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备受关注的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全球能源展望》报告如期出笼,报告预计在未来23年内,国际油价将上涨到100美元/桶。而与此同时,中国的能源需求增幅将稳居世界第一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全球利益最大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依赖国际合作。相关国际组织与行动在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的进程中功不可没,但目前凸显出的一些问题也妨碍了它们功效的发挥。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作为成果的协议、行动计划的法律约束力淡弱等。因此,构建可再生能源的国际法律政策体系及代表全球利益的专门组织是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的前景所在。在此基础上,该文得出处理我国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问题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原油价格快速攀升并持续维持高位,国际能源争夺愈演愈烈,美日欧加快调整各自的能源战略,昭示着世界能源领域的“政治经济学”日益复杂,全球能源形势正在经历深刻演变,亟须我们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4.
2006年初,一场俄乌“天然气战争”,将俄罗斯推上了国际能源和政治舞台的风口浪尖,由此引发的担忧、恐惧、指责、愤怒和反思等各种情绪和声音扑面而来。事实上,打造能源超级大国并借此恢复俄在国际舞台上应有的地位是普京政府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国际能源市场将注定因俄的崛起而不再平静!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球非能源商品价格呈现出温和回升趋势,但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三大经济体均处于低通胀状态。因而全球核心通胀不会对我国价格走势带来较大压力。但是,全球部分重要农产品、能源、原材料的价格快速飙升。对我国物价影响不容小视。  相似文献   

6.
张宜琪 《发展》2006,(6):49-50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能源战略和国际能源市场产生深刻的机制性影响。国际能源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国际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如何在正确把握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前提下,实现中国能源安全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明确中国的能源战略取向刻不容缓。一种很有市场的观点认为,能源供应将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可逾越的障碍,由中国能源引发的问题将严重影响世界能源安全。中国油气消耗大幅上升已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和美日欧等传统石油消费大国的警惕。西方舆论不时推出“中国推高国际油价”,正在进行“扩张”,其“巨大的能源需求将加剧国际和地区竞争和冲突”等论调,声称中国已对美日欧构成威胁。能源领域的“中国威胁论”逐渐显现,能源需求带来的国际摩擦和冲突将难以避免,中国在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时势必增添新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局势的日益紧张,各国的国际利益链条更加复杂化,能源更是在这一链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源战略和能源政策的科学制定和实施,不仅关系到一国国内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也极大地影响着一国在世界舞台中的国际地位,因此,研究国际能源战略确有必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目前的能源现状,通过比较研究不同国家的能源战略和能源政策,为中国能源战略和能源安全政策的进一步科学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郭泽晋 《魅力中国》2010,(32):40-41
自二战以来,美国逐步确立并完善了自己的全球战略。它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笔者认为,维持其一手建立的全球经济体系和借机打击对手是美国全球经济战略的重中之重。本文以近期发生的国际事件为基础,从美国维持其全球经济霸权的思路出发,力图透过金融危机来的一系列事件来诠释美国的全球经济战略。  相似文献   

9.
非洲拥有丰富的战略资源储量,也亟需发展清洁能源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已成为国际能源合作的重点区域。日本作为全球能源进口大国,高度重视通过能源外交保障自身经济安全。在此背景下,能源逐渐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领域。日本一方面加紧完善国内能源经济政策机制基础,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对非能源外交,逐渐形成了在官民协作平台统筹下,以传统能源供给和清洁能源技术为重点的能源合作格局。但是,由于体量规模、竞争压力、企业意愿等现实因素制约,日非能源合作整体进展有限。随着2022年第八届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成功举办,日本加强对非能源外交的趋势将愈发显著。  相似文献   

10.
近几个月来,国际油价一路飙升,石油价格危机似乎又一次卷土重来。中国如何能摆脱石油等能源价格的冲击,需要在战略上重新考量。鉴于当前能源日益凸显的“准金融属性”,能源金融正从能源资源中裂变出来,大大推动了能源金融垄断国(美国)在新的全球分工重组中获得巨大套利空间,中国因此需要把能源金融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11.
国际能源署日前发布《世界能源展望2008》报告。国际能源署署长表示,目前全球订油和天然气资源并不短缺,但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萧条可能导致石油价格进一步下调。  相似文献   

