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吕勇 《市场观察广告主》2007,(3):I0003-I0004
所谓策划中的相关性原则,即利用品牌和受众的相关性,受众和媒体内容的相关性,到品牌和媒体的相关性进行策划,传播的目的多为直接传达品牌诉求,利用了互联网的媒介特性。考虑到早年的网民数量有限,网络传播一般是媒体组合中的从属或附加媒体。去年在Marketing2.0上的努力,更多利用了互联网的社区和用户产生内容的特性,也是Web2.0的主要特征,制造互联网上的受众广泛参与活动,将每一个参与者作为传播介质的一个元素,促使元素间互相影响,达到人际传播的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2.
吴冰冰 《广告大观》2010,(2):125-135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媒体,城市品牌的建立需要媒体传播。在城市品牌概念迅速发展的今天,传播问题日益凸显,无论是城市形象的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众,还是传播渠道、效果等都呈现出了多层次、多触点的交叉。在之前的选题中,我们已经尝试从“城市形象片”、“城市标志”、“城市网站”等角度,探讨了这些要素在城市品牌塑造中的作用和方法;本期将会选择“媒体”这一切入点,深入分析媒体平台与城市品牌传播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杜建君 《网际商务》2004,(8):104-105
海尔从上世纪80年代做家电,最初海尔比较关注的是投放硬广告。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海尔制定了一定的战略,确定了“真诚到永远”的晶牌属陛,这时的海尔,需要配合这个战略与品牌属陛的执行的就是要达成美誉度的提升,这个时候,硬广告的单‘效用就不够用了。它的“服务营销”、强调质量的理念都必须通过媒体的软传播到达消费那里。这个时候的  相似文献   

4.
由于中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习惯、消费心理存在很大差异,也使各区域的媒体发展参差不齐,人们接收外部信息的渠道也不尽相同:在经济发达地区,消费者素质较高,消费心理也比较成熟,平面媒体和电波媒体都比较重要,区域性主流媒体的覆盖率很高,传播效果了也很好,可以采取平面纸质媒体与省级上星电视相并重的策略;在欠发达地区或三、四级市场,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途径比较单一,一般就是通过电视,如果想在当地主推某一产品,因此在这些区域借助电视媒体做好品牌传播会比较有效,如东三福集中传播“东北有福”的广告片,取得了品牌知名度和品牌价值的双丰收。当然,采用区域媒体和高端媒体相结合的传播策略,也是应该考虑的。除了在大众媒体上做品牌传播,还可以在区域市场内做一些富有特色和创意的传播活动,比如说公益活动,既可以通过公益活动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还可以提升企业在当地的品牌形象,一举两得。另外,除了品牌传播线上的工作要做好,线下的一些工作也不容忽视:保持传播资源在区域媒体投入的平衡性,控制传播资源的使用节奏,评估传播的效果,考核传播专员的绩效等,真正实现把媒体管理起来。  相似文献   

5.
“我只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浪费了,但我不知道到底是哪一半被浪费了”,我们对广告效应提出了这样的置疑。进入21世纪以后,媒体的发展更加迅猛,许多新媒体的出现和冲击导致媒体高度分化。五花八门的传播终端充斥在人们的身边,带来了零散而又杂密的信息传播.为当今企业树立品牌带来了极大难题。因此,今天的食品企业面对品牌传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我想进行品牌推广,但是不知道采用什么形式,选择什么样的媒体”。  相似文献   

6.
目前媒体传播已由大众时代迈向分众时代和个人化传播时代.新的技术手段、新的传媒思维日益受到重视。WEB2.0时代的到来,使得一夜成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容易。而WEB2.0所带来的更多互动式、参与式、体验式、个人化的广告传播形式开始流行,新媒体在品牌营销中的作用应引起企业家的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如何提高媒体组合的成本效益,是媒体投资的关键,更是决定传播成败的基石。而精选优秀卫视,优化投资效果则是必有之路。众所周知,广告传播的目的是在促进销售与创建品牌上,在现实市场和潜在市场上获得传播优势,然而传播优势如何建立?除了构建与市场策略匹配的媒体策略,我们必须在提高传播效益、降低传播成本上下功夫,这样才能够制定与实施高成本效益的媒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陈法睿  陈法睿 《广告导报》2004,(11):140-142
“媒介传播就是媒体对创意诉求在营销环境的承载和释放,媒体涵盖面的大小决定品牌传播释放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相对于传统媒体,在自媒体环境下我们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但话语权的释放带来了海量信息与碎片化的知识,在这些信息中找到我们所需要的有效信息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这对品牌传播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文章以自媒体环境下媒介传播方式的变迁带来品牌传播模式的变化为切入点,以精准化传播、社群传播和整合传播为例,进一步探究媒介变迁之后品牌传播与自媒体形式结合的新模式运用。  相似文献   

10.
周晓农 《广告大观》2010,(10):24-25
创意,不是品牌传播中的唯一的关键因素。但是,对于中国品牌来说,更精准有效的创意传播则显得尤为珍贵。成功的广告传播就是优秀的创意加上正确的媒体计划,而在创意上,中国品牌显然做得还很不够。  相似文献   

