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最近,有许多国内顶尖大学的培训机构和我联系,希望交流一下面向中国企业的培训除了组织课程还能做些什么,特别是如何将接受培训的企业家和企业经理们组织起来。大家的想法各不相同.但做法上大致有这么几种.同学会、商会、公司、联谊会和俱乐部等等。依我看,叫什么名字不是最重要的,有时先起好了名字反而会束缚我们的想像力和行动力.  相似文献   

2.
质量改进是保持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2010年.在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吴华化工(集团)总公司的领导和关怀下,公司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化工持续改进管理工作要求和2010年企业“七抓七促”工作方针.围绕加快企业管理创新和管理水平提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改善企业经营效果.认真地抓了精益六西格玛持续改进项目实施。精益六西格玛工具与方法培训。  相似文献   

3.
《企业研究报告》2006,(10):42-49
9.1培训理念是企业战略的延伸 企业战略是基于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而制定的,企业培训活动是为了提升人才素质而采用的必要的组织行为,这种行为从长远来看也是为企业的战略服务的,因为企业战略的实现真正的承载正是企业的员工,而员工的素质、员工的技能是否能够随外部环境的改变而逐步更新很大程度依托于企业培训的成熟度,这种成熟度很大程度上又体现为了企业是否能够提出一个符合企业长期规划需要的培训理念,因此从这个角度将,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时代》2007,(7):107-107
北京爱普惠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简称爱普惠)致力于将国际通行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与中国企业的管理背景相融合.为国内各类组织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为计划进军国际市场的外向型企业提供全套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咨询和培训.  相似文献   

5.
员工培训不仅有助于员工职业素养的提高,也意味着员工对企业贡献的增加。如果企业总是期盼从外部寻找业务能手.忽略了为已有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那么,企业将为此支付更高的人力成本.同样也意味着减少了一种吸引优秀人才的手段。因此.对于企业永续经营而言,员工培训不仅具有战略投资价值。但员工培训必须结合企业特点,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我于2007年去过美国,对美国有些初步认识,没想到2009年能幸运地在美国学习培训半年。这半年里,我们参观了大大小小很多企业,接触了各行各业的企业家,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我在企业工作了二十年,对企业有很深的感情,对中国企业运作比较熟悉,所以,在这半年时间里,我常常思考的是“我们向美国企业家学习什么”?  相似文献   

7.
《科技与企业》2004,(5):88-88
目前,中国企业聘用咨询公司,借助外脑促进自己的成长已呈现日益上升的势头,这可以说是社会和企业的一大进步。然而,我国培训行业市场还处于发展期,市场法则等方面很不健全,竞争还处于一种无序状态,特别是国内企业对培训价值、培训方法等方面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培训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无论培训为中国营销人的提升做出了多大贡献,但培训与企业能力提升小直接相关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事实上:,对中周企业米说,培训成了一个做了今天后悔,不做明天更后悔的,抱不得也丢不得的烫手山芋:明明知道不做培训人员素质提升无望,但由于不得法所做的培训除了浪费时间和费用外,却得不到可以感知的提升——无论是人员方面的或者业绩方面的。  相似文献   

9.
寇斌 《人力资源》2012,(7):50-53
尽管培训体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但仍有一部分企业在构建培训体系方面步履蹒跚。根据调查显示,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已经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大学,虽然他们为企业组织能力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始终暴露出许多难以突破等短板。既然中国企业的培训体系建设已经做到了“从无到有”,那么又该如何做到“从有到优”呢?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家》2005,(13):79-79
今年6月20日是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成立20周年纪念日。作为中美高科技领域第一家合资公司.中国惠普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产品和服务,而且为中国培训了一大批专业人才。据不完全统计,20年来.中国惠普为超过1000家国内企业和机构进行过专业培训,接受培训的人员超过10万人次。  相似文献   

11.
王晓亮 《企业研究》2005,(12):60-62
企业文化现时成为管理界一个最为时髦的字眼.从我们接到的项目中也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但是.在我们的咨询过程中也发现大多数的中国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文化并没有很正确的认识.更多的人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只是几句标语、几张横幅。本文在这里将对企业文化作一基本概述介绍.希望给管理者们提供一些企业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家》2006,(18):89-90
许多中国的大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和自身产生的自由现金流积累了大量现金储备,他们急于为这些资金找到出路。一些企业需要通过投资获得海外的原材料,另一些企业则追求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中国企业海外收购金额由前年的38亿美元上升到去年的91.8亿美元。据中国商务部预测,未来5年中国对外的投资将至少以每年22%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的累计金额将高达6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其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连续七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五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  相似文献   

14.
根据有关机构对中国倒闭企业的不完全统计,其中80%的倒闭原因是企业人力资源中的“人才荒”。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而培训是解决“人才荒”的核心手段。由此可见,培训对企业而言的重要性。不同的企业,对培训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培训工作开展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小瑞 《企业研究》2006,(10):42-4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许多企业中,培训与开发功能都在加强.越来越成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但是.目前的中小企业培训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误区和问题,一些企业存在着为培训而培训的现象.培训活动很少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相互配合.或者缺少明确的目标。我们必须了解、剖析培训的实际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才能提高认识.转变企业培训的现状.发挥培训在企业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经过三十年的高速成长,甚至是野蛮生长,催生了众多集团型企业。高成长与高风险相伴相生.集团管控的概念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制造业企业工资成本低廉,同时也比美国制造业企业更注重产品创新、员工培训和产品质量。调查发现,与美国相比,中国制造业工资非常低廉。例如,接受调查的中国制造企业的工人中线年工资为1450美元,仅相当于美国制造企业工人3个星期的工资。调查报告说,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都把产品质量作为他们最重要的目标。但是中国企业把产品创新列为优先次序的第二位,美国企业则列为第七。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全球化,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影响力不断的提升,这让外界将目光瞄准了国内的各个行业企业,而企业也因此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投资压力.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让企业对于竞争市场的要求转移到了对企业自身人才的培训和拓展上,但传统的培训方式过于单一和狭窄,不利于现代化企业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大学应运而生,它是传统企业培训的升级版本,也是企业培训中前所未有的创新模式.企业大学有着自身的优势能够为企业培养人才,树立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等能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估计的力量,文章将从企业大学培训模式进行一定的探讨,得出如何更高效的建立企业大学的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从起点到终点,管理类培训不仅需要建设成体系,而且,在体系建立中要点点贯通。不管企业大小如何,处于什么行业,对HR而言,做培训体系都是必须工作。从"培训"到"培训与发展",再到"学习与发展",培训被冠以不同名称,其中也反映出管理者对此项工作定位上的细微差别,如同从"人事部"到"人力资源部"和"人力资本部"一样,其背后的含义是从做事上升到管理资源,乃至管理资本这个阶段。对中国企业而言,培训正处于从做事到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的阶段。就培训功能而言,企业培训无非是两大类:纯为业务技能服务的,包括专业技术类的培训,很多企业将之独立出来,做成了培训中心;管理类培训,包括时下的企业大学或企业商学院类的设置。  相似文献   

20.
变革管理是人们常谈常新的一个永恒主题.“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变革的真谛与价值,然则不一定只有在“穷”的状态下,才求“变”。事实证明.即使是“富”亦应求“变”,“变”就是割弊除陈,就是创新,只有不断地“求变”,才能“常新”,才能“长久”。中国的改革开放.诱发了中国企业脱胎换骨的深刻变革;WTO的加入.不仅仅使中国企业进入了“与狼共舞”的时代,更会由此而产生有利于我国企业发展的一种“沙丁鱼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