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IP旅游为一个旅游目的地赋予特别的生命力和衍生价值。IP旅游视角下,旅游的要素体系、体验需求及旅游项目类型都发生多方面的变化。结合当前河南文旅发展的规划和当前河南旅游发展现状,本文梳理IP旅游视角下河南旅游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河南应在旅游IP提炼与体系生成、旅游IP联动与价值营造、旅游IP品牌营销释放方面,寻求河南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用文化增加旅游商品的附加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肇博 《消费经济》2005,21(2):34-36
旅游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文化是旅游消费和旅游经营追求的核心因素。文章以上述观点为基础,探讨了旅游商品开发设计中文化因素的作用,提出文化可以创造旅游商品,文化可以增加旅游商品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3.
旅游是一种自发性的体验行为,更是一种天然性的审美过程,人类最初的旅行就表现为一种个人行为,并在此过程中留下美好甚至回味无穷的旅游经历。在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游客的旅游反馈就在于对景点的体验度,在分析旅游体验的内涵、层次,并论述构建旅游体验馆的可行性分析,以获得旅游体验馆建设的良好建议。旅游体验馆的建成与否更关乎校园旅游代理成功存在与否,在社会的良性发展之下,旅游行业更呈现蓬勃的发展势头,校园旅游代理因此进入人们的视野,该文为此论证旅游代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行为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文章通过分析有关旅游消费文献,对我国旅游消费研究从旅游消费的概念、性质、旅游消费结构、旅游消费行为和旅游消费效果评价这五个方面进行评迷,总结了旅游消费研究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了一些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张玉改  兰贵秋 《商业时代》2003,(259):64-64,35
乡村旅游在我国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旅游形式,其市场需求将随着我国都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一支重要力量。文章从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意义、发展乡村旅游应具备的条件,讨论了乡村旅游在我国的前景市场,阐述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山区县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河北省崇礼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崇礼县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悠久的历史以及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的旅游资源,使旅游业发展较快,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依然存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平衡、旅游品牌缺乏、旅游产品种类单一等问题。崇礼县旅游业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做到旅游环境影响最小化。要明确崇礼城市定位,做好长期旅游规划;依靠崇礼滑雪名片,大力发展会议经济;开发多种旅游产品,弥补淡季旺季差别;扩大旅游辐射作用,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7.
吴立平 《商场现代化》2007,(11Z):271-273
我国国际旅游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增速很快。国际旅游已成为我国扩大外汇储备,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提升国际形象的重要载体和渠道。但我国国际旅游也存在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为此,需要根据国际旅游的特点和我国国际旅游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推动我国国际旅游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分析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本文调查了大学生旅游消费的现状,对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大学生作为旅游群体所具有的独特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及大学生的人格、行为、性别与旅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常芮 《商业时代》2006,(17):82-83
我国出境旅游的需求在上升,而“十一五”期间旅游行业的新规范和调整,将对未来出境旅游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史章分析了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规模、分布以及内外因素对出境旅游的影响,并就我国出境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新政策浅析了我国出境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于静 《北方经贸》2009,(5):157-158
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一次完美的旅游活动也是旅游主体对景区或目的地的文化品味过程,这就要求对旅游主体具备的文化资本进行分析。在人们的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主体文化资本一直对旅游主体的行为起作用,影响到旅游者对旅辫方式、趣味等方面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刘倩云 《中国市场》2023,(19):143-146
