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包成梅 《铜陵学院学报》2011,10(5):82-83,92
文章对《诗经》的重要地位及《诗经》的西播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诗经》的翻译和研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时代特点和对《诗经》翻译的不同要求。随着翻译及研究的深入,《诗经》翻译这座崇高而带有神秘色彩的圣殿一定会焕发出更加辉煌和绚丽的光彩并为西方人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本诗歌总集,流传下许多优美的篇章,其中就有大量的植物意象,并隐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在这些作品中提到花草的多达一百三十种,其中借花拟人、以花喻事、借花达意、诉说生命多达三十篇,使得《诗经》中的“花语”内含丰富,意味深长,使作品充满了魅力。  相似文献   

3.
大量使用叠音模糊词是《诗经》语言的显著特点,这一奇特的语言现象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以模糊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从语用学的角度,根据汉语词汇的发展规律考察《诗经》叠音模糊词的成因,认为叠音模糊词的产生是满足民歌音节的要求和表达绘声的需要,同时也是汉语词汇系统内在的发展规律使然。  相似文献   

4.
《诗经》中的爱情诗,多方面地反映了青年男女恋爱生活中各种情境和心理,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前期的爱情诗反映出当时社会制度的自由,并形成了明朗热烈的诗歌风格;后期的爱情诗反映出封建礼教已开始对恋爱和婚姻进行干预和束缚,并形成了委婉含蓄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5.
君臣关系构成西周春秋时期一种最为基本的文化语境,诗经就是在这种语境中产生的.在西周乃至春秋时期,卿大夫、士以至于平民经常用诗的方式向君主表达自己的意见,这种以诗为中介的交流方式就是献诗.之所以用献诗的方式向君主表达意见,首先是诗为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比较易于为当政者接受;其次是诗为一种仪式化的话语,其言说方式本身即带有某种神圣的色彩,因此也易于引起听者的高度重视;再次是诗为一种雅的话语,是贵族阶层特权的标志,是受过教育的人才能够言说的话语,故而也易于形成上层文化空间中通行的沟通方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学审美思考始源于《诗经》,其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生存的依托,这一人类生存本体性存在也成为《诗经》一以贯之的母题。侗族民歌坚持人类生存的本源价值观,在所谓主流文化的边缘,喷洒出一道美丽的心灵彩虹。事实上,这是灵魂与自然的融即,面对生存艰难的时候获得心向自然的愉悦。  相似文献   

7.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具有多方面的文化价值。《诗经》中以“二雅”为主的一些诗歌抒写内心痛苦、反映人生不幸,思深虑苦、言近旨远,有意无意反映了周人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觉醒后的困惑、迷茫。  相似文献   

8.
张华 《开放时代》2022,(6):72-87+7
1950年《婚姻法》确立了“民主和睦”和“团结生产”的新家庭建设目标,其具体任务是把“封建”的劳动家庭变成新生产家庭。此一建设任务不仅要扬弃旧家庭要素,如“三从四德”,还要继承旧要素,如劳动、和睦。中国共产党通过运用一系列策略与技术,展开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建设,不仅完成了近代个人-家-国连续体的重建,也为男女平权实践提供了和解型新经验。  相似文献   

