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俊霞 《魅力中国》2011,(12):335-335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审美观点与感受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对学生加强审美教育的过程中,语文教学是一个重要阵地.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作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观察方法,表现技巧的训练,而且要加强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的培养,以发展他们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杨勇  马金山 《魅力中国》2013,(10):153-153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所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如何唤起学生心中的“那种愉悦”,并利用“那种感情”所激起的“那种愉悦”去优化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格外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要通过美的品德,美的语言,美的行为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从而叩开学生的心扉,使他们听其言,  相似文献   

3.
王怡 《魅力中国》2009,(36):112-11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个性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的之一,也是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可见,审美情趣的培养和提高在语文教学中已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了,也是语文科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提出,要通过吟咏诵读,培养审美情趣;创设情境,加强审美情感;细品课文,提高美的鉴赏能力;训练想像,发挥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达到从感受到创造美的完美境界。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任何一堂语文课,无不渗透着"情"的教育,以情动情,以美传情,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美的飞扬与舞动.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说明,要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既符合《大纲》对语文的要求,又体现了重视个人感知的人文精神。为什么审美教育应该受到如此重视呢?这与美育的根本宗旨有关。美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是要美化人自身,即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养  相似文献   

7.
书法教育要强化美育,挖掘书法的品格美,培养学生发现美践行美的能力;挖掘书法的人格美,培养学生德艺双馨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冯海凤 《魅力中国》2014,(7):145-145
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祝莉红  朱凤 《黑河学刊》2011,(8):140-140
传统的中学德育在理念设计和运行实施中,教育模式较为单一,在教育方式上强调外在理论灌输,忽视内在情感激发和培养,使中学德育教育面临困境。以美育德,通过现实生活和艺术中的美来打动学生,使他们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或感化,从而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彻底改变传统的德育方式,将德育和美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刘建萍 《魅力中国》2010,(31):219-219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是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审美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审美情趣和爱好,识别美丑的能力,艺术才能和特长等。  相似文献   

12.
刘斌 《魅力中国》2010,(17):268-268
中学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好课堂,能使学生在少年青年时期就形成正确、必要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观点,进而培养他们从小就受美的熏陶,懂得美丑之分。上好中学美术课,提高和创新美术教育课堂艺术,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教师都应该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艺术,按教学大纲要求,尽善尽美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多种体材课文都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体.它们反映的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合情合理的形式,多样的结构,对少年儿童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从美学的高度去领会、去体验、去感受,使学生受到高尚理想、情操、品德的陶冶.这对培养少儿健康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侯强 《魅力中国》2009,(11):42-43
图案是揭示美的艺术。在基础图案课堂教学中,设法将图案装饰美的规律与法则渗透到学生的观念之中,加强对图案装饰色彩、图案装饰构图的学习,对于提高基础图案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图案的实际创作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张晓英 《魅力中国》2010,(36):118-118
语文教材大多是名家名篇,字里行闻透视着美的晶莹,教师挖掘教材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鉴赏美、审视美、抒情美,让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生成是广大教师所期望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任艳利 《魅力中国》2013,(11):259-259
就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忽视以至放弃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的现象笔者谈些感想,认为审美教育对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审美情感至关重要。井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具体做法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7.
郭生艳 《魅力中国》2011,(21):398-398
初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初中语文新课标提出的这种在知识性获得的基础之上,调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原则,也是新形式下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莹 《魅力中国》2010,(31):352-353
在语文学习中在语文学习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把美育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做到寓教于美,使语文教学充满美的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许方丽 《魅力中国》2009,(3):122-122
美育是培养人的重要教育途径。通过美育,培养人的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等。我们习惯上把美育称为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20.
周健 《黑河学刊》2011,(3):107-108
语文教材所选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文情并茂的名家名篇,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把知识传授与美感体验统一起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美的修养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