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2006年.中国股市可谓一路高歌.从一千点开始直线上扬并顺利超过历史高点。股市的红火给投资人带来希望的同时.也使许多人陷入了思考。中国股市上涨的态势还能持续多久?两千多点的股市是否存在泡沫?近日.股市出现大幅调整态势.更使股市泡沫问题之争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2.
吴学安 《上海经济》2007,(11):63-64
本轮牛市一路走来,有关泡沫的争论一直和牛市如影随形 究竟谁是谁非,还是留待时间验证吧。  相似文献   

3.
4.
【香港《信报》1月10日】中国股市已经进入直通泡沫轨道。若再不采取行动,股指将持续升至股市泡沫爆破,而升得愈高,日后将跌得愈痛。  相似文献   

5.
今年头6个月,中国股市牛气十足。昨日,它们以同样的喜气迎来下半年,上证综指突破3000点大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关联性,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对股市走势的影响,发现中国房地产市场对股票市场走势的影响显著,而且,房地产市场对上证综合指数的影响强于深证成分指数.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的第一个年头刚刚开始,中国证券界展开了一场较为激烈的辩论。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在多次直言须规范中国股市之后,由于股指的连续下跌而引起了许多"庄家"、"股民",甚至一些经济学家的微词。如果说2001年初中国股指的下跌与吴  相似文献   

8.
我国股市泡沫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分析当前中国股市的估值水平及泡沫程度,对促进我国股市的健康平稳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海外市盈率的比较分析,认为我国目前股市市盈率还处于安全区域,静态市盈率短期还会上涨。市场现在的确存在泡沫,但是结构性泡沫,从结构性泡沫到出现全面泡沫,市场可能还有相当一段距离,A股市场第三季度将走向调整。中国股市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会以比较高的速率上涨。  相似文献   

9.
股市泡沫与有效性的同一性检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股市泡沫与有效性的概念 股市泡沫(bubbles in stock market)有正向的和负向的两种,都可定义为理性预期假定下股市指数实际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别,在理性预期假定下如果这个差别有一个较大的累进正值时就会导致正向的股市泡沫,如果这个差别有一个较大的累进负值时就会导致负向的股市泡沫.股市泡沫反映的是股市价格异常波动的两个方面,通常股市价格的异常波动都是先造成正向的股市泡沫,正向的股市泡沫爆裂后又会产生负向的股市泡沫即股灾.如果不能对正向的股市泡沫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必然会面临由于正向的股市泡沫爆裂而导致股灾的危险.因此,从证券监管部门的角度来看,首先应做好对股市泡沫的监测和度量工作.本文提出的动态自回归方法正是有效监测股市泡沫的方法,同时也可以作为对股市有效性检验的方法,体现了股市泡沫检验与有效性检验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10.
虽然我国的经济增长能支撑股市长期发展,但近期已呈现结构非理性成分。货币政策需关注这种现象,但不必要刻意调控资产价格,重要的是应该提高市场基准利率水平,为资产市场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同时,应以规范和发展为重点,来处理当前股市存在的问题,推动股市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份有关房地产业的土地增值税“通知”。却意外引发了股市震荡,这是调控信号?还是泡沫预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股价持续大幅上扬不能以一般的"牛市"(或"熊市")而论,在经济学上,这种现象称之为"泡沫"。股市泡沫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和干扰是不容忽视的。首先,泡沫泛起,助长了投机风气,损害了人们的创业精神和实业、敬业精神。我们知道,全社会物质产品的丰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靠人们的辛勤劳动创造的,因而个人的财富也要靠勤劳和智慧去获得。但是,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即仅靠在股市上炒炒股票就能发财致富,那么,人们的创业精神、敬业精神都会受到挫伤,社会的正常秩序也会受到影响。就个人来说是如此,如果投机风气涉及到企业,企业仅靠股票投机就能获得高额利润,何必再去辛辛苦苦  相似文献   

13.
建行发行不超过90亿股A股的申请已获通过,按照该行港股股价测算,预计此次融资规模在600亿元左右,超过工行去年10月创下的466亿元A股融资额记录。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年中,显示中国股市总体走势的主要指标上证综合指数经过5年持续下滑后收于1011点,是自1997年2月以来的最低收盘点位。那之前的数年时间,就在中国经济以两位数增幅迅猛增长、“中国奇迹”一词日渐风行全球的时候,中国的股票投资者却痛苦地看着市场无情地一跌再跌。进入21世纪以来,分析师和策略师们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是,  相似文献   

15.
《海外经济评论》2007,(38):18-19
当欧洲央行(ECB)向货币市场注入巨额欧元,全球金融家为一段信贷宽松时期即将结束时的糟糕结局而感到不安时,中国股市6日却创下新高。这表明一个由流动性驱动的市场可以怎样无视警告或负面消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黄泽民 《沪港经济》2007,(12):11-11
去年开始,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终于在沉寂了五年之久的中国股市展开了。面对股票大幅度上涨,今年初,一些所谓的“著名经济学家”等先知先觉者们坐不住了,在他们的鼓噪之下,“泡沫论”不绝于耳、甚嚣尘上。笔者的疑问是,金融泡沫是可以预先知道的吗?如果是无法预知的,那么,这种言论的危害性是严重的,不仅殃民,而且祸国。  相似文献   

17.
桂浩明 《沪港经济》2010,(12):38-39
金秋10月以来,中国的投资者迎来了股市狂欢节,单月涨幅位居世界之首。压抑已久的股市涨了,为什么会涨呢?这个问题远比预测股市将上涨到什么程度更为重要,因为只有知道股市为什么涨,才能推测出还有多少上涨空间。  相似文献   

18.
【英国《金融时报》2月1日】2004年初,一名男子走近中国股市监管机构办公楼,试图自焚。他的理由?抗议股价暴跌。  相似文献   

19.
股市行为及其分类通常来说,股市行为是指在股票市场上参与对股票的交易或持有的行为。因此,从这个基础层面来看,股票交易行为和股票持有行为应该是股市行为分类的两个基本元素,而且是两个具有相互转化排斥关系的元素。从买方来看,股票交易行为一旦完毕就会进入股票持有阶段,这是相互转化关系;从卖方来看,股票交易行为一旦发生就会失去对股票的持有,这是相互排斥关系。也正是由于股票交易行为与股票持有行为之间的不断相互转化排斥,决定了股票市场流动性的真正魅力之所在。所以,要研究股市行为,就要紧扣股票交易和持有这两个最基本元素,即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细分股市行为,股市行为对市场的作用最终都应该体现为这两个元素通过不同组合而对市场产生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时间已到2004年的年末,回首一年来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频率最高的名词应该是“房地产泡沫”。这场争论,先是由摩根斯坦利经济学家谢国忠发起,后有国内的诸学的呼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