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班一进厂房,就让工会李主席给逮了个正着儿:"哎,那个材料弄完没?"我一愣:"啥材料?""啥材料?就评先进班组的那个啊,我的张大班长,你不会是还没弄吧?不都说了么最晚周一一上班就给我吗?人家别的组周五下午就交上来了,你们怎么回事啊?"我这才想起来,是有这么回事儿,忙说:"周末加了两天班,给忙得晕头转向,这茬儿早忘了.""赶紧弄,争取九点前给我,不然评不上公司的先进班组可别怪我啊!"  相似文献   

2.
公司工程部里分来一个大学生,叫崔贤默。人长得挺帅,酷似韩国明星李俊基,不过有点儿蔫巴,不爱吱声,也不咋合群,整天一个人傻坐着,蔫头耷拉脑的,别人私下都说:"好嘛,又来个蔫巴人儿。"大伙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办公室里还有了一个,谁?杨丽。不过也有人说杨丽是瞧不起人。这么说也有道理,人家杨丽有资本啊:论长相、论腰条,那是没  相似文献   

3.
我是谁     
一位做品牌营销近二十年的资深专业人士最近陷入心理危机。他突然开始质疑起整个的职场生涯。用他的话说:“你是做媒体的,人家提到你会说,这是哪家媒体的,很对啊。可是我呢?人家一提到我就说,你是那个做啤酒的,或者,你是那个做可乐的,可是我不是他们公司的。这么多年,我到底在做什么?”我惊讶地看着他:“照你这么说,奥美、电通的人不是得天天去看心理医生?”  相似文献   

4.
杨度 《中国纺织》2007,(8):94-94
许久没见、或者没联系,你就总是会忽然获得了一份错愕与怅惘:他也离职了?! 混在职场,在这个年代真不是件容易事。高压竞争之外,还有太多的价值观念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心态。比如说很多人总是感叹人家的钱怎么这么容易赚呢。  相似文献   

5.
“我真傻,这么多年我咋就没发现大军是这样的人呢……”每次拿出手机,看着电话本上一个又一个曾经非常熟识的电话号码,真想打过去,跟他们说说自己是如此的无辜,可又怕拨通后他们不是说我有病就是说我疯了,关系好点儿的不是不接听就是接通后说有事儿,还说忙完了再联系我,可等一天了也不见来电。  相似文献   

6.
正巴西第四十任总统卢拉曾经是一个穷孩子。有一天,他放学回家准备开门发现钥匙不见了。回学校找,没有;问同学,没见到;用胸卡捣,锁头纹丝不动。后来,他用一枚别针钩,弄得满头大汗也没钩开。于是,他转到房后,想从窗子爬进去,可窗子关得死死的。就在他准备爬上屋顶,从天窗跳进去的时候,被邻居博尔巴看到了。博尔巴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钥匙丢了,无法从门里进去。博尔巴问他为什么不想点其他办法,他说已经想尽所有的办法了。博尔巴摇摇头说:"你没有想尽所有的办法,至少你没有请  相似文献   

7.
76年,我作为武钢"○七"的新工人在上海矽钢片厂实习。每当要下班那阵子,就见上海的师傅们不论男女老少总要梳妆打扮一番才肯下班。记得有位老师傅,可能年轻时长过瘌痢,头上没长几根头发,可那几根头发被他视为"宝贝",每天下班洗过澡后总要对着镜子认真地梳理一番,直到理顺了,才戴上帽子,照照镜子方肯出门。当时我们武汉去的人私下都说上海人"屁",而且"屁得流油"。20年后的今天,我们武汉人大多数也开始"屁"起来了,也像人家上海人那样讲究起来了,这是好事。但也不乏"顽固分子",特别是那些重工业区的工人们,他  相似文献   

8.
前几天,我给一位很长时间没见面的朋友打电话,铃音响了七八声才接通,传来一句:"我在开车,回头打你......"然后挂断.我才反映过来,我电话打的不是时候,人家在开车,不能接电话.又一琢磨,要是自动驾驶,开车会不会允许打电话? 三月,大家最喜欢说"草长莺飞",这是说春的季节,但三月也是"两会季",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  相似文献   

