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文化角度理解一国对外关系行为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中国有着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文化传统,对当代中国外交战略、政策实践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具体而言,传统文化的非宗教性质有助于保持中国外交的非扩张性;力求稳定、讲求秩序的保守性使中国更易于选择融入战略、维护现有国际秩序;整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与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令中国外交体现出独特的行为特征;道德本位的政治权力意识则赋予中国外交以自律性和理想主义风格,为中国承担起"负责任的大国"这一角色注入了内在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刘勇 《特区经济》2009,(2):77-79
本文探讨日本对中国的文化外交。两国文化交流深入发展,官方与民间密切配合,互相促进,为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然后指出了日中文化外交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郭树勇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7):117-126,159,160
中国特色议会外交是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对外交往,还包括省级地方人大的对外交往;不仅包括人大系统联合有关方面开展的针对外国议会的交往,还包括针对国际组织的活动,甚至包括针对某些国家元首和政府领导人交往等外事活动。研究当代中国特色议会外交,要认识它与政府外交的高度统一性、立法机关在其中的主体性以及议会交往的多样性和弹性。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议会外交要处理好议会外交与政府外交、议会外交与政协外交以及全国人大外事与地方人大外事等之间的关系。从发展的角度看,议会外交正在成为贯彻中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新的增长点,成为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信心平台,也日益成为中国管理国际危机和参与国际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郝江东 《魅力中国》2011,(18):27-28
文化是一种力。作为构成软权力的重要因子,文化无论在战时还是在和平时期均可谓一把优雅的兵不血刃的杀手锏,是国家建构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依托。文化外交即是以文化的手段谋求国家外交战略的实现。本文将对从文化、软权力等多个方面透视文化外交,并结合美国文化外交的实践案例,力求管中窥豹,对文化外交做一个全景式的展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宗教问题对中国外交的影响,即应考虑宗教本身的特定属性和作用,更应将其置于宗教因素在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大背景下来考查。宗教问题对中国外交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本文拟从我国宗教主权、人权外交、我国西北安全、基于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之上的周边外交等四个视角探讨宗教问题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化外交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外交和军事外交等,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随着文化传播主体的增加和文化穿透力的增强,文化外交必须是在一定的核心理念指导下的系统的开放的文化外交战略,具有辩证思维视角的中国民族文化交流理念和传统文化精华"和而不同"思想恰好堪当此任,以此为核心来构建中国文化外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晶 《魅力中国》2013,(31):286-286
一说起法国,许多人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法国的思想、美食、葡萄酒、时装、奢华、埃菲尔铁塔和蓝色海岸。但是也许法国还有鲜为人知的一面,也许她比您。中的模式更具特色?世界上有哪个国家能像法国那样,把五分之一的人口和大部分财富集中在一个地区……法兰西岛?您知道吗?法国是世界上拥有最广阔海域的国家,还拥有欧洲最大的森林。本文从法国的地缘政治与外交文化视角出发.围绕着法国的地缘政治展开论述带您去探究法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探究这个由多个民族和不同文化融汇而成的伟大民族;探究这个迷人又颇具魅力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从政治文化角度看战后日本的外交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政治文化作为独立概念出现,成了一个独立的重要研究领域。日本国内的政治文化因素,对其战后的外交理念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政治认识、政治信仰,不但取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行为的本身,也取决于人们所处的政治文化环境,而且还决定于人们的认识需求、认识能力和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充分利用外交资源大力推动经济外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末至2006年初,中国国家领导人展开了频繁的重大外交行动。这些外交行动除了有传统的政治安全意义外,扩大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交流、拓展在能源、资源、科技及其他经济领域的合作成为各项外交行动共同的重心。中国外交战略从“务虚”走向“务实”,充分利用外交资源,大力推动经济外交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1.
传统"和"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关于和平、和谐的思想.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和"文化,展现了中国外交新特点,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作出了理论和实践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罗琴 《魅力中国》2010,(23):110-110,115
随着我国的总体实力日益增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我们国家领导在不同的时期提出不同的指导思想,综合观之,发现这些思想离不开对传统政治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如何对传统政治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揉和现有国情,让我们国家沿着与时俱进的指导路线前进是我们这一代伟大的革命使命。  相似文献   

13.
李思妍  赵莹莹 《魅力中国》2010,(26):123-123
政治文化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形成的一种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两个不同的层次构成,政治心理表现的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政治思想表现的则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通过政治文化可以促使公民个体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政治心理,达到政治认同,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超 《魅力中国》2013,(34):23-23
文化外交在中国总体外交中占据重要地位,文化外交对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具有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自身的文化外交战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推动对外文化交流,把握机会,寻求国际合作的文化外交,提升中国形象,向世界展现一个积极的、正面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5.
九一一事件以及布什政府在中东地区开展的一系列公共外交活动引发了欧美学者对公共外交缺位及其复位后能否奏效的深层动因的考察,并由此带动了学术界对全球化时代新公共外交的研究热潮。与传统公共外交相比,新公共外交的"新"主要体现在:强调行为主体多元化,并且更多聚焦非政府行为体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和职能;关注以Web2.0为代表的社会媒体活跃所引发的海量信息生成及其为公共外交专业工作人员带来的严峻挑战;强调公共外交与国内公共事务相一致原则,淡化传统公共外交信息传递"内外有别"的传统套路;关注对公共外交实施效果的考察,其中,公共外交的目标能否与外交政策和军事行动相一致,公共外交的主管部门在官僚机构中的角色定位成为关乎公共外交成败的核心要素。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势必在全球新公共外交的宏观语境下进行,为此,作者挖掘新公共外交的内涵,透视其发展态势,以期为中国的公共外交实践提供更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李晓锋  贾国凯 《发展》2011,(10):148-148
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的一种理论。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对国家的政治决策有相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中国周边地区的地缘政治状况发生很大变化,在多边经济合作开始向机制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安全状况依然复杂,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安全模式,台湾问题是中国地缘安全中的最大不稳定因素,领土争端是中国地缘安全的重大隐患,此外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虽然中国周边地区还不存在制度化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但以上海合作组织、东盟地区论坛为代表的多边全合作框架已经出现。中国以积极的多边主义外交参与区域安全合作。从地缘层面看,中国的多边主义外交的主要目的是抑制单边主义维护国家安全,多边主义外交是中国开展多边安全合作的主要方式,中国多边主义外交的内容在趋向多样化的。  相似文献   

18.
政治认识、政治信仰,不但取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行为的本身,也取决于人们所处的政治文化环境,而且还决定于人们的认识需求、认识能力和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影响国家外交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文化角度理解一国对外关系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中国有着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人合一”是其深刻内涵的三个重要层面.“和”作为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及价值理想,对当代中国外交的指导原则、发展道路和战略目标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0.
伴随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和深入,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也在不懈的努力着,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对于我们构建先进的、和谐的中国政治文化,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