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世界对工业遗产保护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各界对工业遗产保护问题也日趋关注。在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郭帅  任成好 《魅力中国》2010,(34):57-57
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在我国日益得到重视。文章阐述了工业遗产的涵义,剖析了鞍山这一老工业城市的工业基础及其工业遗产保护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鞍山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工业遗产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动态保护与适度开发是城市化进程中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现状的分析,揭示了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价值,并借鉴国际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对我国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对工业遗产保护历史沿革进行了分析,对工业遗产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界定,对天津市工业遗产及其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基于此,提出了加强天津市工业遗产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立峰  鹿磊 《特区经济》2010,(11):167-169
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不仅可以有效保护城市工业遗产,还可以不断提升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大连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工业城市,其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拥有很多特殊优势。文章在研究大连工业遗产历史形成的基础上,探析大连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创意,从而激发大连地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陈博 《宁波经济》2013,(1):32-36
工业遗产是与工业发展密切相联的,极具风貌特色、文化底蕴和时代特征的历史文化资源。发达国家从创新研究方法、建设组织机构和探索多样化功能开发和再利用模式等方面对工业遗产保护作出了积极努力。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开展了工业遗产保护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整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足。本文就此提出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鹿磊  韩福文 《改革与战略》2010,26(1):132-134
工业遗产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科教、旅游等价值。由于城市化加速发展,工业遗产的动态保护与适度开发成为城市化进程中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在分析吉林工业遗产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对该省工业遗产的特征、旅游价值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吉林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的几点对策,以促进吉林省工业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8.
工业遗产是人类工业文明的重要遗存,具有历史、经济、科研、审美等多元价值.武汉作为中国早期工业化的摇篮和近代工业重镇,近代工业遗产资源丰富.文章分析了近代工业遗产这一概念,梳理了武汉近代工业遗产的构成范围及其典型代表,通过实地考察指出目前武汉近代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尚处在起步阶段,无论在科研还是应用层面均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9.
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价值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文章在对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工业遗产旅游的定义、开发模式和开发效益等问题.分析了北京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现状,并由此提出了北京发展工业遗产旅游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鹿磊 《特区经济》2011,(11):166-168
工业遗产由物质工业遗产和非物质工业遗产两部分组成。目前,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始终以物质工业遗产为导向,非物质工业遗产的保护效果和意识都不容乐观。本文对非物质工业遗产的范围进行了界定,从非物质文化视角分析了中国非物质工业遗产赋存现状与特征并进一步讨论了中国非物质工业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希望提高中国工业遗产保护性旅游利用的完整性与全面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SWOT(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分析了宝鸡市工业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具有很强的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在当前国内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初期的大好机遇下,宝鸡市应当抓住各种有利条件,有计划的做好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为大力发展工业遗产旅游项目,为更好地进行城市建设和工业化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工业遗产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遗产形式,其文化内涵、价值及保护和更新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河南省拥有许多有价值的工业遗产,通过对其保护与更新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发现河南还存在很多的诸如对工业遗产缺乏科学认识、近现代工业遗产保护相对落后、工业遗产再利用程度较低等问题.更多的相关对策和模式还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工业遗产是在城市工业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工业文化遗存,具有科研、审美、历史、文化等重要价值。由于辽宁沿海城市带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遗产的动态保护与适度开发意义重大。在分析辽宁沿海城市带"一核一轴两翼"战略和工业遗产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对沿海城市带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优势及价值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适合本区域带工业遗产开发与旅游利用的对策,以促进整个区域带工业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旅游利用。  相似文献   

14.
工业遗产是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的总和,是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众多因素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工业遗产保护要树立地方意识,培育"地方感",注重地方特色的城市环境、社会生态、劳动历史、生产方式、文献资料、技术流程等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同时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人民为主体、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家共同参与的社会综合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5.
石龙坝水电站是我国第一座水电站,开创了我国利用清洁能源的先河,促进了云南工业的发展,体现了科技对社会的贡献。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遗产,现阶段对于石龙坝水电站的保护措施还不够完善,本文从石龙坝水电站的历史、价值及其所面临的问题出发,探讨如何保护石龙坝水电站,最终提出对于石龙坝水电站工业遗产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进入后工业时代以来,旧工业基地的文化旅游产业改造导致诸多社会问题.基于工业遗产的内涵和保护价值思考,以德国鲁尔区和英国"湖区"为案例,探讨后工业时代欧洲的典型经验及其文化符号的构建模式,希望借此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文旅改造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唐山为例,从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的互动效应出发,对依托工业遗产地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现状、优势、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拓展工业遗产衍生产品类型、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链等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海南丢 《东北之窗》2013,(19):86-87
大连仅有百余年历史,却拥有完备的近代工业文明,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大连工业文明不但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放眼世界,转车台、有轨电车、达里尼发电所、达里尼铸铁工厂等工业遗产也属"隐形冠军"。第14届市人大代表于红曾与笔者进行过多次交流、探讨,并于2012年形成保护工业遗产的建议,提出了构建大连工业博物馆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随着白银市资源日益枯竭,城市转型和产业升级稳步推进的同时,遗留了一些工业遗产,对这些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是振兴工业经济的关键点.通过文献查阅、现场调研等方法,探讨白银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方式和工业经济振兴的实施路径,对工业遗产保护与工业经济的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省份之一,在历史的发展中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工业遗产和工业文明。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机遇面前,在辽宁部分工业城市探索城市转型的压力下,如何保护、转化工业遗产,发展辽宁工业遗产旅游,成为辽宁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和现实的问题。本文围绕这一问题,分析辽宁工业遗产旅游现状,探讨辽宁工业遗产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