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6,(27):184-186
目前各矿常采用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及区域测绘地形的方法,对矿区的塌陷范围进行监测,实地调查土地利用情况。随着遥感技术的进步,淮南矿区对采煤塌陷区域进行了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 SAR)、TM影像技术研究,获取地表土地利用特征,为淮南矿区土地分析与复垦提供技术依据。论文主要研究淮南丁集、顾桥矿区土地利用信息的提取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2005年~2015年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信息,提取矿区土地利用信息。  相似文献   

2.
防止及控制地表塌陷是浅埋暗挖隧道施工的关键及难点;明确地表塌陷产生的原因、诱发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是确保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保证。文章结合黄织铁路打括隧道的施工实例,运用普氏平衡拱理论,研究地表塌陷的机制,对引起地表塌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及施工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有效避免了地表塌陷事故的发生,并取得了理想的控制效果。该工程对于今后浅埋暗挖隧道预防地表塌陷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何小波 《企业技术开发》2010,29(5):76-77,95
针对洋碰隧道F12、F13及F20断层破碎带交汇处的地表塌陷,文章在隧道工程地质特征基础上,分析了隧道地表塌陷原因,并结合地表不同的塌陷特点,介绍了隧道地表塌陷区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洋碰隧道F12、F13及F20断层破碎带交汇处的地表塌陷,文章在隧道工程地质特征基础上,分析了隧道地表塌陷原因,并结合地表不同的塌陷特点,介绍了隧道地表塌陷区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煤矿地区经过多年原煤开采,必然在地质方面会出现严重的问题,造成地表塌陷就是其中之一。这一环境问题给社会和人类带来非常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加强煤矿区地表塌陷治理势在必行,这是一项复杂而浩大的任务。文章以开滦煤矿作为讨论对象,全面分析了开滦煤矿的地表塌陷现状以及对应的整治方式。  相似文献   

6.
《企业技术开发》2016,(12):172-173
隧道施工建设应用的技术与工艺不断进步,防控地表坍塌是海床塌陷浅埋暗挖海底隧道施工的重点内容,如果出现海床塌陷海水将大面积管涌到隧道中,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由此,需对地表塌陷发生机制以及原因进行明确,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研究表明,严格按照基本原理与技术进行隧道施工能达到预期控制效果,对地表塌陷预防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7,(6):137-139
随着矿山地下开采活动的进行,矿山采空区面积逐渐扩大,受外界条件的影响,采空区局部地区预留矿柱出现开裂变形等,导致采空区上部顶板发生弯曲并形成裂缝,在重力作用下裂缝的逐渐加大,形成地面塌陷,随着塌陷坑的演化,移动盆地逐渐形成。本文就矿山开采后移动盆地的演化特征进行简单分析,并总结牟定铜矿采空区移动盆地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5,(26):120-122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韩王煤矿主要是采用膏体充填采煤技术来解放建筑物下压煤,膏体充填可以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陷,能够减小地表移动变形,减少地表破坏范围,但是也不能完全控制开采区域上覆岩层的变形、移动和破坏。在此条件下,对充填开采的地表开采沉陷技术进行研究,能对于今后充填开采对地表构筑产生的影响作出准确预测和评估,对矿井的正常生产、优化开采方案和整体规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隧道暗挖施工过程中,周围建筑物对地表沉降变形的影响,在一定的工程条件下,可以用随机介质模型和弹性力学的公式进行分析。文章在分析介质模型的理论基础上,对隧道暗挖工程中对地表沉降和变形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如周围建筑物,疏水引起的地表沉降及移动,开挖过程本身引起的变行和移动等。  相似文献   

10.
<正>煤炭是不可再生的主要能源和宝贵工业原料。合理开采煤炭资源,保护开采区域内的地面生态环境,是关乎国计民生和有利于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我们为了安全顺利地获取地下储藏的煤炭资源,根据煤层深度及分布情况会采取不同的采掘方式和工艺。但是,无论何种方式、什么工艺,由于掏空作业总会使地表在空间上发生塌陷、沉降和重新堆积等些许形变。我们把这种地表变形统称为煤矿开采沉陷。煤矿开采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寺河矿村庄下采煤地表移动参数测定,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保安煤柱设计参数选择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根据地表移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破坏程度的不同,结合寺河矿地质条件,查阅有关资料,并进行现场实测,通过相应的应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对所有的地表移动参数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12.
魏朋 《价值工程》2014,(24):32-3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的需求量日渐增加,因此煤炭开采强度也随之加强,就导致对地表移动和破坏越来越严重,形成了许多采煤沉陷区,给环境和人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危害。本文以煤矿开采工作面为实验基地,结合地质采矿条件建立该工作面的地表移动观测站,由外业测量得到沉陷数据,并通过Matlab编码绘制出下沉、水平移动、横向水平移动、倾斜、曲率和水平变形曲线。根据上述曲线,研究开采沉陷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旺煤业主斜井井简下伏采空区,为了防止采空区上方地表形成较大的裂缝和塌陷对主斜井井筒施工和使用造成不利影响,文章结合主斜井井筒地质条件及采空区情况,研究设计了采空区注浆治理方案,论述了采空区治理工程施工技术,为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开采沉陷是造成矿区环境地质灾害的直接原因,有效控制和减轻地面沉陷程度是避免开采沉陷环境灾害的基本途径.充填采煤法是减少地表下沉效果作好的方法.开采沉陷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各个煤矿应该应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合理应用防止和控制开采沉陷技术和土地复垦技术,矿区生态复垦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对地表塌陷进行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才能更好地保护地表、矿区的环境、农民的利益.文章针对煤矿开采对矿区环境、地表破坏的影响,以减轻危害程度为目标,提出合理的采矿方法和工艺.  相似文献   

15.
《企业技术开发》2015,(18):179-180
为了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解决采掘接替困难等问题;综合分析该矿采用采条带开采回收建筑物下的保护煤柱。条带开采后,采用概率积分法预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并结合数值模拟软件FLAC3D进行数值分析,获得该矿区条件下走向条带开采时地表移动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条带开采后保护建筑物范围地表最大下沉量为309 mm,最大水平变形为±0.253mm/m;建筑物受损程度小于Ⅰ级破坏范围,产生较小影响,可以保证地表建筑(构筑)物的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16.
黄永军 《价值工程》2011,30(12):238-238
本文主要阐述了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设计需要收集的资料和观测站的设计方法等问题,分析了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内容及观测成果的整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煤层采出后,采空区周围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引起应力的重新分布,从而引起岩层的变形,破坏与移动,并由下向上发展至地表引起地表的移动,在此主要分析了采煤工作面上覆岩层移动规律。  相似文献   

18.
周丽 《价值工程》2010,29(6):40-40
在地下开采矿山中,由于矿山的各种地质因素都在地下开采引发地表变形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使得地表变形的分析变得十分复杂。矿山的地面规划、地表征地、居民搬迁、构建筑物的使用等都依赖于地下开采引起岩层移动的规律分析、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矿山的经济效益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于矿山地下开采引起地表变形移动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分析了采用了GPS作为地下开采矿山地表变形监测的可行性及误差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坑开挖会引起地表移动,进而影响周边建筑的安全。文章应用随机介质理论,对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移动进行预计,为采取相应的工程控制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准确地确定工作测点在地表移动开始前的空间位置,在联测之后,地表开始移动之前,进行全面观测。内容包括:测定各测点的平面位置和工程,各测点间的距离,各测点偏离观测方向的距离,记录地表原有的破坏状况,并作出素描。文章对采区保护煤柱的调整对村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