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看边说     
《中国新时代》2006,(5):16-16
孙宏斌直面顺驰迷途?顺驰幕后的操控者孙宏斌忍不住“出山”了。这之前,顺驰地产面临着比较大的困难。3月17日,孙宏斌宣布复出,重掌大权。此役,他是否可以力挽狂澜,我们目前尚不得而知。看过贵刊4月号“特别策划”的《顺驰转型》,感觉这个策划非常好,文章让读者立体的了解了顺驰的困境,了解了神秘的孙宏斌,更了解了这家“黑马公司”试图调整与崛起的发展意图。由于战略失误,顺驰地产全面而迅速的进军各大城市,而集团又难以让众多子公司快速回笼资金,从而导致了顺驰地产资金链的紧张。项目遇到问题,只是一个表象,背后是孙宏斌不得不面对而又…  相似文献   

2.
两年前,中国地产界还鲜闻顺驰的名字,两年前的顺驰集团其触角还只是天津这个它发家的海滨城市,其打动天津百姓的也许就是那座以"顺驰"冠名的顺驰立交桥了.而今天,当我们再次提到顺驰这两个字时,中国地产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现在的顺驰拥有8000多人的庞大队伍,年销售额达40亿元,"顺驰现象"在地产界引起了不小的波动,甚至遭来了不少人的非议,中国地产大亨万科对顺驰的发展也同样颇有微词,顺驰的快速扩张,让它成为了中国地产最为注目的少数派.  相似文献   

3.
一向不按理出牌的顺驰集团再有大举措,正式任命汪浩为顺驰中国控投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原董事局主席张桂宗则改任执行董事,这是顺驰集团去年宣布孙宏斌卸任董事局主席后的再次换将,  相似文献   

4.
《英才》2004,(10)
1月3—5日,顺驰集团在一个酒店关起门来开了整整三天的会,谁也不准请假;1月11—26日,顺驰集团内又连续开了6次系列研讨会、17个主题汇报会(据说结果是顺驰人将思想统一到了包括核心价值观、战略思考、战略执行、期望的结果的“行动纲领”上来);7月20日,在北京昌平金池蟒山会议中心,顺驰开了一个连续达17个小时的会议,全国化战略由此确立。  相似文献   

5.
“顺驰是个疯狂的企业”,在和记者交谈中,她多次重复着这句话。当然,与之连在一起的, 还有下一句:“它一直在变,变得都让人受不了”李位(女)2004年7月份从某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直接进入了顺驰置业集团北京公司。顺驰置业是顺驰集团下属的一家专门从事房地产二手房交易的中介机构。虽然是中介机构,但是它也不仅仅是中介机构,在普通二手房交易的同时,其还承担着其它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路劲基建12.8亿持顺驰中国55%股权日前,香港上市公司路劲基建有限公司(HK.1098)入资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的协议正式签订。根据协议,路劲基建将向顺驰中国注入12.8亿元资金,并于入资完成后持有顺驰中国55%的股权。顺驰中国原股东孙宏斌持有40%的股权,高管层持有5%的股权。入资完成后,顺驰中国的管理模式及团队均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所有项目操作仍将延用顺驰品牌。此次路劲入资,不涉及孙宏斌旗下另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融创集团和从事房地产中介的顺驰(中国)不动产网络集团。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始于1994年,目前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房地…  相似文献   

7.
子叶 《企业文化》2006,(11):38-39
9月5日,路劲基建与顺驰中国正式签订协议,路劲基建将分步向顺驰中国注入12.8亿元资金,注资完成后,路劲基建将持有顺驰中国55%的股权,孙宏斌持有40%的股权。“对于顺驰来说,这笔钱是救命钱。”一个顺驰内部人士说道,有了这12.8亿元,顺驰就能够填补资金缺口,继续活下去。对路劲基建  相似文献   

8.
读者     
顺驰把什么摆在了竞争对手面前?2004年第三期封面故事《地产骇客》看过了《中国企业家》杂志2004年第三期的封面故事《地产骇客》和“写在卷首”《不必为顺驰担忧》后,十分想借贵刊的一角发表一下我个人对顺驰的见解。我同意顺驰的观点:中国城市房地产的大市场已经  相似文献   

9.
胡宗良 《英才》2004,(10):43-44
对于顺驰的的异军突起,业内外给予一定的质疑是十分自然的,但在外界疑虑重重的注视下,顺驰却一如既往地顺风顺水,没有出现大家总以为要出现的资金短缺问题,反而渐入佳境。特别是进入9月,顺驰顺利通过了香港联交所严格的聆讯程序,表明顺驰的财务状况是值得信赖的,资  相似文献   