12.
一、“十三五”时期国际环境变化趋势和特点
  (一)国际经济环境出现复杂多变的态势
  一是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全球经济仍存在脆弱性。二是各国产业发展战略加快调整,制造业格局出现重要变化。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再制造”战略,推动新兴经济体在全球和区域产业分工的新一轮调整,提升区域专业化分工和融合水平。三是全球能源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随着北美能源自给率以及各国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比重的提高,推动世界能源结构改善,并导致全球油气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调查研究报告》2006,(265):1-29
国际油价的波动直接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随着中国对国际原油市场依赖性的不断增强和国内能源市场化的推进,国际油价的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愈加明显。本文通过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同时本文还分析了国内能源定价的非市场化行为对于国际油价波及国内经济这一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油价短期波动将国内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国内能源政府定价行为在短期内确实减缓了国际油价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与短期影响相比,国际油价的长期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
2017年出台的日本《氢能源基本战略》具有若干特征:日本的战略路径中,不将氢能作为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而是致立于推动氢能与褐煤等多种化石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耦合协同发展;相对于电解制氢的德国技术路径,日本倾向于构建国际氢能供应链。究其原因是可再生能源发电固定价格收购制度形成成本因素,掣肘日本大规模发展电解制氢,另一方面,日本涵盖能源开发、造船、航运、港口等上下游全产业链的高效低碳技术竞争力形成了造船业、航运业、能源业耦合发展的基础,推动并最终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氢能国家战略。日本旨在以"碳资本主义"与"生态资本主义"间博弈为机遇,借助多个国际协调机制,积极参与并主导规则与标准制定,在解决亚洲乃至全球能源供给、可再生能源消纳、气候变化应对等问题中提供日本解决方案,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5.
受到短线获利回吐卖盘打压以及投资者担心国际能源消费需求下滑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14日再次回落,纽约市场油价跌至每桶79美元之下。导致投资者看到油价走势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实体经济,市场担心国际原油消费需求也将下滑。高盛认为,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国际油价可能在年底见到每桶50美元。公司将今年年底的油价目标从115美元调整为每桶70美元,并将明年的预期从120美元调低为86美元。  相似文献   

16.
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货币,其低利率和低汇率,是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根源,使得全球金融资本的膨胀速度持续快于产业资本,导致经济不断虚拟化。也使得近六年来,全球股市、房地产、能源和贵金属等资产价格处于历史高位。美联储的降息和美元的疲软,使得全球资产价格泡沫在短期内仍将维持。  相似文献   

17.
当国际油价快速飙升至140美元、全球粮食出现供应紧绷、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世界性通胀不期而至,能源海运正在成为解读宏观经济走向的一大看点。有人预测,未来全球海运的重心将重归大宗干散货和原油运输。而随着LNG、LPG的加入,能源运输无疑将成为全球海运市场的第一“权重股”,影响并主导全球航运市场的波动与盛衰。  相似文献   

18.
《调查研究报告》2007,(180):1-18
挪威是当今世界最富有和环境保护最好的国家之一,其能源政策充分考虑本国资源特点、在欧洲电力市场和油气市场及国际能源供应中的重要角色,注重能源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制定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现阶段挪威能源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清洁能源技术和提高能源效率。挪威在能源开发、环境保护、污染控制、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国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国际汽车工业面临的长期共同挑战。近几年,全球能源与环境的严峻形势,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汽车产业的巨大冲击,推动世界各国加快交通能源战略转型,掀起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新一轮热潮。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给汽车产业带来了巨大影响,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正面临第四轮重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能源在人们的生产生活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成为必不可少之物。然而另一方面,能源的枯竭状况也越发严重.从国内到国际.近年来的争端、甚至战争,无一不是为能源而起。电荒,油荒,拉闸限电,油价不断上涨……为人们的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生活成本大大提高,节能,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