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体制转轨阶段,中国的城市除了具有一般的城市功能外,还具有一个特殊的功能,这就是城市将成为推进城乡二元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以及协调城乡关系的中心。城市的这一特殊功能,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而逐渐得到发挥的。这是因为:只有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了,国有企业通过改制和资产重组并成为产权清晰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自主经营企业后,城市的财政收入才有可能较快增长,企业才有实力来支持农村的建设;同时,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化,众多的民营企业才有机会迅速发展,它们才有可能在吸纳较多的农民进入企业工作方面,也才有可能在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方面起着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艳 《北方经济》2008,(8):92-94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因此,探索如何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怎样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等成为需要认真研讨的内容。本文正是以此为线索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城市就业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3400万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城市改革的逐步深入,出现了以就业为目的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大量流动,而且规模越来越大,被社会称之"民工潮"。据对全国6万多农户的抽样调查及最新农业普查资料推算,到1997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在县城以上城市就业半年以上的人数已达3400万人。城市就业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4.
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特征及判定标准 Doeringer和Piore(1971)通过对美国低工资劳动力市场的观察和研究发现,旨在提高低收入群体劳动力市场能力的人力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因为高、低工资者或在业者与失业者之间的人力资本差别并不大,于是他们认为有理由把劳动力市场看成是分割的,且被分成一级劳动力市场和二级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5.
朝阳区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农民问题主要是增收问题,而增收问题主要是就业问题。河北农业人口多、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高,因此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满感情地对待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问题,这是河北发展需着力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提高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能力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外出就业的劳动力在我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部分劳动力已成为我国第二、三产业劳动大军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由于他们文化素质比较低,长期从事农业劳动,缺乏在城镇就业的劳动职业技能,外出劳动力就业面临种种困难。对此,本文提出了加快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能力培训方式方法的改革、加快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步伐、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建立外出劳动力就业的工伤和医疗保险制度,明确农民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诸如分类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雨 《老区建设》2009,(9):60-61
一、国外农村劳动力就业概述 (一)国外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发展状况 十九世纪初,美国农业人口在全国就业人口中约占四分之三。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农村劳动力开始大量到城市非农部门就业,加之部分城市人口向农村非农部门倒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农村人口占到全国人口的28%。  相似文献   

9.
10.
11.
根据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托达罗模型和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给我们重要的启示:不能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全部寄希望于城市,也不能仅仅依靠农村自身,现实的选择只能是城乡同时吸纳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战略性问题。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大力推进,今后必然还会出现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会越来越困难。深入研究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农村劳动力供给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总量巨大,占全社会经济活动人口比重大。农村劳动力占全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的比重由1987年的4414%,增加到2005年的52.5%,与全国逐年呈下降趋势形成鲜明的对比。再有,就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趋势增强,以就地转移为主。2005年末,全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重为3714%,辽宁省为38.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就地转移占已转移总量的79.6%.异地转移仅占2014%。[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柯缇 《上海改革》1997,(3):19-22
上海要实现于下世纪初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艰巨任务,就一定要从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这个特点出发,制订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发展战略和宏观政策。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既形成了严重的就业压力。又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要把潜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以人为本,制定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整体战略,确立劳动就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树立充分就业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5.
马国卿 《魅力中国》2013,(25):50-50
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鹄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对策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6.
统筹城乡就业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基本出发点。统筹城乡就业要求把城市就业和农村就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对待,在科学把握城乡就业发展规律及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以实现良性互动和整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徐波  赵春雨  陈东  杨修志 《乡镇经济》2009,25(10):21-25
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行为是个完整的过程,包括就业感知行为、就业决策行为、就业行为和就业体验行为。通过对黄巷村的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分析得出: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前对就业环境的总体感知强度不是很高,且在不同的人口学特征上有差异;农村劳动力做出在本地从事农业的决策主要是受外部因素和家庭因素的影响,且他们在就业前有很多顾虑;农村劳动力从事的农业主要是在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基础上的集约化农业,大部分人在农闲时有兼业行为;农村劳动力对其目前的农业就业状态满意度较低,这会影响他们的再次就业感知、决策和行为。  相似文献   

18.
实施“就业保障”,解决城市贫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荣 《开放导报》2002,(6):14-16
城市贫困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城市贫困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种自然和不可回避的现象.即便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其贫困人口也达到3450万人,占人口的12.7%(路透社,1999),为其失业人口的6倍左右.  相似文献   

19.
<正> 苏州市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目前正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形成了城市包围农村的态势,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打破城乡就业二元化格局,积极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引导和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在招聘录用、技能培训、工资分配、社会保险等方面与城镇人员同等对待。目前该市320万城镇用人单位职工中,本地农民工占了六成之多。这不仅促进了本地城镇经济的发展,而且还有助于妥善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  相似文献   

20.
对于亚洲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重点,是引导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变革农业生产技术。战后经济迅速成长起来的韩国、台湾和日本的实践是值得借鉴的。本文拟从这三个国家和地区战后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业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