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虚假诉讼的存在,既对合法民事权益主体的利益造成侵犯,又损害司法的公信力与权威。虚假诉讼的产生,主要由利益驱动、我国诉讼法规定的某些程序的不足、证据制度若干缺陷及法律对于虚假诉讼行为缺少制裁性措施等多方面原因所造成。因此,为了防范及规制虚假诉讼,我国有必要在民事诉讼立法及实践中强化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明确虚假诉讼的法律责任、严格法院调解、完善证据制度、完善第三人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现象,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责任的现状,并认为法制不健全且处罚不力是导致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行为的根本原因。我们认为,应从细化民事责任实体要件、引入股东代表诉讼和集团诉讼制度等方面来完善信息披露责任制度,从根本性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行为。  相似文献   

3.
民事虚假诉讼由来已久,此种现象不仅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还严重损害了司法的公平正义,严重干扰了司法秩序。为防范民事虚假诉讼的发生,笔者对民事虚假诉讼的概念、构成要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对策:一是完善受害人的救济制度,二是强化虚假诉讼惩处力度,三是在诉讼中贯彻诚实信用原则。  相似文献   

4.
赵志玉 《活力》2013,(4):35-35
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为获得非法利益规避法律的规定义务.虚构或串通民事法律关系的相对人.以伪造证据、虚构事实等手段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实现非法目的。虚假诉讼是侵害国家利益、他人的合法权益,浪费国家的司法资源,扰乱正常的诉讼秩序,增加诉讼成本,浪费诉讼时间,给当事人本身增加了经济负担,其恶劣行为必须坚决打击。  相似文献   

5.
2012年 《民事诉讼法》 颁布后,第三人撤销之诉作为一项新增的制度引发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议.该制度的增设之初将规制实践中通过虚假诉讼、 恶意诉讼等司法途径侵害案外第三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作为其首要目的,将保护案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作为次要目的,然而在实践中该制度并没能起到规制虚假诉讼的目的,在事实上将该制度架空.2015年 《刑法修正案(九)》 新增虚假诉讼罪,使得规制虚假诉讼有了更好的手段.因此笔者结合当前背景,在分析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立法本源及适用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应当将该制度的立法目的回归至保护案外第三人合法权益之本源.  相似文献   

6.
虚假新闻报道本质上是一种危害社会公共利益行为,其破坏力大,传染性强,社会危害影响深远且难以恢复.当前,我国虚假新闻报道事件频发,但不能有效规制和制裁,因此,把公益诉讼机制引入虚假新闻报道势在必然,旨在打击新闻报道违法行为,保障新闻报道规范有序进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及公民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7.
解芸聪 《企业导报》2010,(3):146-150
近些年,在我国日趋增多的保险诉讼案件中,保险公司"胜少败多"的现象引起了业界内外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以法律经济学、行为经济学为框架,就国内外学者对诉讼成本、诉讼收益、预期诉讼成本,预期诉讼收益等相关概念的研究进行理论综述,并对诉讼与诉讼预期比较分析的基本方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旨在对国内后续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周成泓 《企业经济》2006,(1):148-150
证券民事诉讼前置程序具有阶段性的合理性,但它有着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应当予以废止;目前我国证券民事赔偿诉讼的诉讼形式限于单独诉讼和人数确定的代表人诉讼,应当引入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证券民事侵权赔偿案件实行无过错责任与过错推定责任相结合的做法,因果关系依据诱多虚假陈述对市场和投资者影响的模型确定,立法应当确立诱空虚假陈述与投资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实行推定。  相似文献   

