大港口"新概念。站在"十三五"规划期的新起点上,中国正在实施的以打造"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和以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为主体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决定了枢纽型大港口经济正在成为城市经济发展重要新动力和新增长点的新空间,决定了"港城一体化"成为现代化国际城市和中心城市的第一基本特征。建设枢纽型大港口需要依托城市行政全域空间;需要深度对接"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需要建立与完善通连"地球村"全空间的城市立体交通体系;需要建设高效枢纽型经济区。  相似文献   

4.
面向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未来,以新战略观为指导,在中国日益加快推进城市化的情势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多地表现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具体表现就是实现"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的历史性转变,列首位的是从"善政"向"善治"的伟大跨越,以适时适应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不断创新城市善治融合发展新模式。创新新模式需要构建城市统筹"三生"融合发展新布局,开创城市生产力、消费力、生态力同步发展新局面;需要创新三大主体和谐治理城市新模式,不断打造创建文明城市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5.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鲜明特征的习近平治国理政伟大学说为行动指南,笃定改革开放四十年周期再出发、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国家大战略为新起点新命题新蓝图,使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进入"一以贯之与刮目相看"的、绘就适应"强起来"的时空布局新版图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6.
城市能级不断提升的发展规律,推动着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优化的主导方向是促使中国加快建设成熟型经济中心城市,构建与完善“多极多圈多带多区”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新的重大调整中,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需要遵循“多极多圈多带多区”的区域发展规律,以大中小城市为纽带,以成熟型经济中心城市为“顶梁柱”,以现代化城镇为骨架,形成科学合理的区域生产力布局,使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展现一体化、融合化、特色化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7.
由“经济发展新常态”升华成“新常态经济”的理论概念,其内涵是:速度模式、经济结构、创新驱动三大要素;以新常态经济形态为物质基础,升华成“新常态”理论,三大元素是遵循规律,坚守规矩,依法治国,成为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创新理论,促使我国经济社会完全进入常态化的发展新时期.环渤海经济圈作为我国东部地带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增长极,要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需要按照东部率先、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的生产力配置大格局的工作部署,率先践行新常态,以取得在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和打造中国版全球价值链中的最大化区域比较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在实施以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为主体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按照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认识城市的"历史性地位",无论何种规模型级的大中小建制市,其在城乡共存的区域发展空间内所产生的影响力、拉动力和辐射力,都发挥着"中心"作用,在理论上都可以称之为"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在城乡共存的区域发展空间内发挥"中心"作用,需要在"溢流效应"最大化的过程中,拥有越来越大地释放"火车头"能量的"溢流"源泉;需要把握好中心城市发展新方位新趋势,不断创造发挥"中心"作用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如何在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形态下,践行好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呢?这是一个决定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践行好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需要透彻认识指导区域发展和城市发展新跨越科学全面缜密的理性逻辑;全面深度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体系,深入对接国家实施区域发展计划大工程;需要以"五大理念"指导"五个统筹",实现"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的伟大跨越;需要精准把握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的落地,创新符合域情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全方位实施以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为主体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站在历史方位新起点上,加快发展旅游经济,需要旅游经济完成由全域旅游向全域宜游历史性跨越、由单体城市全域宜游向城市圈群全域宜游历史性跨越。域际旅游经济完成"历史性跨越",呈现出三大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完成两个"百年目标"的区域未来发展时空中,需要遵循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的"八大"规律,适应新常态,抓住变化机遇,科学把握以城市圈群为空间主体的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区域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实现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内容的"速度模式"主导的科学发展;遵循"民生为本"的发展规律,长期坚持发展与民生并举的第一要务战略方针,不断提高民生福祉水平;遵循"生态至上"的发展规律,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创新驱动"发展规律,集聚全球创新研发力,建成特色创新研发体系;遵循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律,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把开放型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主体性经济形态;遵循经济结构优化规律,在提升城市能级中突出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形象产业;遵循"大港口"经济发展规律,区域要建立与完善通连"地球村"全空间的立体交通体系;遵循生产力空间布局发展规律,区域要形成城市发展的理想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2.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彰显了我国"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形成了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新布局。认真实施、推进这一伟大战略布局,是我们面临的时代抉择,对于推进滨州对外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从"一带一路"战略对滨州对外经济发展的意义入手论证,对滨州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参与该战略所具备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提出滨州应积极借力"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产力发展推动中国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呈现占比越来越高的运行趋势。城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在全国所处的位置中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并不断提升城市能级。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规律,决定了通过把国家和区域层面的经济中心城市建成成熟型经济中心城市,大力推动形成"多极多圈多带多区"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打造生产力配置更加合理科学的中国经济新版图。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主体内容是,把国家和区域层面的经济中心城市分别建成成熟型国家经济中心城市和成熟型区域经济中心城市,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特色化、一体化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协调、分工合作的发展。成熟型经济中心城市具有六大基本特征,需要形成现代化城市发展的理想格局。  相似文献   