10.
动态     
《房地产导刊》2006,(7):14-14
2006中国国际建筑电气高峰论坛在京召开;合生36项目全球同步上市;华润置地董事会发生变动集团高管强化控制力度;万科朝开“爱子”落地;顺驰变动孙宏斌出任顺驰中国董事长;  相似文献   

11.
《经营者》2006,(20)
【案例】动物凶猛的顺驰似乎变成了一头困兽,它需要冲破的是一个艰难的局,而这个局,正“是快”意江湖的顺驰掌门人孙宏斌一手设计的。没有人知道,当孙宏斌从顺驰大股东的位置上走下来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顺驰中国9月6日晚间正式对外公布:9月5日,香港上市公司路劲基建有限公司(HK.1098)入资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的协议正式签订。根据协议,路劲基建将向顺驰中国注入12.8亿元资金,并于入资完成后持有顺驰中国55%的股权。顺驰中国原股东孙宏斌持有40%的股权,高管层持有5%的股权。这或许是一次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转让。出人意料是因为顺…  相似文献   

12.
8月28日.顺驰(中国)不动产网络集团(简称顺驰)获得海外基金垂青.以出让22.5%股份获得软银亚洲投资基金(简称软银)、美国凯雷投资集团(简称凯雷)4500万美元的资金注入。  相似文献   

13.
2005年的元日,对于顺驰的几位老总们来说,过得并不轻松。在北京,一连5天的会议之后,便发布出一个另人震惊的消息, 即孙宏斌离任顺驰董事长之后,张桂宗也辞去顺驰中国董事局主席一职, 而继任者则是34岁的前CFO汪浩。在《英才》采访顺驰之后,短短两  相似文献   

14.
顺驰中国     
2003年到2004年初,当中国名声响亮的房地产开发商在各种会议上大谈政策对地产市场的影响时,来自天津的顺驰集团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中国东北、中原、西南、长三角各地的土地拍卖会上,以极强势的姿态拍得土地近10块,面积300万平方米,总款额估算下来近70亿。顺驰圈地之“孤注一掷”在地产商中是罕见的——比如在北京大兴区黄村,顺驰出价9.05亿拿地600亩;在石家庄,顺驰出价5.97亿拿地300  相似文献   

15.
顺驰的异军突起,为中国地产界注入了一股青春的活力和血性的气息。对于顺驰现象,从战略层面讲应该给予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16.
孙宏斌归来     
对顺驰模式的反思、引领顺驰走出低谷的工作,只能由孙宏斌本人来完成。但这个酷爱冒险、赌性十足的领袖能在多大程度上汲取过往教训呢?  相似文献   

17.
人事     
顺驰与万科根本不能同日而语。这种黑马其实是一种破坏行业竞争规则的害群之马。——万科董事长王石上周就顺驰集团目前的状况发表上述看法天上能掉个馅饼下来吗?这是不可能的。这是多年来学习、工作的经验,还有平常人很难想像的付出和努力。我能成功只能说我是幸运者。——无锡尚德总经理施正荣对外界说他“一夜暴富”很伤感因为替部下想得太多,时间长了,他们就会有惰性,积极性和创造力也被我给打消了。而且想得太细,自己也会比较累。——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刚承认,责任心是自己的优点, 但有时候也是缺点  相似文献   

18.
潘石屹说,顺驰将“九死一生”。孙宏斌回应,顺驰就是那“一生”。潘石屹再回应,他希望孙宏斌领导的顺驰能够渡过眼前宏观调控的这一关,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成为“一生”。这是两位地产巨头最近一次没有面对面的口舌“较量”。这种“较量”的背景是,近来国家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导致业界的“恐慌”。的确,当土地和资金这两大房地产开发的根本受到政策性调控时,开发商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全国疯狂圈地的天津顺驰集团(以下简称颇驰),其资金链问题更是引起了全国范围的质疑。潘石屹说,中国房地产发展商绝大多数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资金问题,颇驰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家))杂志近来很少把哪个企业家个人推上封面了。“卷首语”、“观察家”、“封面故事”,三个重要栏目同时聚焦于一个人、一个企业引发的话题,更是本刊绝无仅有的事。是什么让我们如此关注顺驰、关注顺驰集团的掌门人孙宏斌?  相似文献   

20.
从声称做中国最大,到力求做中国最好,新顺驰在路劲基建入主之后经历了创立以来最为彻底的DNA再造。这个过程中的新变数是,一个具有香港特色的家族企业能否让自己的管理血脉在顺驰得到自然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