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4 毫秒
1.
黎顺明 《黑河学刊》2011,(10):127-127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是新课改的要求,同时也是广大师生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共同期盼,它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善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人和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初中思想品德.在学生的成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学生心里思想品德课往往和枯燥,无味,繁杂这样的词汇练习着.面对新教学理念、太多的教学方法,对怎样渗透和选择感到盲然,不知从何下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思想品德课正常有序开展的关键.影响这门新课程日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温中海 《魅力中国》2013,(22):208-208
随着近年来各地对素质教育的提倡越来越多,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都在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加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而活动教学则有利于这一点,本文通过对活动教学的分析,以帮助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活动教学。  相似文献   

4.
杨帆 《魅力中国》2014,(4):245-245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而且《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也明确指出:“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情感教育的路径:加强校园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坚持以情育人,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政治教师的情感素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离不开情感的渗透。  相似文献   

6.
王作久 《发展》2012,(8):126-126
中学思想品德课,是中学阶段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主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在讲思想品德课时,过分注重课本要求的知识目标的实现,而忽略学生的自主探究、自由发展。几乎所有学生感觉思想品德难学;所有教师感觉思想品德难教;所有师生感觉思想品德课堂沉闷乏味。因此,变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势在必行。我担任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十多年,我觉得亲和、鲜活是思想品德教学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王芳芳 《魅力中国》2010,(1X):126-126
《九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新课标》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结合的教学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方法,精心设置形式多样的练习作业,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牛洪增 《魅力中国》2014,(6):142-142
思想品德对多数学生而言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如何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兴趣,把思想品德课改变为学生喜欢的课程?在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沿用了多年的教学大纲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国家课程标准被推到前台。课程标准作为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阶段教育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在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成为当前一线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思考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吴锡昌 《魅力中国》2009,(16):123-123
思想品德课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搞好思想品德课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始终是思想品德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思想品德课教师的重要课题。根据近年来我的教学实践,我对思想品德教学的改革提出几点建议,以供教育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吕霞 《魅力中国》2014,(20):156-156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并不容乐观。为了让家长和学生彻底走出“思想品德课枯燥、单调、说教”的认识误区.改进和完善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从优化“教”“学”关系、优化师生关系、优化教学资源和优化自我教育四个方面着手。论述了笔者关于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拙见。  相似文献   

11.
郭树文 《魅力中国》2014,(25):197-197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承担起培养初中生责任意识的重任。  相似文献   

12.
韩红乔 《魅力中国》2014,(22):220-22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考试方法发生的新的变化。由原来的闭卷考试转变为开卷考试。这种转变克服以死记硬背和简单再现的弊端。然而,相当部分的学生对学习思想品德的认识出现了偏差,造成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不高。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面临新的困境,重提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又将成为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覃丹凤 《魅力中国》2014,(13):198-198
《思想品德》是初中的一门必修课,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基础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为核心的一门综合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思想品德课教师积极探索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不仅能够促进问题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在问题学生教育转化过程中还能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最终促进了师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李作金 《发展》2012,(4):157-157
新课标颁布以后,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是每个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一、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中融入人文性教育新课标将旧课标下的"理论性""思想性"教学进行了发扬和拓展,  相似文献   

15.
梁显平 《魅力中国》2009,(14):119-119
新修订的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教学方法上强调要大力加强“活动”课教学环节,以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中学思想品德活动课基本上集中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上,.初中各年级思想品德课中添加了许多活动课的教学内容,几乎做到每课一活动。这里的活动课有别于传统的课外活动。传统的课外活动只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而中学思想品德活动课作为一种新课型,  相似文献   

16.
李慧婷 《魅力中国》2009,(9):133-133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教育,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社会人为目的。由于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使学生成了被动的接收对象,被动地学习,就不能适应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挑战。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更新教育观念,要把多媒体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我通过两年来对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理解及亲身实践与探索,我认为,现代多媒体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整合的重要性,有力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金波 《改革与开放》2014,(22):72+74-72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课堂导入在一节课中占有重要的作用.一个引入入胜的开头,会产生一种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本文将先分析思想品德课课堂导入的必要性,然后提出几点导入的方法并探讨在导课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希望会对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李清源 《理论观察》2015,(2):176-177
合作学习是当前广泛运用一种富有创意和有效的教学理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合作学习不当应用表现为,合作学习过程中弱化教师的作用、合作学习蜕变为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差异过大等。合作学习不当应用原因在于教师对合作学习认识与理解片面、学生合作能力不够等。教学目标导向、小组活动、对团体成绩的合理评价、提高学习效果等是合作学习的核心要素。初中思想品德课要有效应用合作学习,既要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构建合作学习的正确策略。  相似文献   

19.
程颖 《魅力中国》2010,(4X):93-93
《九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新课标》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王建均 《黑河学刊》2013,(6):155-156
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课程。关注思想品德课价值的发挥,给予思想品德课以高度的关注,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成败。重视思想品德课价值,并切实搞好思想政治课教学,提高学生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当前教育改革在中学虽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建立全面合理的综合课程体系仍存在较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