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老区建设》2006,(2):4-4
2月14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诸于世为标志,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部署,进入到科学规划和扎实实施的阶段。胡锦涛同志指出,规划和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做到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同时要有效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自主创业的潜能。  相似文献   

3.
近期,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对新农村建设作了深刻论述和总体部署。如何把这一重大历史任务落到实处,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把握哪些原则,有哪些值得警惕的倾向.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相似文献   

4.
蒙英姿 《广西经济》2007,(3):44-44,47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审议时强调指出:“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着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实践证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发挥好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提高职业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现代农业呼唤“职业农民”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远之举。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国家统筹,将资源尽可能地向乡村配置,实现城乡一体,和谐发展。新农村建设成功的最终标志,一是让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化的成果,提高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使之接近或基本达到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二是表现在农民精神需求不断得到满足,能享有与城市居民相当的公民待遇和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在于发展经济,富裕农民。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向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这既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健环节,又体现了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民增收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日前,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对于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学习、贯彻和落实总社四届二次理事会会议精神,又是一次巨大的鼓舞、激励和鞭策。  相似文献   

8.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这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任何一场人类社会发展的变革,都有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即为了谁,依靠谁。认识清楚这两个问题,是保证变革正确方向,变革成功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的历史阶段,我国  相似文献   

9.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河南商丘,这块商文化的发祥地,自胡锦涛总书记亲临后,掀起了建设新农村的热潮,成为“中原崛起”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0.
从3月初到5月上旬,农业部组织开展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百村调研”。此次调研活动历时两个月,由部领导牵头组成10个调研组,分赴全国31个省、区、市的175个村进行了实地调研。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说,这次调研是近年来农业部组织的规模比较大、重心下沉到村的一次实地调研。通过深  相似文献   

11.
以农民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落实到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一种具体体现,指的是思想上重视农民大众的历史地位,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性,实践中把实现广大农民的利益作为当前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农民的人格,保障农民的权利,维护农民的利益,群策群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贯彻“以农民为本”的根本理念,并把它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对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新农村建  相似文献   

13.
张龙 《重庆经济》2006,(3):32-3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使广大农民感到无比欣慰,非常拥护。它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必将极大推动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和农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为了了解广大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期望和要求,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近期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问题在万州区、巴南区、合川市、綦江县等区县对基层群众开展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4.
陈晓 《浙江经济》2005,(7):50-5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又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5.
<正>一、全面理解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是一个有机的逻辑整体,涵盖了新农村建设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的各个方面,内容全面,逻辑科学,指标有硬有软,既是近期目标也是远期规划,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讲话时指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学习贯彻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需要做好全方位的工作,其中重要一条,就是从本地实际出发,把发展工业与农民增收结合起来,通过二者循环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村企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敏 《浙江经济》2006,(14):29-31
“村企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互惠共赢之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法制建设是一项重要任务。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传统法律文化深厚的影响,广大农村仍然存在着农民法律意识与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法治不和谐的现象,这直接阻滞着新农村的建设。我们要高度重视农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提高,培养新型农民,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9.
吕红瑛 《理论观察》2007,(1):163-16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综合工程,它涉及到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民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综合工程,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作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电视文艺节目,对新农村建设将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那么,怎样发挥电视文艺节目的功能作用,为建设新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呢?一、加强针对性,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随着经济社会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农村的一些问题也十分突出地显露出来,一些农民群众在享受着城镇化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仍保留着农村中自由散漫的行…  相似文献   

20.
泽红  瑞武  立文 《河北经济研究》2006,(6):28-28,43
中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扎实推进。迁安市坚持“两个为主”,即党委、政府为主导,农民群众为主体,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