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让 《魅力中国》2010,(9):112-113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阶段,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好高校保卫工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提供安全稳定的良好校园环境,成为了广大高校保卫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广大高校科技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体系建设、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原始性创新,教育信息化,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以及政策环境制度创新等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新世纪高校科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校科技工作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3.
《宁波通讯》2013,(3):24-24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人才强国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列为经济社会发展三大基本战略,把人才工作作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八项任务之一作出专门部署,凸现了中央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2013年,全市各级组织部门要把人才工作作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服务支撑科学发展的最佳切入口,紧紧围绕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竞争力值得担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并给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机会。我国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科技发展程度不断提高,但中国科技竞争力还较差,特别表现在结构和效益上,并和发达国家保持较大的差距,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将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了国家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团结并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科技强国踏上了伟大的征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响应党中央的伟大号召,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在国家全局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深入学习和研究习近平的科技创新思想,认真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国家全局发展这一富国强国的重大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6.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科技政策作为七大政策取向之一,对推动科技政策扎实落地作出重要部署,充分凸显了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新征程上,我们要自觉把握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  相似文献   

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县域经济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生态优势县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以实际出发,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建设好、县域经济发展快的路子来.  相似文献   

8.
“十五”期间,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我们将科技部对我国“十五”科技工作的总结材料中有关“973计划”和“星火计划”的内容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意味着自主创新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区域经济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科技激励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央层面首次针对科技激励工作作出专项部署,对营造有利于原创成果不断涌现的创新生态、提升创新效能、助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科技激励是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动力来源,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科技激励,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999年,根据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和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积  相似文献   

12.
刘晓丽 《理论观察》2005,(1):140-141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最近,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人才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在我党执政以后还是第一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努力克服在人才问题上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真正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转化为自觉的实践,以加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科技大会明确地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对我国国情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为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指明了达到目标的必经之路。如果没有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各条战线高素质的劳动者,就不可能有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只有大力推动科技进步,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我们的经济才能有常盛不衰的发展后劲。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对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所占地位的中肯评价,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面临的发展经济的任务十分繁重,面对的是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刻不容缓。对此,我们要有切实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投身于科教兴国的伟大事业中。  相似文献   

14.
全面推进索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为了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出的重大决策.在知识经济时代,一国的综合国力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所以教育在培养劳动者素质方面起到了基础的作用.如何培养和造就一代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教育面临着改变旧有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问题,要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以达到为实施科教兴国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紧抓关键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战略起点.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一定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决策的指引下,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国科技工作的核心位置,在实践当中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在诸多方面的工作中,我们尤其要抓住以下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系统化一体化统筹部署,体现了三者相辅相成、协同发力、强劲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为我们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制定了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7.
今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和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趋势,作出了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跨世纪发展战略。把科技、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将未来经济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而科技与人才的基础是教育。因此,科技、教育是兴国之本、强国之本。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对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蓝图进行了精心描绘,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基层从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7月26日,科技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协同创新,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中国科技会堂隆重举行。科技部部长万钢,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出席签字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实现中国2020年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20.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世情国情粮情,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出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