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爱芹 《魅力中国》2010,(20):223-224
施蛰存受弗洛伊德的影响,用心理分析创作小说,以男性的视角去探测女性的内心,审视女性在传统伦理道德下所受的精神重压和悲剧性命运,带有几分悲悯与同情以及对封建礼教影响存在的不满与反抗。同时又不可避免的流露出男权社会对女性行为和德行的规范和约束。在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施蛰存的历史小说呈现出浓厚的讽刺色彩,作者对历史内容及对象的独特的选取、观照角度,使其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历史小说,他将人物放在非正常的情节发展与心理环境中向人们展示了潜藏的无意识世界的诡秘和神奇,在他的带有讽刺色彩的历史图景中蕴涵着深刻的"内部现实"。  相似文献   

3.
现代文明带来的正面效应有目共睹,负面效应也无法避讳,反现代性也就成为中国现代作家的一种合理选择。迟子建大部分小说秉承的就是一种反现代性立场。这尤其表现于她对现代城市文明的全面批判中,她的小说往往把现代城市视为引人堕落的罪恶之地。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展示了现代文明对少数民族的自然家园和民族传统的全方面破坏过程,更是迟子建的反现代性立场巅峰之作。  相似文献   

4.
李安 《魅力中国》2010,(16):83-84
作为中国现代派开创者的刘呐鸥,其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独特的意义,其开创性之一便是男性形象的塑造,小说中的男性大多成为一种模糊的存在,这不仅是对传统男权社会的挑战,也对现代派创作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骏  邱仁富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11):168-171,193
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石和源泉,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革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革是由内外因的共同作用决定的,表征为新时期我国新型农民的精神需要和农村传统文化自我价值提升的诉求;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革必须正视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全方位推进农村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革,必须在凸显乡村特质的同时重塑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传统,着力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的创新,强化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相似文献   

6.
方方 《新西部(上)》2012,(10):141-141
本文分析了当代农村复兴宗族的现代性;论证了复兴宗族的合理性和进步性,并对利用宗族力量促进乡村建设提出建议:组织、发展互助合作式的集体经济;维护乡村秩序,在乡村治理中充当重要角色;维护村民的公共利益,发展村内公共事务。  相似文献   

7.
新常态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方式也应摆脱“旧常态”走向深度.本文以当下中国新常态发展为启示,以差异结合方式寻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中的对话机制,以期促进新常态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强 《北方经济》2010,(21):94-95
2009年国务院19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适当的时候推出国际板.国际板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国际板发行将采取直接发A股抑或发行存托凭证.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和美国同为在世界上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泱泱大国。从历史上看,两国在意识形态、经济体制、价值观念等领域存在着诸多差异,但在军事和经济等方面,又存在着某些共同的长远利益。这种国家利益上的差异与共同点的交织,使得50年代以来的中美关系呈现出四大特点,即:政治上波澜起伏;经济上千丝万缕;军事上和平共处;文化上源远流长。进入90年代以来,伴随着苏东巨变和冷战结束所带来的国际政治格局的一系列戏剧  相似文献   

11.
许卫中 《黑河学刊》2010,(12):173-17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形态,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其中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底蕴,更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设想的时代、实践回应,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与归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口信息统计功能始终伴随着新中国户籍制度的演变过程,是户籍制度的本原功能;居民身份定格功能存在于中国二元户籍制度演变的各个阶段,是其二元户籍制度基本功能;限制人口流动的辅助工具、政治斗争的辅助工具、思想教育的辅助工具、促进城市(区域)发展的辅助工具等功能,分别存在于中国二元户籍制度演变的某个特定阶段,是居民身份定格功能同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相结合而产生的二元户籍制度的派生功能。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应革除二元户籍制度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回归人口信息统计之本原功能。  相似文献   

13.
殷海光是台湾地区传播自由主义思想的重要人物。但是,殷海光晚年思想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以往高扬的自由主义理想的重新认识;其二是对中国传统伦理和道德价值的发掘。这种思想的变化反映了他对西方自由主义认识的深化,反映了他将自由和民主理想同中国传统相结合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4.
李允  彭建武 《理论观察》2012,(1):172-173
中国女性的语言策略委婉、顺从、恭维、谦逊,犹如春天给人的感觉.以电视剧《李春天的春天》的语料为例,以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为理论基础,具体分析女性交际中的语言策略,进而解析了对其产生影响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儒家思想的体现,父权社会的定型和社会角色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高旭辉 《魅力中国》2011,(2):132-132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吸收外来文化之际,不忘充分地挖掘本土的传统文化,这对我们当代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大有裨益的。故此,本文欲以中国传统性文化为主题,论述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基础,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中国人民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持有批判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从而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广袤的西部原野,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存繁衍着中华各民族同胞。人们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周而复始。百年岁月,回眸一看,似乎是弹指一挥间。抬眼望去,河山依然秀美,却更添新貌。身处其中的人们,亦随之发生着或多或少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张宪春 《魅力中国》2013,(10):74-74
中国戏曲是几千年来形成的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具有很深厚的民族特点。独特的舞台表现形式,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在世界戏剧文化中独树一帜。戏曲舞台美术的设计应该融入传统美学思想的精髓进行意象化的设计,充分的展现出戏曲的特性,让戏曲艺术更好地保持其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学教育思想,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思想土壤,挖掘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形成有民族文化特征,富有民族特色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是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几代中国人的不断探索,科技创新思想日渐成熟。科技创新又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习近平高屋建瓴的对科技创新进行了战略布局,确立了科技创新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