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蓝”:奥运后强势崛起 3月的西湖风光变幻、景色旖旎,浙江卫视邀请了两百多名广告客户,齐聚西子湖畔,召开2009春季“蓝动天下”主题推广会,向他们展示了浙江卫视“中国蓝”半年来发生的诸多变化。特别是在收视上,浙江卫视令所有人都没想到,快速地实现了三级跳:2008年1~8月,浙江卫视的收视在省级卫视中还只是排名第八;  相似文献   

2.
吴涛 《市场观察广告主》2007,(11):I0009-I0011
在省级卫视近十年的影响壮大和内涵发展进程中,安徽卫视一直扮演着先发者的角色,先后在全国覆盖管理系统化、广告组织规模化和经营市场化、节目定位特色化等方面成功塑造了领先优势,并实实在在地将其转化成为广告客户的投资价值。在2007年上星十周年之际,安徽卫视在“剧行天下”的内容定位基础上,不仅加快了电视剧黄金档独播和全天候独播的步伐,还进一步提出“爱传万家”的品牌深化方向,意在与全国观众建立亲密的关系,实现品牌升级。克顿顾问认为这种转变代表了领先卫视新一轮发展的方向,有望使安徽卫视率先成为全国性品牌媒体,获得更持续的成长动力,创造更可观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3.
沟通——现代人成功的技巧.现代企业成功的诀窍,营销学从传统的4P 向4C 发展,其中一个 C(communication)就是讲究沟通,即企业如何与顾客沟通。我们广告企业同样要面对如何与客户沟通的问题,并且这种沟通的技巧性、沟通的深度要求都比一般企业与顾客的沟通要求要高得多。因为我们出卖的是思维,是点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让客户为这种无影无形的东西大把花钱,没有沟通,没有好的沟通绝对行不通。如何沟通呢?依据我们多年广告实践经验,至少应在如下几方面下功夫:一、调查研究,心有客户——沟通的准备心中要有客户,首先要进行沟通的细致充分的准备活动,要研究客户,了解客户,一是要摸清客户的状况,针对企业的形象、品牌、行销等方面进  相似文献   

4.
4月26日,在江南本应是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亦是杭州西湖一年中最多姿多彩的时光。于是,安徽卫视与优酷网选择在这样一个日子,于美丽的西子湖畔凯悦宾馆。举办浙江地区客户沟通会。只是大家都没想到,这一天的气温会飙升至摄氏三十四度,一如会场内百余名与会嘉宾高涨的热情。  相似文献   

5.
李楠  侯明廷 《广告导报》2007,(1):137-137
2006年12月1日下午3点。在沈阳皇朝万豪酒店.“天成北斗星耀四方”2007年辽宁卫视媒介推广暨客户答谢会成功举行。老时间、老地点、老朋友、新朋友欢聚一堂。一同见证了辽宁卫视的品牌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财富》2004,(32):98-98
浙江卫视七月上旬在泉州和汕头分别举办了以“财富同创,快乐共享”为主题的“优势推广暨广告征订会”。两次会议地点的选择、会议规模的界定、会议程序的安排、广告征订政策的推出等各个环节都围绕一个宗旨:浙江卫视以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为营销的出发点,传递对客户有投资价值的媒介信息,搭建双赢的平台。浙江卫视以火一样的热情  相似文献   

7.
随着媒体间竞争的加剧,广告客户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媒体和客户保持高效的沟通,显得日益重要。现如今客户沟通方式已经从“吃喝方式”、“人情方式”转变为赋予了更多内涵的沟通。齐鲁电视俞紧抓这种改变,强化沟通意识,创新沟通方式,提高沟通水平,创新沟通渠道,从而实现媒体和广告客户的共赢。  相似文献   

8.
陈素娟 《中国广告》2010,(4):101-102
为什么要重新建立品牌?我们针对的客户是谁?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去建立品牌? 很多国际品牌的进入增加了香港的竞争,客户拥有更多的产品选择。这使得我们的占有率减少。研究显示,消费者也认为我们的品牌形象是含糊不清的,一个成功品牌必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所以我们建立了一个360度的做法,包括品牌形象,产品形象、店铺形象、职员的形象和外界的沟通,希望我们的客户是开心满意的客户。  相似文献   

9.
一成不变的医学沟通模式不能使品牌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了解目标客户的需求,定制个性化的沟通方案才是医学沟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侯明廷 《广告导报》2006,(12):145-145
2006年10月27日.河南卫视广告经营部在昆明海逸酒店举办了2007年客户座谈会。百余名新老客户参加了此次会议。河南电视台副台长王仁海亲临会议现场并做了简短讲话。王仁海副台长表达了对一直以来支持河南卫视工作的广大客户的衷心感谢.同时希望今后在加强交流沟通的基础上进步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切实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1.
想在发布会现场找出浙江卫视的负责人并不难。今天。他们全都戴着蓝色的领带,浙江卫视总监夏陈安同样如此——这些都是为了发布会专门买来的——8月25日.浙江卫视推出“中国第一互动电视传播品牌”,品牌标志“中国蓝”。夏陈安对本刊记者说,“中国蓝”从萌生、辨证,到讨论、实施,前后也就是30天的时间,这30天里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相似文献   

