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一张递延资产分摊计算表王宝林递延资产是指企业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工程支出以及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由于递延资产的构成内容不同,产生了受益期和分摊方法上...  相似文献   

2.
高新东 《河北财会》1993,(12):47-48
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而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种费用支出,包括企业的开办费,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以经营租凭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长期待摊费用(如筹建期间的汇总净损失)等。在会计核算中,为了反映和监督递延资产的发生,摊销和结存情况,设立“递延资产”帐户,该帐户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开办费等各项递延费用支出,贷方登记摊销期内的摊销数额,借方余额表示期末尚末摊销的递延资产余额,企业的递延资产,按照费用支出的种类设置明细帐,组织明细分类核算。  相似文献   

3.
按《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中的规定:递延资产是指企业发生的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固定资产修理支出和其他待摊费用。反映在会计处理上,发生的各项递延费用,借记“递延资产”、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摊销时,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递延资产”。笔者认为,这种会计处理方法仅仅  相似文献   

4.
递延资产是指企业发生的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蓝,应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种费用,包括开办费、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它待摊费用。  相似文献   

5.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为: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  相似文献   

6.
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如企业的开办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及对原有固定资产进行装修、装璜的净支出。递延资产是一种费用,但由于这些费用的效益要期待于将来,而且,这些费用的支出数额大,因此,根据配比原则,把这些费用作递延处理,分期摊入受益期。  相似文献   

7.
防止将“递延资产”帐户挪作它用梁德递延资产,顾名思义是指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然而,我们在近一时期的审计中发现,一些企业并未严格依照"两则"和会计制度办事。他们为达到某种目的,在递延资产帐户上做起手...  相似文献   

8.
陈丹 《财会月刊》2008,(6):13-13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为: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本文就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谈谈其应资本化的金额及其发生减值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9.
正确使用递延资产科目张一平,吴清河新财务会计制度规定,“递延资产”科目是核算企业发生的、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而应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租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和待摊期限在.~年以上的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等其他待摊费用。可是有些企业把这...  相似文献   

10.
一、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在“确认”上的异同比较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中第四条规定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为固定资产:(一)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可靠的计量。同时同定资产准则中还规定了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同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资本化,计人固定资产成本,否则应当费用化,在发生时计入当前损益。  相似文献   

11.
当心递延资产帐户成为企业盈亏调节器张随平递延资产是指企业发生的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种费用,包括开办费、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它待摊费用。它不构成企业的物质实体,是一种准备性投资,有...  相似文献   

12.
递延资产是企业潜亏的避风港杨元庆我国《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对递延资产均作了明确规定,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本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如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等,企业本应按规定正确使用“递延...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1993年7月实行新会计制度以来,增设了“递延资产”科目,记录时不能直接计入企业当期损益,而应由以后年度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但是笔者在日常审计中发现,许多...  相似文献   

14.
罗丹 《黑龙江财会》2002,(12):14-14
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记入当年损益,又不宜记入相关资产成本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开办费、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原有固定资产装修装潢净支出等。递延资产实际上是一种长期待摊费用,它与待摊费用的根本区别在于待摊费用摊销时限为一年以内,而递延资产摊销期为一年以上。一、递延资产的价值首先,递延资产具有使用价值。递延资产的使用价值就是它在以后的一个时期内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它的价值是可以实现的,如一台机器大修理后效率更高,亦可以高于以前的价格出售。其次,递延资产是企业资产的一部分,又能以…  相似文献   

15.
一、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响(一)对资产负债表影响的分析1.对资产影响的分析。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扩大到某些存货项目中,、将增加资产。固定资产预计的处置费用的折现金额计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将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后续支出确认为固定资产,会使固定资产的计量结果增大,导致企业资产结构发生变化,使长期资产比重提高。  相似文献   

16.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属于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的范畴,是指企业为了维护或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而对资产进行维护、改建、扩建或者改良所发生的开支,如生产设备的日常维修、定期大修,房屋进行装修等。《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一、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1、费用的确认。费用的确认是指什么样的资产耗费应当认定为费用。具体来讲应当遵循下列原则:(1)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只有收益性支出才可能构成费用;(2)权责发生制原则,只要是本期已经发生或者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具体款项是否支付,均应当加以确认;(3)配比原则,包括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8.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属于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的范畴,是指企业为了维护或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而对资产进行维护、改建、扩建或者改良所发生的开支,如生产设备的日常维修、定期大修,房屋进行装修等。《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这是固定资产核算中的一次重要变革,也是第一次在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了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概念、范围和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19.
财政部颁布的,从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中,有一个新名词——递延资产,它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为核算这部分费用,企业会计科目中专门增添了一个"递延资产"科目。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或为了取得政绩,或为了降低当期的基数,而在"递延资产"上大动脑筋,多做手脚,隐匿费用,搞虚盈实亏.把它作为企业当年利润的"调节器"和"蓄电池"。  相似文献   

20.
吴兴旺 《财会月刊》2011,(22):30-31
一、问题的提出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CAS 4)第六条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