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成因及其防范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燕 《特区经济》2005,(6):265-266
一、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1.部分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在经营行为不理性和不规范问题。由于商业银行普遍把房地产信贷作为一种“优良资产”大力发展,在经营业务时容易产生急功近利、放松信贷条件的倾向。例如,在发放房地产贷款过程中,为了竞争客户,有的商业银行降低客户资质等级评定的门坎,将审查手续简化,将审查速度加快。再如,有的商业银行对政府担保项目盲目乐观,而忽视了这些项目所具有的风险性。同时,我国个人住房消费信贷的潜在违约风险不可小视。我国的个人住房信贷业务是最近三年才发展起来的,基数较小且发展较…  相似文献   

2.
我国房地产企业开发资金主要来自商业银行,这导致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相对集中,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银行操作风险以及房地产企业经营风险。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的形成机制夹杂着各种内外部因素,文章根据当前形势,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从加强对开发商的贷前调查和信贷审查,加强对房地产项目的调查和审查以及强化房地产开发贷款的贷后管理三方面提出了风险防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房地产业及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文章通过分析危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从中得出有益的启示,并根据我国房地产业自身特点和房地产金融发展的现状,从房地产市场调控、金融机构风险控制、资产证券化等角度,提出了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4.
孙翎  张意琳  李捷瑜 《南方经济》2019,38(12):33-48
房地产业与金融业具有强烈的共生性,当房地产业陷入困境时,是否会迅速扩散到与其关联的各类金融机构,蔓延并危及整个金融系统,出现房地产业对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文章综合运用房地产行业指数与房地产企业数据,基于CoVaR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方法,测算了我国房地产业对各类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溢出强度,分析了其时变趋势和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业对金融机构存在较为显著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在时间维度上存在周期性;房地产业对股份制与城商行的风险溢出强度最大,其次是保险机构和信托,最小的是国有银行;房地产企业的自身风险、规模和负债水平对风险溢出强度具有显著影响。据此,文章对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与房地产行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由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国际和国内金融领域风险不断显现和发生,尤其是一些商业银行由于内部突发事件而导致整个金融机构出现危机甚至破产倒闭的事件,给世界金融体系甚至经济体系带来了极大冲击。因此,商业银行应端正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投资回报率高,属于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因此,对于追求利润的商业银行而言,房地产信贷业务无疑是其信贷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为我国刚刚进入发展迅速期的房地产信贷业务敲响了居安思危的警钟.随着我国住房消费市场的飞速发展,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规模不断扩大,并出现快速增长的态势,然而这种偏离正常发展速度的扩张所带来的风险隐患已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因此,加强对这部分风险的分析与管理,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对控制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不良率,提高其资产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霞 《西部论丛》2006,(6):51-52
近年来,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拉动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已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房地产行业本身所蕴含的巨大风险,给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业务带来的信贷风险也日益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抵押价值评估中被动高估风险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霞  王德起 《特区经济》2011,(11):299-301
2010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多次提示各家商业银行关注资产泡沫上涨等原因造成的贷款系统性风险,一再收紧银根并加强对存量贷款的风险管理。本文剖析了房地产抵押贷款评估中三个关键概念的混淆,指出这是造成被动高估风险的主要成因。建议重新审视现有抵押评估技术准则,以非公开市场基准下的抵押价值代替市场价值,并更多地考虑成本法和收益法的应用,以防止上述风险在新增房地产抵押贷款中的产生和扩散。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大量金融机构破产倒闭,风险管理再次成为金融机构面临的巨大挑战.这场源于美国次债危机的金融风暴中,商业银行面临的首要威胁是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然而操作风险始终伴随着商业银行的运营和发展.金融大案要案层出不穷,不仅给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严重损坏了整个银行业的形象,加强操作风险的分析与管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宋巍  刘俊奇 《改革与战略》2015,(1):90-93,110
文章以上市的影子银行体系相关金融机构和传统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GARCH-Va R模型,对各金融机构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99%显著性水平还是95%显著性水平下,影子银行体系的Va R水平均高于传统商业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风险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表明影子银行体系较为脆弱,其内在高杠杆及不稳定性使影子银行极易受到市场冲击,形成系统性风险。影子银行的期限错配容易产生流动性风险,而高杠杆化加剧了流动性风险的扩大,相应的风险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1.
The study investigates the dynamic equity volatility connectedness across the major real estate firms, banks, and othe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China. Based on the relative level of equity volatility connectedness, the study also examines the systemic importance of real estate firms and banks. The study shows that despite widespread worries about potential real estate bubbles in China, total directional connectedness from real estate firms to banks has decreased over the sample period. In contrast, total directional connectedness from banks to the real estate firms and to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s become stronger over the sample period, which implies stronger risk originating from the banking sector. The study also shows that siz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systemic importance of a real estate firm to the banking sector. The largest real estate firm displays the highest average systemic importance ranking. However, size does not appear to be the determinant factor of the systemic importance of a bank to the financial system. The largest bank shows the lowest average systemic importance ranking and 70% probability of being the least or second least systemically important bank in the long run.  相似文献   

