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说:“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朱镕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着重强调,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使有不良行为记录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直到绳之以法。”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在全国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今天,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营造一种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显得十分重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这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大众对信用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2011年10月,国务院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指出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强调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商部门作为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在社会诚  相似文献   

3.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外贸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达14221.2亿美元,继续保持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的经济地位。但中国市场信用体系尚不健全,在一些地区和领域诚信缺失问题比较突出,已危及到我们正常的经营环境。  相似文献   

4.
从现代商业实践角度讲,信用是一种建立在对受信人在特定的期限内付款或还款承诺的信任的基础上的能力,它是使后者无须付现就可以获取商品、服务或资金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早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就提出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为推进房地产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企业信用和风险防范意识,履行社会责任,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了房地产行业信用评价工作。房地产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将是行业健康发展的标志,为此本刊采访了三位专业人士,以期促进房地产行业诚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社会信用体系在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存在诸如信用建设法治化滞后、信用信息归集和共享不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信用服务市场不健全以及信用主体权益保障不够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应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提升监管效能,通过新技术新产业助力信用体系发展,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稳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制经济 ,是信用经济。对于任何一个人、企业或地区 ,信用都是资源、竞争力 ,是进入市场的资格 ,也是支撑其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市场经济越发达 ,就越要求诚实守信。当前 ,我国经济生活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市场秩序混乱 ,信用缺失严重 ,制假售假、骗税骗汇、逃废债务、财务失真等屡见不鲜。诚信问题不解决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就难以为继 ,与国际规则接轨、防范金融风险就更加遥远。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信用缺失给我国社会经济带来…  相似文献   

8.
对于如何建立社会信用制度体系,加速消费信贷的发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就如何构建我国信用体制,并以次促进消费信贷的发展进行理论性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是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工商部门市场监管方式转变的积极体现。目前,在全国已初步建立包括工商总局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各地区工商部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以及其他政府机构或民间组织的企业信用信息网站在内的多层次机制。《条例》的实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但企业信息公示机制在企业公示信息真实性审核、企业信息公示抽查等方面存在尚需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建设诚信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作,应以信用道德建设为核心,以建设机关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三大主体为重点,以解决生产、流通等方面存在的失信行为为突破口,以信用网络和信用制度建设为保障,着力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水平,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1.
公共信用信息与金融信用信息的共享整合应用,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用信息共享整合应用,无论从经济运行还是社会治理的角度,均迫切需要公共信用信息与金融信用信息的充分共享、融合应用。信用信息共享整合需具备对接终端需求、国家政策支持、技术条件具备、合作模式清晰、法律法规允许等方面的关键因素,应从国家层面、法律层面、实践层面、安全层面推动公共信用信息与金融信用信息共享整合,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借鉴国外经验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配合加强企业信用监管工作,倡导诚信守约的精神,6月18日,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中国工商管理研究》编辑部在北京举办了“我国企业信用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座谈会。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的有关专家,国家工商总局市场司、外资局负责同志,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工商局合同处处长以及联合资信评估公司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并作主题发言。与会者围绕加快建立我国企业信用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企业信用制度的建立与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关系,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建立企业信用制度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责以及加强我国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等问题进行了热烈、深入的讨论。座谈会主题突出,探讨深入,达到了预期效果。会后,我们对专家发言录音进行了整理并在本期全文发表。衷心希望专家的观点和见解能对我国企业信用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有关研究中指出,为了能够更进一步的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科技的创新,加速交通运输行业的全面发展与产业升级,首先需要做好对交通运输科技发展的促进工作,使科技发展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撑。而为了使交通运输行业内科技发展力度更具优势,就势必需要积极展开对交通运输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工作。通过交通运输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以该平台为载体,使相关的科技信息资源得到及时、全面的整合,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交通运输的建设发展。文章即以这一背景为出发点,针对交通运输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与开通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展开分析与探讨,望能够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4.
陈锦飒 《企业经济》2006,(7):144-146
外汇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是市场的基础。全面建设外汇市场信用体系,营造外汇市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助于外汇市场的健康发展,进一步规范金融同业的市场经营行为,支持全民创业,促进欠发达地区开放型经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呼唤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子商务是以电子方式进行商务交易.它以数据(包括文本、声音和图像)的电子处理和传输为基础,包含了许多不同的活动,如商品服务的电子贸易、数字内容的在线传输、电子转帐、商品拍卖、协作、在线资源利用、消费品营销和售后服务等.电子商务是在传统商务的基础上靠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建设一个动作自如、高效的全国乃至全球的电子商务系统,将会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在世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传统商务逐渐向电子商务过渡的背景下,社会信用体系发育程度和普遍的信用失衡问题突显出来,成为制约电子商务持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突出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17.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是政务公信力的前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但由于历史积淀和制度性约束、信用制度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政府和司法作用的缺位失位、宣传教育背离核心价值观,致使我国社会诚信缺失已到相当严重的程度,使我们生活在异常紧张的空气中,导致的损失和危害令人触目惊心,推进我国社会诚信建设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关系我国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议要通过道德、法律、行政手段和政府自身建设,综合施策,从根本上解决诚信缺失的问题,逐步建立起我国社会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信用标准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我国市场经济和信用交易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市场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通过包括信用标准化在内的制度性安排,促进信用信息的公开化和社会征信平台的建立,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信用是维系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纽带,是构建良好社会秩序的基础,加强税收信用体系建设不仅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营造诚信的税收环境,推进依法税,促进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税收信用的内涵及我国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对加快建设我国税收信用体系提出了一点意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在“十二五”期间,以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机关,应当立足职能,明确定位,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动与相关部门信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在现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措施,统筹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加大信用激励和信用约束力度,创新监管方式,提升工作效能,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履职到位,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