9.
江少曾说的情况确实挺普遍,不仅这次捐款是这样,以前很多次捐款都有个潜藏的暗线跟着,不按规定多捐款的会让人说是在充"大尾巴狼",有时参加红白喜事也一样,如果有领导在场,那就得根据领导拿的数目再确定自己该拿多少,不管你跟当事人关系有多铁,没用,除非你不让领导知道,要不然肯定没"好果子"吃。  相似文献   

10.
想起剩饭剩菜回收工的那个眼神,我觉得浑身都有些不自在,那眼神里明显有鄙视、讥讽的因素存在,而我,面对这样"秒杀"似的眼神,也颇觉无辜——我也没犯错啊!饭后,还把餐盘给你拿过去,免了你挨桌收拾的辛劳,咋还换来你这么个眼神呢?我们公司是个大公司,公司内外有好几个职工食堂,能同时容纳几千人用餐。前阶段,公司给职工每人每天按8元的标准发放午餐补贴,这样一来,中午到食堂就餐的人就更多了。我呢,平时带饭,偶尔没带饭时会就近到厂内的5食堂就餐。那次,我在餐  相似文献   

11.
因为公务,我的一个朋友要到外省参加一项活动,活动有研讨,当然就有报酬(通俗的说法即"红包")。他觉得这研讨和自己负责的公务有关,不该拿那红包,于是想退。但有人劝他:"你要退了,人家怎么好拿?别说驳了东道主的面子,也挡了他人的财路。"他只得收下,但总觉不安,于是又起意交给纪委。又有人说:"你交了,人家就会问,其他参加的人怎么没交呢?这不把别人给卖了吗?""那么,退回去如何?"  相似文献   

12.
"水是有源的,树是有根的,公司搞特招也是有原因的"。在宽慰记鸣主任前,我先说一件我们厂子里发生的事儿。我们厂子,效益还是可以的,去年招聘时,厂长竟然亲自出马,人力资源部的人感觉有些奇怪的同时也很有压力,厂长选人,那得看厂长的意思啊!果然,厂长选中一个个头较高,容貌还算介于俗与不俗之间的这么个女孩,入厂后不久,就传出这女孩跟"太子"——就是我们厂长的儿子,有的职工这么称呼——好上了,俩人出双入对的。今年,俩人完婚了,明年,大家都猜想能生个个子较高的大儿子。为啥非得说是个头较高的大儿子呢?因为厂长个头高,哦,别误会,我还没说完呢,我们厂长个头高,可偏偏自己的儿子个头矮,所以就选了个个  相似文献   

13.
"阿蔡"名叫蔡世忠,是河南中原油田采油二厂油藏经营管理一区收油班班长。每天一脸的笑容和喜欢开玩笑的性格,让大伙感到和蔼可亲。但是,"阿蔡"也是个直性子,有话从不藏着披着,今天谁干多少活?干了几口井?不用和我老蔡摆功,人家老蔡可是心知肚明的人。家里有事先去办,办不成给我说一声,我会亲自帮你办利索,可是咱  相似文献   

14.
新心术     
吴丹 《现代班组》2012,(8):44-45
王哥在我们厂,算是个脑瓜挺活的人,常有非凡之举。这不一个普通职员,月工资不过两千,竟敢买轿车,当他把车停到楼下时,街坊邻居都凑过来,边看边摸边打听,可心理都想:"你老王也好,小王也罢,凭你那点工资还想养车,得瑟吧你!"为车的事儿,王哥两口子确实没少动心思:俩人工资加起来4000左右,孩子下半届要读省重点高中,是公费生,花费相对不多。俩人工资稳定,这几年也攒了点钱,儿子上学得挤公交,平时还行,要是赶上下雨、下雪天可就遭罪了,"苦谁也不能苦孩子",干脆买辆车吧,反正现在私家车挺便宜的。"其实,买车最主要原因还是你王哥前阶段刚学的车,正在瘾头上,学完了没车开,看着过往的车眼睛都发直,我真怕哪天他见人家车里没人把车给开跑了,到时可就麻  相似文献   