9.
10.
郭建斌 《开放时代》2012,(5):121-132
本文以笔者在位于中国西南中缅边界,滇、藏交界的一个独龙族村庄观察到的当地人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田野资料为基础,从“媒介仪式”视角进行讨论.笔者认为,对于“媒介仪式”的研究,如果研究视角从传统人类学仪式研究的时间维度转向空间维度,具有理论创新的可能.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理解,笔者对这样一种经由媒介所建构着的“家—国”关系进行了具体讨论,这种存在于“媒介仪式”特定时空中的“家—国”关系,既有“重构”的一面,也有“游离”的一面,这也正是“媒介仪式”的特殊性的具体体现.这样的讨论对于进一步拓展媒介仪式分析的理论内涵,深入理解当下中国社会中国家、少数民族乡村、传媒之间的复杂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细读《水浒传》原和明清评点家的点评,《水浒传》塑造的女性人物有好有坏,明清书评家对她们的评价亦有褒有贬,这与当时所处社会现实是相吻合的,既不是特意反女性,也不存在情与理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深刻的文化意蕴是国产优秀动画电影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因此,从浓郁的慈悲观、对贪欲的批判、色空不二等三个方面剖析国产动画电影所蕴涵的佛教文化意蕴,并从中获得启示,为解读动画电影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为寻求更多更好的动画电影题材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上考察,复沓的艺术形式是原始文化逐步积淀下来的,其源头可以追溯到语言产生之初的原始人的劳动呼声;《诗经》时代的人们之所以要大量运用这种委婉平和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与传统文化形成的中和的民族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从《诗经》的时代现实考察,它是现实文化建设的需要,周代的礼乐文化建设需要有能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复沓的艺术形式适应了这一需要,而周代古朴的农耕文明又为这种艺术形式提供了社会生活源泉。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诗经》与《楚辞》在创作精神、思想内容、语言形式以及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别,从而总结其显现的不同美学风格,也着重分析了二者对后世文学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黄杨 《时代经贸》2013,(16):114-116
《东门之枌》通过男子被女子吸引的视线,呈现出市井女子街舞、搓麦、织麻、买卖等一系列活动,并表达了男女之间的情愫。诗中的舞者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事神之巫,也不是参与男女聚会歌舞相乐的贵族子女,而是一位为生计奔波和借助肢体语言吸引游人的市井女子,属于破落“大夫氏”的后裔。次章中的“差”并非“选择”之意,而是“搓小麦”;“原”(宛丘)并非“大夫氏。,而是河南省淮阳平粮台;“市。不是从二(上)从巾的“市”字,而是从一(上)从巾的“市”字,是一面作为买卖标记活动的吊挂之巾及其商旗的象征。末章中的“逝”与。迈”不是“往”的含义,而是指时光流逝或消逝。  相似文献   

16.
王先谦辑录西汉鲁、齐、韩三家今文《诗》说,坚持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不囿于门户,提倡创新。王先谦编辑的《诗三家义集疏》呈现出鲜明的思想特点:重视文字训诂,注重考订异文,全书以考据为主,亦能阐释诗旨,讲究微言大义,对宋儒朱熹弃《毛诗序》而言《诗》者多有所采;辑录三家《诗》说,亦能征引历代研究《毛诗》学者之论述,兼综并蓄,并参以己意,详为疏解;继承了乾嘉学者的治学方法,注重辑佚和实证,考辩三家源流,稽考时人著述,集清代三家《诗》之大成。  相似文献   

17.
刘清韵是古代女性词一大家。《瓣香阁词》共收录刘清韵词作八十余首,基本可以体现清韵词的全貌。其题材广泛,因涉及面不同,各有异彩,自生境界。  相似文献   

18.
正在经历了60多年的努力奋斗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成功而独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样的成功和独特告诉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没有理由被唱衰的国家,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没有理由对自己国家的未来感到悲观的。中国需要话语自信,需要建立中国人自己的话语体系。"我只是恪尽一个中国新闻人的本分,说自己应该说的话,做自己应该做的事。用习近平的话说,就是"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9.
《商君书》采取种种措施来使民贫,达到国富的目的。中国的现实情况是,经济总量很大,政府很有钱,但社会贫富差距越拉越大,老百姓感到日子越来越难过,国富民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探讨《商君书》国富民贫思想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量变、质变是描述事物运动的不同阶段、事物变化的不同状态的一对哲学范畴。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成书于殷周之际的《易经》一书已对量变质变的思想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并通过《乾》、《坤》、《明夷》、《噬嗑》等卦的卦象、卦辞、爻辞具体地体现了这种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