12.
谋求商业房地产融资的多元化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宇平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8):77-79,114
当前我国商业房地产面临着融资难、融资渠道不畅通的问题,需要谋求以商业银行为主导,多种融资渠道相结合的多元化融资模式,主要包括银行贷款、信托融资、项目融资、金融租赁、房地产证券化等.  相似文献   

13.
郭娜  马莹莹  张宁 《南方经济》2018,37(8):29-46
近年来我国房价的持续上涨促使大量资金借道影子银行体系流向房地产市场,推动了金融体系内系统性风险的集聚。有鉴于此,文章构建了内生化房地产商的DSGE模型,以此探讨影子银行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影子银行融资利差增大、房地产需求的扩张以及紧缩的货币政策冲击均会使商业银行资金向影子银行转移,促使融资杠杆率提升,加大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因此,目前我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能够合理引导预期稳定房价,有利于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然而,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下,商业银行贷款利率随着影子银行融资利率的下降而出现下降,说明影子银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失效。文章研究结论对引导我国影子银行健康发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付东  雷学军 《特区经济》2012,(9):223-225
房地产市场上房价的短期波动会对自住型需求者以及房地产开发商、投资性需求者、商业银行、地方政府等主体产生相反的影响,而房价虚高背后隐藏的金融风险是难以预估的。本文分析了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四大传导机制,即土地市场推动机制、垄断定价权推动机制、资本市场推动机制和调控政策推动机制,并由此得出了需加快建设金融风险预警和控制体系等结论。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examines whether and how fluctuations in real estate prices affected bank lending in Malaysia, Singapore, and Thailand before and after the 1997–98 Asian financial crisis. Since the crisis, it has been claimed that the rise and fall in the price of real estate, which is used as collateral, affected bank lending and the macroeconomy in these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The study implements a dynamic model of bank lending and employs a test using the panel data of domestic bank balance sheets in order to estimate the influence of real estate prices on new bank lending in the three countries. The study also examines the conditions surrounding the role of real estate as collateral for bank loans in the countries. The regression results suggest that fluctuations in real estate prices can influence domestic bank lending and did so, especially after the crisis in Singapore and Thailand, and that domestic bank lending behaviour in these countries changed after the crisis.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当前世界以及中国经济形势,针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问题,提出完善银行的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机制,规范风险管理的流程,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实施方案,以及严格管理房地产以及地方政府项目贷款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李智强 《特区经济》2011,(4):294-295
纷至沓来的地产融资的新渠道,犹如一场变革前奏,正在激荡着国内地产金融模式的发展之路。在宏观调控下,银行贷款和上市融资这两种主要融资渠道的受制,房企如何解决资金链的问题,未雨绸缪积极开拓多种融资方式、保持领先的市场竞争力,成为房企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金融学术界研究的焦点。本文首先从地产金融的历史沿革展开,通过分析宏观调控政策下地产金融的现状入手,进一步探讨宏观调控对地产融资渠道的影响,最后研究和解决房企目前存在的融资难题,开拓多元化的融资新渠道。  相似文献   

18.
从风险累积效应和风险传染效应两个视角揭示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机理,并基于2000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四季度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跨境资本流动、跨境资本流入、跨境资本流出均显著增加了银行风险,且三者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均存在显著的风险累积效应;跨境资本流动、跨境资本流入、跨境资本流出均通过影响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金融机构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以及境内住户中长期消费贷款同比增速等信贷渠道显著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实现银行风险累积,从而增加银行风险;跨境资本流动、跨境资本流入、跨境资本流出均显著提高了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和实际汇率的波动水平,且跨境资本流动通过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和汇率市场将波动水平传染至银行系统,增加了银行风险,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和汇率市场更是强化了这种传染效应。  相似文献   

19.
付东  雷学军 《特区经济》2012,(10):20-22
本文对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金融风险进行细分,从宏观经济波动和政策调控的风险、房地产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房地产行业市场风险等角度对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进行了分析,做出了基本判断。结合市场上关于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不同争论,旨在分析具体情况,旨在为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模式的选择和金融防范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