15.
阿良 《现代班组》2012,(10):44-45
正"我敢断言,柳城这次保密考试肯定不及格……""怎么了,柳城,喝多了?"觥筹间,柳城冒出这么句话来,"阿良,他挺清醒的,说的不是梦话,而是单位一个同事……"一举杯,有人给柳城打圆场。这可有故事了,我举杯来了个"感情深","说说吧,谁呀?能‘心较比干多一窍'?"不能白来个"感情深",我及时递话过去,"看见没,时刻不忘了收集素材……""断言,你这也是断言……"我没反驳,倒是其他几个人指着柳城叫喊起来。把"我敢断言"当做口头语儿的是柳城他们科室一个叫杜应的同事,此人自诩学过什么心理学、  相似文献   

16.
<正>《史记·管宴列传》载:有一次,齐国的一代名相晏子出门去,他的马车夫为他驾车代步。这个马车夫"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恰巧,这些被他的妻子瞧见了,他回到家里,妻子说啥也要和他分手。他大惑不解,问妻子为什么突然间要离去。妻子说:"你看人家晏子,虽身为齐相,名显诸侯,却依然那样深沉谦逊,令人肃然起敬。可你不过给人家做了一个马车夫,非但不以为低,反倒洋洋得意。看来你这个人没有什么大志向、大出息。"马车夫感到深深的惭愧,从此以后也变得深沉、谦恭起来。晏子对他突然间的转变感到十分奇怪,就询问于他,他将实情告诉了晏子。以后,晏子将他提拔为大夫。  相似文献   

17.
赵刚,小伙儿风流倜傥,长得帅,而且人也新潮,这么说吧,十年前还没有试婚这么一说时,赵刚就开始进行过试婚,只是,他的试婚很成功,没两年儿就跟试婚女友登记结婚了。  相似文献   

18.
王敏 《现代班组》2012,(2):28-29
正小A是2007年毕业入厂分到我们班组的大学生,领导安排由我带他。小A刚入社会,眼高手低,整天埋怨工资低、工作环境不好等等。一天小A被值长狠狠批评了一次,晚上找到我说:"我要离开这破公司,我讨厌这里。"我说:"我赞成,不过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时机,你现在一没工作经验,二没职位基础,没几个单位要你,就是要了你,你也捞不到好岗位,不如好好跟着我学习,等有真本领再跳槽。"小A觉得我说的在理,开始勤学苦问,努力工作,不到两年时间,岗位已经得到两  相似文献   

19.
我们劳资处工人管理科其主要管理职责有:负责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调研,用工制度的管理,负责组织新工人的招收,公司内外工人的调动、工人技师的评聘、劳动纪律的管理等。也就是说我们的每项工作均涉及职工的切身利益,跟工人直接"打交道",是公司机关一个最"敏感"的窗口,如何保持"窗口"的整洁,挡住"利益"诱惑,对我科来说,这是一大关口。我科以辩证法为思想武器,先过思想关。有这么一句诗:"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因雪白头。"有些事情也是这样,表面上能给你带来丰厚的利益,实质上却使你偏离正道,走得更远。基于这点,我们常在科内讲这样的道理,你给人家办了点好事,人家请你,给你送礼,你吃点、喝点、拿点,似乎是应该的,不拿白不拿嘛,又不大拿,怕什么。似乎有道理,可是认真琢磨一下,纯粹是歪理,为什么呢?因  相似文献   

20.
李子祥(辽宁国企副科长):我以前只听过"灰色收入"、"灰色地带",可还没听过"灰色技能"这么一说,真是新鲜!不过细想想,在技能方面,也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真就有一些这样的技能,人人都知道,却又不能摆在桌面上光明正大地谈论,它们很少能靠师傅带徒弟这种传、帮、带的方式获得,大多靠自己去琢磨。说白了这"灰色技能"无外乎是爱好的一个种类,当用来投人所好,用来拉拢关系,用来满足自己私欲时就变得有些灰色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