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木雕是我国一门传统的雕刻艺术,其工艺在我国有着极其悠久的传承历史,这归因于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巧妙的构思和精巧的雕刻不仅仅是一件物品,还代表着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传承就是一个文化复兴文化传播,能让一个民族长存的主要因素,就在于民族的文化得以传承,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特点,文化代表着的也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与...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贸易中,文化习惯往往是潜在的极具杀伤力的地雷阵,相互理解至关重要。同韩国做国际业务,多了解一点韩国的商务习惯和韩国人的民族特性是非常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3.
《品牌》2019,(13)
冰雪,是北方相对于南方地区的一个典型风貌特征。近年来,为了更好的利用北方独特的气候资源,北方地区对当地的旅游发展十分重视。发展旅游业,当然不仅是观览当地景观,还要传播当地民俗特色、当地地域文化等。为了让游客在旅途中对北方的印象更加清晰,本文通过对北方独特典型冰雪风貌的分析,浅谈当地民族在文化旅游纪念品上的设计与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4.
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纵卧于宁夏大地,飞峙于黄河之滨。亘古以来,它就是我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繁衍生息、劳动创造的地方。匈奴、鲜卑、突厥、党项等游牧民族相继在这里生活。虽然,有的民族已经消失了,但他们光彩夺目的业绩,悲壮的历史进程和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及伴随其生产发展的灿烂文化艺术,在贺兰山的巨石上刻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凿刻于贺兰山悬崖峭壁上的古代岩画,便是这灿烂文化和历史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9月23日,经信息产业部批准,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特种邮票《贺兰山岩画》共三枚。三枚邮票…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及自然环境变迁而引发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内附,与中原汉地民族错落杂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原有的游牧经济生产方式完成了向农耕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变,半原始半奴隶制社会被打破而较为迅速的进入封建社会,匈奴、鲜卑、羯、氏、羌等北方民族通过文化交流、生产劳动及阶级斗争等不同途径,在积极接受汉文化同时,也将本民族文化的优秀因子融入到汉族源远流长的文化生活中去,为中国古代农业和农业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进而推动了中国农业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6.
“你不知道CJ吗?那你一定不是韩国人。”这句话是CJ集团的真实写照。在韩国,CJ集团遍及人们的生活文化娱乐各个领域,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CJ集团成立于1953年11月,作为全球著名生活文化企业,CJ集团以韩国第一制糖工业株式会社起步,60年来,CJ集团以不断追求“首创、最佳、与众不同”的经营理念,由韩国最大的食品公司发展成为一家全球化生活文化企业。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横跨欧亚两大洲,生活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的俄罗斯民族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在世界民族中展现出迥然不同的民族性格和精神风貌,其文明显露出一种奇妙罕见的兼具东西方文化特质的混合特性。独特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女性崇拜文化传统以及俄罗斯历史上优秀的灵魂人物对俄罗斯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的形成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俄罗斯民族的性格具有复杂性,思想具有深刻性,精神具有神秘性。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在民族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收入是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偏远的民族地区,更是如此,旅游业直接关乎少数民族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同时,旅游业促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给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引起了各学界学者们的关注,对民族旅游的研究越来越丰富。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民族旅游相关文献的梳理并在分类与分析的基础上,对民族旅游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提出见解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桦树皮制品与黑龙江地区很多世居民族的衣、食、住、行等很多生活领域与经济活动都密切相关。桦皮制品在早期渔猎经济活动中占用十分重要的作用。手工业是北方渔猎民族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狩猎产品大量商品化之前,生活用品与生产用品很多都需要手工业来提供,很多民族的桦皮工艺品都融入了独特的加工方式和相应的民族风格。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党和国家对于少数民族经济的大力支持,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空前加强,民族工艺品逐渐具有了商业职能。这些传统工艺品在新时期以全新的方式传承者民族的文化,成为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促进增收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0.