随着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社会群众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人们在享受生活的过程中不仅注重物质追求,更注重精神层次的需求和享受,进而促使我国旅游行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全域旅游概念,以期通过全景化的系统旅游模式带动各省份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我国实现乡村振兴与乡村建设贡献力量。乡村旅游具有十分显著的特色和优势,从理论上来讲,能够有效吸引社会群体参与到乡村旅游中。但是,从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乡村旅游发展效果并不理想,部分地区存在产业规划不健全、基础建设不完善、市场营销不合理等问题,进而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造成阻碍和约束。基于此,文章首先对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基础概念进行阐述,其次对我国乡村旅游特色进行简单分析,再次探究现阶段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以及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发展情况,最后依据具体情况制定了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发展策略和手段,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赵爽爽 《现代商业》2014,(14):268-269
河南省是文化旅游资源大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且厚重,但在文化旅游的发展中,存在着旅游产业和旅游教育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本文是在对河南几所高职院校的旅游英语教学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型文化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新模式建议,以期对河南文化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平现菊  董硕 《北方经贸》2023,(8):154-157
在全国旅游潮流的掀起和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推动下,普洱市依托区域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但也面临一定的问题。基于对普洱市旅游开发进行SWOT分析,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明确当地旅游开发现状,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开发策略,促进普洱市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现如今区域旅游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蚌埠市作为皖北的中心城市,有着其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优越的地理区位和逐渐发展起来的旅游经济,对于打造成皖北旅游集散中心具有很大的现实可行性,同时也存在些劣势和不足,需要我们对蚌埠市及周围相关地区的各项旅游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把蚌埠打造成皖北旅游集散中心地提出建议和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盛正发 《商场现代化》2006,(2X):214-215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回归田园、体验民俗的旅游方式.成为现代旅游的一大亮点.但目前国内外没有统一定义。英国的Bramwell and Lane认为.乡村旅游不仅是基于农业的旅游活动.且是多层面的,除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外.还包括特殊兴趣的自然生态旅游、假日步行,登山和骑马、探险和健康旅游,打猎和钓鱼、文化与传统旅游,以及一些区域的民俗旅游活动。国内学者认为.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其概念包含三个必备条件: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三是需以城市居民为市场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6.
国内旅游消费发展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循环等战略紧密相关。交通基础设施升级优化有助于旅游消费群体突破其在时间、收入和健康等诸多方面的限制,推动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文章以最具代表性的高铁建设为例,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微观数据,从中老年人高铁出行视角检验了交通基础设施升级对中老年群体旅游消费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显著促进了中老年家庭旅游消费,并显著提高了其旅游消费倾向,较大程度上刺激和释放了居民的旅游消费需求,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规模相对落后地区的家庭旅游消费提升效果更好,农村、中西部、空巢两人和带孩子的中老年群体旅游消费增长更明显。微观机制分析表明,高铁开通能有效缓解中老年人因时间、收入与健康而限制出游的制约。本研究为发挥好交通基础设施升级对旅游经济带来的拉动效应,推动中老年旅游消费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龙京红 《中国物价》2004,(12):41-42
一、旅游本质的二重属性 旅游是依托自然、社会、文化等资源,向旅游市场提供旅游产品的产业,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而化消费。在人们解决了基本生活需要之后,旅游就开始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当中来。成为人们社会生话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刘丕业 《商》2013,(17):286-286
网络的发展促成了旅游网络营销的诞生,而旅游网络营销的发展离不开旅游网络营销工具。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为旅游网络营销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营销工具。本文研究了几种旅游网络营销工具,并对其在旅游网络营销中的具体应用加以阐释和分析。指出了未来旅游网络营销工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海内外旅游市场的竞争,当前逐渐呈现出一个同步趋向,即由争夺旅游客源发展到提高旅游的人均消费,着力点有二:一是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旅游档次,如由观光型旅游发展到参与性强的休闲度假型旅游,由普通旅游发展到特色旅游;二是发展旅游商品,增加旅游业的弹性收入。旅游是一种跨多地区、多国家的动态。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旅游企业品牌化建设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中,将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搜集和分析,是促进进一步研究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旅游企业品牌化建设研究文献的全面搜集,阐述了旅游企业品牌概念、旅游企业品牌创建过程、旅游企业品牌管理、旅游企业品牌建设中影响因素及旅游企业品牌的实证等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