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淑琴 《老区建设》2007,(10):33-33
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离任村主干养老补贴制度的通知》,决定从2008年1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农村离任村主干养老补贴制度。对离任村主干将根据任职年限,按季度从市农村信用社分别领取50元、70元、90元不等的养老补贴。享受补贴对象的条件是: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在村主干岗位上连续任职6周年或前后任职累计达9周年以上者。为了保证这一制度的实施,市财政局设立村主干养老补贴专户,补贴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村主干养老补贴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武夷山市农村基层干部激励保障工作机制,激发老区农村干部建设社会主义老区新农村的热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句容市为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切实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将农村基层干部全部纳入城镇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范围,由集体和村干部个人共同交纳养老保险金。村干部参加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为工资总额的28%,由镇和村承担20%,个人承担8%;。对少数超龄人员(男45周岁、女35周岁以上),到法定退休年龄的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可按国家认可的工作年限,持相关证明材料,按照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28%予以补缴。[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从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管委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大港管委会决定自7月1日起,对具有大港户籍满20年以上,年满80周岁不满100周岁的老年人,在继续执行市有关政策的同时.每人每月另外发放110元老年人养老补贴。  相似文献   

4.
车向前 《魅力中国》2013,(31):44-44
为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国家征收农民的土地,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随之而来的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日益严峻,这不仅影响到失地农民的自身利益,还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对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不仅有利于维护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更有助于提高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本文在论述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失地农民养老得不到保障的深刻原因,进而提出解决我国现行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广西经济》2007,(4):62-63
1.我国农村社会形态处于快速转型期,农村家庭、集体和个人储蓄养老功能减弱,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化养老体系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采取个人、单位和国家等多方出资筹集养老基金并为老年人提供经济帮助和服务、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项制度,它是农村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社会化养老保障的核心和基础。  相似文献   

6.
《天津经济》2009,(10):70-70
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保障范围,保证城乡老年人及时足额领取生活补助,我市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天津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规定》,对参保缴费数额、政府补贴方式和待遇标准等进行了调整。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该是对原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应该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应该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先立法后实施,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应该有鼓励家庭养老的措施,发挥农村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的合力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失地农民的出现已成为我国农村最大的社会现象之一。失地农民部分已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保障无份、创业无钱"徘徊于城市边缘的"四无"群体,他们靠"买断式"的一次性给付土地补偿金,根本无法维持生活。据调查显示,失地农民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养老,他们都无法维持基本生活又靠什么养老呢?文章将给出一些可以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的建议,也为解除他们养老后顾之忧提出了建议——纳入城保体系。  相似文献   

9.
刘亚娜 《改革与战略》2014,(10):119-124
随着北京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失地问题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有关失地农民复杂的社会保障问题中,养老保障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基础问题。当前北京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存在养老保障意识欠缺、养老安置方式单一、养老补偿多样性不足以及养老保障社会化程度低等问题,还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城乡二元结构、农村转型带来的挑战。基于失地农民的现实需求。文章最后在加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制度建设、提升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意识、重视养老服务建设、探索土地股份制经营新养老模式等方面提出应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上海集体经济》2006,(5):F0003-F0003
随着广东省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被征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多,这些失地农民晚年将依赖什么生活?近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已发出《关于抓紧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各地级以上市必须确保在今年12月底前,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纳入基本养老保障范围,符合这一条件的280万被征地农民将全部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11.
王章华  黄丽群 《改革与战略》2012,28(4):73-75,106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中还存在部分人户分离人群难以参加新农保,个人缴费标准和基础养老金设计缺乏调整机制,政府财政补贴低,补贴机制不完善,已年满60周岁、未参保的农村户籍老年人领取基础养老金存在困难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其他养老保障的配套衔接政策制度缺失的问题。文章认为,应该尽快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缴费、政府补贴机制;规范集体、其他组织、个人对参保人补助和资助行为;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新农保与其他社会群体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办法;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村居民参保意识。  相似文献   

12.
失地农民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产物,我国失地农民数量庞大且增长速度快。失地农民由于家庭养老模式弱化、再就业困难、征地补偿款水平低、合法权益受损害等原因而面临养老风险。目前我国存在多种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模式,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文章分析失地农民养老风险和养老保险模式的基础上,为完善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起,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09年在全国选择10%的县(市、区)作为新的农民社会养老计划试点。并规定:只要“年满16周岁、不是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均可参加“新农保”。按照国际社会的标准,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普惠制农村养老的推行,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介绍了甘肃省失地农民的现状,分析了在养老保障制度方面甘肃省失地农民存在的问题,发现失地农民的家庭养老保障功能正在弱化、养老保险制度推行难及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报告基于对吴中的调查,认为应采取综合性措施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确保失地农民享受基本的医疗和养老保障,优先安排失地农民就业,让集体和农民分享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本报告认为,为失地农民建立与城镇逐步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发达地区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主要政策内容1.参保范围对象:为本市非城镇户口的农村各业人员,投保年龄一般为18—60周岁。2.基金筹集原则:保险费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予以扶持。3.保险费缴纳办法:农民按月标准6—20元不同档次缴纳,集体补助由所在村视经济情况确定,个人缴纳和集体补助记入个人账户。可一次性或若干次缴纳,一般采用年缴办法(12月15日前缴清)。A.养老待遇发,养老待遇按  相似文献   

17.
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本文以调查数据为基础,主要从经济状况、生活照顾、精神慰藉等方面研究农村老人的养老现状,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农村老人养老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而计算出具体的养老满意度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收入满足基本生活的水平、健康状况、子女的生活照顾和关心、邻居的交流以及村集体的生活照顾等6个因素会对农村老人晚年生活总体感受产生显著的影响;农村老人的养老满意度为67.42分,属于基本满意。  相似文献   

18.
林漫漫 《浙江经济》2014,(18):56-57
从2002年开始,我国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这不仅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面临越来越沉重的养老任务,而且意味着个人也面临着养老难题。基本养老保险已经无法为个人养老问题提供较好的保障,企业迫切需要为员工提供多样化的养老保障,由此企业年金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9.
迂安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认真落实“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明向农村辐射,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的思路,在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上,积极探索实施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到2004年底,全市有9个镇乡74个村的4685名失地农民参保,其中,3233名失地农民已按月领取养老金,今年以来,迁安市委、市政府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积极推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到年底参保人数将达到10000人。在迁安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已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我国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农村并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现实。认为西部地区老龄化程度高,农村居民收入低,家庭无力全部负担养老保障所需费用。因此,要大力发展西部农村经济,为西部农村养老保障奠定基础;要构建以国家财政投入为基础的公共养老金制度,形成以国家财政投入为基础、当地财政投入为补贴、个人缴纳为提高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从而缓解西部农村养老的压力,保障农民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