成语是一国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知识和经验的高度概括,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和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日本的成语也称熟语。它们是日本人民长期智慧与学习、生活经验的结晶,以及一些日本文化浓缩的结果。通过一些日本的民族与文化特色,来学习一些具有民族与文化特色的日语熟语,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日本人的一些思维方式及文化特点,在学习上也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深刻、最久远、最具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的东西。它作为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表达着人民大众的生活智慧和对自然的艺术感悟,对自身和天地万物的认识,展示着各民族文化的魅力。然而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这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我们现代设计所继承和应用,才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从景颇族服饰中银器的应用与当代时尚设计中铆钉的应用相结合进行分析,简要分析民族元素与时尚设计元素的共通点,从文化的共性中找到平衡点,让民族元素在未来时尚发展中更加大放异彩,让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然而在全球化进程中,不仅是经济、科学技术的全球化,全球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也都在不断地互相交流与融汇。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达,交通设施的便利,让整个世界小了,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也越来也频繁,在这种形式下,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使我国民族文化的流失越来越严重。近年来外国的洋节日热已然成为一种潮流,各种外国文化的流入使中国传统文化或多或少的遭受到了冲击。尤其是对于生活在新时代中的青少年们,对外来文化的热情已经远远超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的展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美术教育的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美术是最原始的文化承载者之一,在原始社会时期,作为一种记录手段,美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对文化的传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广西有着独具特色的民族旅游资源。文章对当前广西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传承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基于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积极构建“以文促旅、以旅养文”的民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商》2015,(37)
端午节在中日两国都是重要的传统节日,经过千百年时间的推移与文化的演变,两国在这一节日的风俗习惯已经大不相同。由此体现出了两国在文化内涵、宗教信仰、民族特性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在瓦库这个地方.瓦是要封为一品的.而茶只能屈居二品。先有了瓦.才有了茶。历史也是这样.秦砖汉瓦.到了汉代.瓦已经进入生活了.而茶就晚得多。《说文》说瓦是“土器已烧之总名”.好多都跟瓦靠谱,最初煮茶的工具说不准也是瓦盆陶罐的。因瓦而聚茶.因瓦的朴才有茶的香。瓦让人心生敬意.茶才会让人有感觉。对瓦有雅兴.对茶才会有感情。  相似文献   

16.
《品牌》2014,(4):10-11
千百年来,赫哲族在以渔猎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下形成了其特有的艺术文化体系,而作为赫哲族渔猎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鱼皮艺术,亦是对于这一古老民族的物质与精神世界最为生动的表达与体现。本文试通过对鱼皮艺术传承现状进行调研,从而挖掘现有问题与不足,以求使这一门古老艺术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了文献综述及调查研究等方法对影响北方高校珍珠球队员运动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珍珠球运动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项目,其观赏性较高,活动过程充满着智慧性,并且对发展人体各项身体机能具有较好的锻炼价值,珍珠球运动在高校开展具有较强的学生基础,其技战术打法较简单化,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它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但这项运动在北方高校的发展旋律缓慢,有待于有关部门的深思,及时给予补救,从而加快了推广和普及珍珠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建欣 《中国报业》2012,(8):200-201
谚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精髓,它不仅反映民族的历史,经济和生活,还透视民族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承载着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汉英文化各有特点,这在谚语中有鲜明的表现,贴切的汉英谚语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是否能够正确而地道地将原文的文化内涵传递给读者,这就要求译者必须充分了解相关汉英谚语的文化背景及其差异。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贵州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也如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生活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传统节日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视野中;更多的则以从未有过的加速度褪去其原生基因.因此,研究当代贵州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变迁情形,探讨其变迁的规律,其目的是要从现实出发,积极探索有利于在市场经济开发浪潮中保护、弘扬与创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长效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20.
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经我国商业主管部门评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有1600多家,其中经营十分困难者占70%,勉强维持经营者占20%,蓬勃发展者仅为10%。如此蓬勃发展者少,步履维艰者众的现实状况,不能不说是让人十分痛心的事实。中华老字号企业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是打造民族品牌的重要力量。其有形的商品与无形的商品经过百余年甚至是数百年的发展,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了独特的,甚至是不可磨灭的品牌形象。众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在时代的变迁和商海沉浮中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损失,也是现如今打造民族自有品牌所缺少的一份重要力量。挖掘与发扬传统文化,传承与打造民族品牌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关键时刻。当然,就中华老字号的沉沦与消亡,崛起与复兴,为数不少的关心传统文化和老字号企业发展的专家、学者、企业掌门人都在进行积极地探讨与研究,并为之奋斗着,以期为中华老字号的崛起与复兴找到一条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