9.
<正>一、群体诉讼群体诉讼是为了解决多数人的纠纷而人为地设计出的一种当事人诉讼制度。诉讼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基于法律或事实上的牵连关系,并且人数众多时,由于这个诉讼群体并不构成一个固定的组织,所以无法将其视为一法人实体进行诉讼。又由于一个诉讼空间无法容纳这么多的诉讼主体,为了一并解决众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民事诉讼不太乐观,主要表现为虚假财务报告认定难、责任主体过错认定难、因果关系认定难、损害事实认定难。要使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民事责任认定难顺利解决,笔者认为,必须借鉴美国的经验引入法务会计进行诉讼支持。本文界定了法务会计的含义,并从虚假财务报告的认定、责任主体过错的认定、投资损失的计算、因果关系的证明四个方面探讨了法务会计在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民事诉讼中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民事诉讼不太乐观,主要表现为虚假财务报告认定难、责任主体过错认定难、因果关系认定难、损害事实认定难。要使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民事责任认定难顺利解决,笔者认为,必须借鉴美国的经验引入法务会计进行诉讼支持。本文界定了法务会计的含义,并从虚假财务报告的认定、责任主体过错的认定、投资损失的计算、因果关系的证明四个方面探讨了法务会计在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民事诉讼中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往往受害人数众多、覆盖面较广、影响极其恶劣.运用公益诉讼方式维护受害人权益是一种比较适宜的方式,既有利于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又有利于消费者维权.为了更有效地实施食品安全公益诉讼,需要明确原告的资格.在我国的食品安全法修改之际,应该确定食品安全公益诉讼制度,明确诉讼的原告.  相似文献   

13.
法务会计是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处理虚假出资等经济案件的重要路径,虚假出资的具体表现形式因出资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法务会计在甄别虚假出资时的程序主要是获取资料、分析判断、作出结论,甄别方法包括查账法、实物核查法、资产重估法、资料鉴定法、询问法等;法务会计同时还能够为虚假出资案件的处理提供各种诉讼支持。  相似文献   

14.
公益诉讼是指不特定的个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依据法律的规定,对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不特定的他人利益的行为。在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2007年我国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了首次修改,但是人们所期望的人身保全措施等立法建议并没有被采纳.离婚诉讼是所有民事诉讼中身份关系最为典型的诉讼,通过对离婚诉讼和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现状的分析,针对我国离婚诉讼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特别是对民事诉讼当中的保全措施问题,很难保障当事人离婚自由的实现.因此,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建立一套与经济、社会和家庭关系状况相适应的离婚诉讼制度,对于正确保障婚姻自由,促进家庭关系和谐稳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法律经济学的兴起以及司法现实困境等诸多因素,引发了对诉讼效益的探究。作为与“诉讼公正”并称的诉讼“两大基石”,其核心是强调多快好省地解决诉讼纠纷。经济学上提出的投入与产出,在诉讼中同样存在,即诉讼成本和诉讼收益。“公正”和“效率”是司法的两大主题,提高诉讼效率是当前司法改革之重任。本文通过对影响效益价值实现因素的探讨,主张以公正的司法和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来实现诉讼的效益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当事人陈述是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就与本案有关的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当事人陈述作为证据的一个种类是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据种类划分中的特色。当事人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由于与诉讼结果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决定了当事人陈述具有真实与虚假并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反倾销调查中,会计证据是调查机构认定企业是否存在倾销行为,从而是否采取反倾销措施的重要前提,是企业应诉反倾销能否胜诉的关键.传统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职能与现代反倾销会计信息需求极不相称,给企业应对反倾销带来障碍.实践表明,在经济不断全球化、市场化的今天,会计角色发生变化,不仅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而且具有诉讼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月15日,最高法院下发《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给证券民事赔偿诉讼开了个“小门”。2003年1月9日,最高法院又发布了《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该规定对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适用范围、前置  相似文献   

20.
外国人诉讼主体资格的实际取得直接关系到其诉讼权利义务的实际享有与负担,因而具有重要的研 究价值。本文在阐释外国人诉讼权利能力、诉讼行为能力、程序意义上的诉权的状况与法律适用的基础上,对某些 相关的干扰性因素亦进行了探析,以期对此问题作一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