11.
丁海猛 《中国广告》2012,(5):110-112
面对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到来,城市品牌传播该做怎么样的思考?本文基于社会化媒体用户生产并传播内容与用户彼此间的关系为社会化媒体发展的双驱动力的认知之上,围绕社会化媒体时代城市品牌传播发起者的可知与未知、社会化媒体平台在城市品牌传播中的角色认知、政府机构在社会化媒体时代城市品牌传播中角色的认知、社会化媒体时代城市品牌传播渠道认知等几点对社会化媒体时代城市品牌传播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2.
广而告之     
《广告导报》2006,(5):126-130
广而告之有限公司,历经10年风雨,始终规范有序、和谐诚信地为客户提供央视媒体资源、传播策略支持,以及影视创意制作等全方位品牌传播服务。品牌服务是公司核心业务之一,广而告之公司长期服务于蒙牛乳业、华龙日清、石头记饰品等知名品牌,2005年,广而告之公司充分发挥公司强大的媒体运作实力.配合客户营销活动进行科学系统的品牌营销管理,不断支持客户、创造商业奇迹。在此基础上,广而告之公司凭借在央视黄金资源招标会上的辉煌成绩再次荣获“2005年度中央电视台十佳广告公司”称号。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按语:尽管里吉斯·麦肯纳早就预言“营销将死,品牌将亡”.但在符号化消费愈演愈烈的今天.品牌依然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法宝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整个媒介传播生态的变化.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品牌传播.成为广告业的重要话题。本期内容主要选取了近年来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不同新媒体.比如社群媒体.手机.网络等对品牌传播的运作、消费者品牌认知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冯宝璐 《中国市场》2014,(43):24-25
本文对整合营销传播在海尔家电营销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整合营销传播的理论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整合营销传播与传统营销的区别,接着从媒体宣传整合、广告片的制作、大众参与平台的构建、线下活动的配合以及消费者信息收集五个方面对整合营销传播在海尔家电营销中的应用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5.
肖实 《商》2014,(12):77-77,72
社会化媒体即社交媒体。它的产生依赖的是WEB2.0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人际社会传播的网络化。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移动平台下的社交媒体近几年的流行,催生出了一种新的营销传播模式,即通过社交媒体的沟通功能来进行公共服务或者营销。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在社会化媒体上进行营销活动,通过社会化内容与受众达到精准沟通,从而产生与一般整合营销传播不同的机制。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内容任然是吸引受众最关键的环节,但是光有好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内容如何产生传播效应,精准传达给目标消费者?如何有效地调动消费者的积极性,让其参与到社会化媒体营销传播中来?如何构建品牌社会化媒体形象,让消费者能够系统地认识和了解品牌,而不是只看到品牌的某个活动宣传?从一系列社会化媒体的特点和受众分析去整合当前营销模式,从而探讨一个可行的营销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16.
《商》2015,(51)
在数字化生活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背景下,传统的营销方式已经面临着严重的缺陷和巨大的挑战,数字营销方式应运而生。数字技术和新兴媒体在品牌塑造和传播的作用愈发明显,如何在数字媒体环境中成功地制定并实施品牌传播策略,成为品牌传播者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大考验。本文从品牌传播回路的角度,对品牌传播的各个环节中新兴广告技术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剖析,对数字营销环境中,品牌传播与技术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品牌传播是企业打造品牌的关键环节,而媒体平台的选择又是企业品牌传播的核心。中央电视台作为全国惟一一家国家级电视台,集聚了技术、设备、人才和网络覆盖等各方面优势。根据RH.科利的DAGMAR理论,实证分析央视广告宣传对美的品牌传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针对品牌传播中的不足提出进一步改进的策略,以为中央电视台打造专业、时尚和国际化的品牌传播平台提供策略指导。  相似文献   

18.
超广告传播     
张惠辛 《中国广告》2005,(12):19-19
我们正有幸或不幸地置身于广告大变革的背景之上。这场变革大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描述:第一.广告的话语如此坚决地摆脱了行业的限制,而成为品牌、媒体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话语第二,品牌的传播同样有力地摆脱了传统广告的狭隘概念,长驱直入终端、公关.活动与事件等领域。舒尔茨曾经的线上线下、点与面、各种传播手段的整合传播的理论憧憬,仿佛一夜之间在中国成为现实。一个超越广告的时代真的到来了。  相似文献   

19.
即使是最保守的人,也已经无法否认中国正在进入网络传播的时代数据表明,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98亿,宽带网民数达到27亿,cn域名数达到1357.2万个,三项数据全部跃居世界第一品牌也日益认识到网络传播的重要价值,即使在经济危机时期,各大机构的预测,全球网络营销传播依然保持30%以上的增长,继续保持在各项媒体中增长率第一。  相似文献   

20.
媒体是企业成长的助推器,企业是媒体的战备性资源。由于媒体的分众化趋势日益明显,企业的市场拓展需求日趋旺盛,所以,媒体与企业的相互借力,是实现品牌传播深度和广度的重要路径。因此,建立基于广告价值最大化的媒企整合传播,在媒体进行创新节目形式等新运作模式的同时联手客户,互动消费者,从而实现社会,消费者,客户和媒体的共赢。[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