14.
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正在走向建党百年的新起点上,不忘初心、"赶考"自信、继续前进,面向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未来,面向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化发展新时期,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空间,在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砥柱"性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强力的"火车头"作用。如何创造城市发展空间理想的统筹运行生态,成为新常态化新时期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城市发展空间理想的统筹运行生态"的概念实质是,城市发展空间在一定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环境下,处于统筹运行可塑性的状态,状态越好,其生态值越高;状态的最大化,就是可塑性的理想化。  相似文献   

15.
2014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阐述了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思想,做出了适应新常态、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在区域政策领域,提出要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15年,我国区域发展将按照新常态的要求,深入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总体功能区战略,强化优势互补、战略协同、空间优化,努力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张贵  孙晨晨  刘秉镰 《改革》2023,(5):90-104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后,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建设“什么样”的人口经济密集地区、“怎样”推进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得到系统回答。然而,对标2030年战略目标和国内发展较快地区,京津冀地区仍存在发展差距,在利益分配、跨域协作、内生动力培育、对外吸引力塑造等方面仍面临着一些困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应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着力推进“新机制”建设、“新空间”布局、“新要素”集聚、“新引擎”打造、“新品质”提升和“新治理”探索,加快构建京津冀三地政府间的利益共同体、市场主体间的经济共同体、社会民众的命运共同体,并最终形成更高阶的“区域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我国区域之间异质性强,区域发展差异大,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大契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区域创新中心与区域产业体系深度融合发展,加强区域间协同融合,提高战略取向一致性,促进不同区域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形成合力,不断将我国区域空间回旋余地大的优势转化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加快形成多极点支撑、多层次联动、网络化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提高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和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8.
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现代城市功能演化发展的规律,决定了所有发展新常态经济的城市都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城市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第一形象工程;都把提升城市发展旅游经济能级作为优化提升城市经济结构的重大指向。旅游经济发展理性逻辑的三大元素是:遵循规律,提升能级,优化结构。遵循规律就是以旅游经济发展理性逻辑的本源性为起点,站在这个起点上,科学把握旅游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提升能级就是要以不断提升城市发展旅游经济能级为根本抓手,带动城市不断提高旅游产业发展的能级水平,使旅游管理者与经营者把握住按照理性逻辑指导产业发展的进程;优化结构就是要不断提高旅游产品品质和内涵,促使产业发展遵循本土化、特色化、主题化、大众化、时尚化、现代化等"六化"为一体的发展规律,充分体现旅游经济发展的价值实质,使之成为引领新常态旅游经济发展的理性逻辑落脚点。  相似文献   

19.
一、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 以资源和区位条件为基础,依托交通干线、中心城市和口岸,建设产业基地,发展产业集群,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分工合理、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一、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 以资源和区位条件为基础。依托交通干线、中心城市和口岸,建设产业基地,发展产业集群,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分工合理、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