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制度 国家权力机关或主管部门对劳动者参加社会劳动制定的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的统称.一般包括劳动就业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工时制度、劳动考核和奖惩制度、劳动力调配制度,以及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福利待遇制度.劳动制度是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是劳动关系的具体表现.社会主义劳动制度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决定的,它使劳动者享有劳动的权利、承担劳动义务,并且保证劳动者为社会提供一定量劳动后,有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福利待遇和物质保障的权利.劳动制度是否科学合理,最终要看它是束缚还是解放生产力,是阻碍还是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我国立法构建了以工会为主体的劳动争议处理的多元调解格局,工会理应在劳动争议基层调解制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中,工会在基层调解中的职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本文在分析了工会在劳动争议基层调解制度中存在的诸多困境之后,提出了我国工会应摆正在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中的角色定位,积极参与企业外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制度建设,明确工会在行业性、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制度中的职能,完善我国工会在劳动争议调解机制中的职能.  相似文献   

3.
建立现代企业劳动用工制度与《劳动法》韩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条开宗明义地规定道: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是制定劳动法的重要指导思想。建立现代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现代企业劳动用工制度就是适应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以及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深化,劳动争议案件呈现出上升趋势和新的特点。我国现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并不适应今日形势之需要,如强制仲裁、仲裁时效模糊,裁、审机构适用法律不统一等缺陷日益突出。因此,对于现行劳动争议中偏离仲裁本质属性,与国际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脱轨,与世界各国通行做法相去甚远的某些缺陷,必须加以改革和完善,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功能弱化,化解劳动争议的能力不足是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改革提出构想:当前要增强现有调解组织的社会化程度,强化调解机构的调解功能。长远改革目标是改革调解机构,成立企业外部的、独立的、中立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立劳动调解协议的信用保障机制,促使当事人在达成调解后自觉履行协议义务。建立合格的"调解人"选用和培养制度。  相似文献   

6.
省劳动局举行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专家咨询座谈会今年7月2日,省劳动局与省劳动学会举行专家咨询座谈会,探讨加快推进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以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座谈会由省劳动局长、省劳动学会会长孔令渊同志主持。与会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7.
一、制度创新:股份合作制是对合作社和城镇集体企业的新发展 股份合作制的制度创新,主要是改变了“劳动和资本对立”,形成了“劳动与资本共享”的利益机制,即劳动者权益与资本所有者权益相互融合,共享利益的一种企业制度。因而,股份合作制是一种股份制与合作制兼容的企业制度.这种劳动与资本共享利益的机制的特征是:  相似文献   

8.
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劳资关系是市场经济制度下劳动关系的特质。本文从市场经济国家中劳资关系的冲突、对抗到合作、双赢的变动现象切入,提炼分析其背后理论认识的演进和制度变迁的影响,以启示当下应对中国市场经济实践中劳动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劳动争议总量的持续增加,笔者从我国现行劳动仲裁制度存在的问题入手,探析如何解决劳动仲裁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实现对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经济转型过程中.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各项制度改革的进行.多种因素.多种关系互相交错影响.新旧矛盾彼此纠缠,企业劳动关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较以前错综复杂。本文从影响劳动关系的几种相关制度安排的制度变迁的角度.考察劳动关系的演变,由此提出加强制度建设以促进协调的新型劳动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十七大报告关于促进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劳动关系等方面的重要论述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指明了方向,充分体现了劳动保障工作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当前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新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以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劳动关系更加和谐为目标,统筹协调各项工作,积极推进劳动保障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法缘起于完善劳动法律、法规,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理念。然而,由于认识论上存在着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先期热情与神秘忠诚、价值上的求同证成与理性建构以及功能上的速效意识等缺陷或误区,直接导致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当下窘态与困惑:完美与缺陷的矛盾交汇,理性与现实的冲突扭曲,滞阻了劳动合同法制度的纵深运行。因此,必须进行认识论上的反思与重整,其目标就是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实施的理性化、深层次化与本土化。  相似文献   

13.
胡磊 《改革与战略》2013,29(3):113-116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生成的内在逻辑是:思想理论基础是劳动和资本之间存在统一性、依存性与基于劳动力成本二重性的互利合作空间;物质基础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制度基础是公平的劳动力市场、公正的分配与管理制度、完善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动力机制是经济上的内源性动力与劳动伦理上的促进性动力.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可以建立“思想理论基础—物质基础—制度基础—劳动关系和谐度”的现代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4.
集体合同(又称团体协约、集体协议),是指"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选派职工代表进行集体协商,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的书面协议。"集体合同制度是当今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调整劳动关系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也是发挥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地位和作用的有效形式。我国1994年制定的《劳动法》首次从法律制度的层面规定了这一制度。《劳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  相似文献   

15.
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在我国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体系建设并不完善,这为该制度的发展和其社会作用的发挥造成了阻碍。因此,为了保障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能够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该制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从而完善我国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促进我国劳动关系能够和谐健康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基本需求。  相似文献   

16.
劳动公益诉讼制度是弥补我国传统三大诉讼在排解劳动争议和处理侵害集体劳动权利的行为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的必然要求。为维护劳动者公共利益之需要,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允许无直接利害关系的有关组织和个人可以作为公益诉讼的原告,建立和完善我国劳动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7.
企业职工的主要收入来源为企业发放给职工的薪酬,职工薪酬的核算、制度的完善与否对于企业以及企业的职工都有着重要影响.随着企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形式和劳动关系日趋多样化,劳动用工制度发生深刻变化,劳动者的薪酬有待进一步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劳动制度的改革过程,在国有企业是逐步获得劳动用工和薪酬决定权,实行全面劳动合同制,建立社会化的保障体系及逐步建立现代人力资源体系的过程;在非国有企业则是逐渐完善和建立全面覆盖的社保体系的过程。体制内外共同变革的转型路径对企业外的劳动制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劳动关系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的趋势日益显著。现阶段,制造业企业成为集体性劳资冲突的多发地,在制造业企业建立并推行集体谈判制度,尤其是工资集体谈判制度,以解决集体性劳资冲突,实现劳动关系和谐发展,将会是必然趋势。以往的实证研究表明,集体谈判制度的推行势必会提高员工工资水平,增加企业劳动力成本。在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利润增速放缓甚至减少的背景下,集体谈判制度全面推行势必会给制造业企业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成为相当普遍的一种社会关系,劳动争议仲裁成为解决劳动争议的一条重要途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建立、变更和解除逐步转向由市场机制调节.据统计,2007年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4.7万件,1994全2007年的13年中,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增加了近22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劳动争议数量的增加,劳动争议及其处理成为上至政府、下至百姓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并在劳动争议处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7年12月29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获得十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的通过,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无疑对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