12.
传媒     
《广告大观》2010,(4):17-17
浙江卫视为《西湖》撤掉1500万广告 日前,浙江卫视投资1000万拍摄的10集电视纪录片《西湖》的总导演夏燕平透露。为了让《西湖》更完美,从第2集开始。每集整整42分钟里绝对没有一秒钟广告,为此浙江卫视总共撤掉了1500万的广告。突然撤掉广告,浙江卫视该如何向已经签好广告合同的广告商交代?对于这个问题,夏燕平解释道:“台里会实行把原来的广告调到黄金时段或者播出两遍等一系列‘优惠’来补偿广告商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为了与客户成交,达到销售目的,应根据不同客户、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成交策略。相信下面介绍的20种成交技巧,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让你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过去一两年,云南卫视异军突起、成绩骄人,响亮提出“打造绿色传媒品牌”的口号,一系列大型活动产生了广泛影响,收视提升迅猛,彰显出了强台气度和风范。2010年云南卫视在全国35城市的收视提升40%,排名省级卫视第11位,居西部第一,收视增长幅度位居省级卫视前列(参见下页表格)。因此,2011年的省级卫视“年中庆”中,绝对不会缺少云南卫视的声音。  相似文献   

15.
浙江卫视重金集结,备2009电视大战浙江卫视改版之后,全力打造全互动的品牌定位。电视剧作为收视的主要支撑,必然会成为各大卫视奥运后争夺的重点。浙江卫视先人一步重点布好电视剧阵地。浙江卫视明年计划投入2.5亿元作为购剧支出,以独播  相似文献   

16.
凌平  杨宁 《广告导报》2005,(12):108-111
2005年,重庆电视台广告经营中心顺利完成5亿元的广告经营任务,比2004年增长20%,其中卫视频道广告创收上涨50%,其持续不减的增长势头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和赞扬。在媒体品牌建设上,“麻辣中国”的定位和理念已经得到观众、客户的普遍认可,深入人心。在此基础上,2005年,重庆电视台广告经营中心贯彻整合营销沟通的计划,通过构建“经销商战略联盟”,升华活动营销,使广告主的广告价值达到最大化。2006年,重庆电视台在实现成功征订的基础上,推行新的广告经营策略和理念——即“二次服务”理论,通过行之有效的服务手段和措施来适应市场的变化,使得广告经营进入了市场化、专业化、科学化的全面营销新阶段。借重庆电视台举行2005年广告客户答谢会暨广告签约仪式的机会,本刊记者独家走访了重庆电视台广告经营中心主任郭列亚,回顾重庆电视台的2005年的辉煌业绩,展望2006。  相似文献   

17.
《广告大观》2008,(10):15-15
8月27日,“中央电视台VIP客户2009年广告招标博睿传播沟通会”在北京举行,这也是央视VIP客户2009年广告招标首场代理公司沟通会,会上,发布了中央电视台2009年广告招标的思路、政策和资源。参加此次沟通会的领导和专家主要有博睿传播董事会董事、突破传播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郑香霖,中央电视台广告部主任夏洪波、产品总监张宇鹏、客户总监胡重,CTR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田涛以及众多博睿传播VIP客户的营销负责人,他们来自中国移动、可口可乐、圣元、三星、蒙牛、立白集团、李宁、雷克萨斯、一汽丰田、华远国际、吉百利等。  相似文献   

18.
许璐 《广告大观》2014,(7):81-81
2014年6月12日上午。“聚力东方笑傲江湖”——2014年东方卫视优质资源推介会(上海站)在上海隆重举行。东方卫视中心总监李勇、东方卫视中心副总监/副总经理兼广告营销部总监袁春杰莅临盛会与在场客户互动交流。东方卫视中心重要节目生产、研发、广告部门的负责人也悉数到场,与近200多位东方卫视中心的核心广告客户、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分享东方卫视2014年上半年的喜人成绩,展望2014年下半年东方卫视全新优质、热点资源。  相似文献   

19.
获得项目是设计搭建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优质项目更是提升公司品牌的关键,某种意义上,设计搭建公司与客户本身就是一种“相互帮忙”的合作关系。因而客户的甄选就变得尤为重要,透着大学问。  相似文献   

20.
日前,天津卫视在北京举办了“快乐崛起品牌至上”研讨会。相关专家学者、广告代理客户以及相关媒体记者近百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在会上,有关专家学者对天津卫视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中国传媒大学的胡智锋教授称:“天津卫视的‘快乐品牌’应打亲民牌,要有亲和力,以区别湖南卫视的‘快乐中国’,从而赢得更多的观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