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制订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职业道德准则是会计职业规范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保证,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并提出制定道德准则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杜敏 《辽宁经济》2007,(11):88-88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会计国际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我国财政部为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基础并结合我国已有准则实施情况,于2006年2月颁布了一系列新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包括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其  相似文献   

3.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以下简称新收入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第18号-收入》存在一些实质性区别。本文将理论联系实际,对收入确认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19号--外币折算>与<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汇率变动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我国外币折算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汇率变动的影响>的差异,以期对我国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和国际趋同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王文彦 《中国经贸》2009,(16):153-154
为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并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新准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在国际上取得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同等的地位,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提升了我国的国际资本市场地位。本文主要分析了资产减值准则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描述、分析《现金流量表》准则实施情况的调查结果 ,总结出我国在实施该准则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并相应对准则的修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近日召开会计审计准则发布会,发布新制定和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从而完成两大准则体系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8.
徐菁 《山东经济》2013,(4):135-141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一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融入到国际经济潮流之中,而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自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为全球经贸往来和资本流动减少或者消除"语言"上的障碍和成本,无疑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比,分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程度,同时推断,随着国际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将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9.
许颖 《天津经济》2007,(11):76-78
我国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新会计准则,新的会计准则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适用于上市公司。该项新准则包括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基础的“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由于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新体系迈出了我国会计准则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0.
2006年财政部修订并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对于完善我国会计核算体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准则的颁布也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日益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文玉龙 《中国经贸》2009,(6):113-114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一每股收益》是我国首次发布关于每股收益的会计准则。本文就每股收益准则的基本问题、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以及对公司影响进行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文章简要介绍了债务重组准则的演变历程,主要针对中关债务重组准则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我国新债务重组准则遭遇的现实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旨在完善我国的债务重组准则,使之尽快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3.
武亿敏 《魅力中国》2009,(9):100-101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提出了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使之逐渐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了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打下了良好的前提条件,由此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的历史性突破——这无疑对改进和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制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在,笔者依己拙见针对《企业会计准则》部分内容浅析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的颁布和实施,也标志着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准则明确了所有资产减值的适用原则,除了其他具体准则做出规范以外,对普遍的资产减值确认、计量和披露做出规定,使会计人员更加容易理解和实际操作,但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完善资产减值会计仍然是以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辛悦 《北方经济》2012,(18):98-99
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本文就新会计准则发布的背景和必然性、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进行探讨,积极分析企业实施新会计准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我国的会计工作,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趋同,新准则中关于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股份支付准则等对各种金融创新工具、管理层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进行了统一的规范,有助于报表使用人对上市公司之间信息进行比较。通过对股份支付准则的新旧对比研究,可以更好的把握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趋势,对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起到很好的规范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容玲 《中国经贸》2010,(6):178-179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下属的独立准则制定机构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在得到公共利益监督委员会的批准后,发布了新修订的七项国际审计准则。本文主要分析了本次重新修订和起草的国际审计准则第200号(ISA200)的新变化,并与我国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一般原则进行比较,分析了ISA200的修订对我国审计准则制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线的过程中,我国新租赁准则的落地给会计实务工作者带来巨大的挑战。无论是厘清新租赁准则的思路,做好修旧准则的转换,还是从租赁合同层面重新审视细节条款,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肖飞 《中国经贸》2010,(20):208-209
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是经济领域中两个不同的分支,分别遵循不同的规则,规范不同的对象,因此存在诸多差异,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与国际企业会计准则趋同,但也扩大了与我国税法之间的差异。本文在对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协调的必要性,最后对如何协调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充分借鉴国际会计惯例的基础上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建立了立足我国国情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新企业会计准则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三个层次构成.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有利于处在改革改制攻坚阶段的煤炭企业逐步改造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公司制企业。煤炭企业应做好准备工作.采取有利的应对策略,保证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