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盛夏酷暑,在金坛市的城乡道路上,人们不时可以看到一辆农用车、卡车拖着一车车水草驶过。这是金坛市湖区的螃蟹养殖户在给遭淹后的湖里补种水草。 据该县农林局领导介绍,在全国首创“河蟹健康生态养殖模式”的金坛市,今年螃蟹养殖户们为了养好螃蟹,可谓不惜本钱,光螺蛳就投放了5万吨,价值2300万元,投放水草价值250万元。  相似文献   

2.
<正>在螃蟹养殖行业有句俗语"懒人养蟹,蟹养懒人",意思是说养螃蟹很轻松,不需要花很多精力。但在洪湖市,近年来养殖户们一改过去"大养蟹"的养殖模式,转而"养大蟹",不仅增加收入,也开启洪湖螃蟹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相似文献   

3.
<正>每当走近投放有螺蛳的螃蟹养殖池塘,常常会听到水里传来隐隐约约的"嘎嘎"、"吱吱"的声响,那些行家里手、老到的养殖户会告诉你:这是螃蟹们在笑眯眯地享用水体中"螺蛳美餐",它们吃饱了,吃好了,个儿就会越长越快,越长越壮实!  相似文献   

4.
“养殖螃蟹.水质很关键。”说到清水养殖,只有洪湖的养殖户深有体会,因为他们从清水养殖螃蟹的过程中获得了效益。卢小同是洪湖滨湖办事处乘风村的渔民,养殖螃蟹已经有七八年了,他家有13亩的鱼塘,放眼望去,池塘里的池水清澈,茂盛的水草清晰可见。卢师傅说,池塘里的水,都是从洪湖引进来,水质特别好.适合螃蟹生长。螃蟹在好的环境里生长,它的生长速度比较快,螃蟹体质也可以。如果规格起来了,产量也起来了,  相似文献   

5.
<正>彭志,珠海市平沙镇对虾养殖户,中级技工。彭志真正接触水产养殖是从养螃蟹开始。2000年,彭在江门台山承包了30亩池塘养青蟹,并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接连养成赚钱。然而,2003年的超强台风"伊布都"却使得彭志的第一次水产致富梦惨痛破灭。"台风来了,海水漫过坝基,房顶都被淹没了,螃蟹也全都跑掉了,损失达30多万。"彭回忆说。  相似文献   

6.
<正>每每秋冬时令,是螃蟹、鱼货大量上市营销的季节,但是往往因为集中上市,螃蟹、鱼货货源充足,造成大量积压,保鲜、保成活,努力减少伤亡损失,是养殖户、经营户共同的期盼。为此,养殖户与经营者就少不了对螃蟹、鱼货进行暂养,人们习惯于称之谓囤养。螃蟹、鱼货囤养有着不少的技巧,囤养的好的螃蟹、鱼货不光是损失少,伤亡少,生存时间长,而且个体活力好,螃蟹的  相似文献   

7.
<正> 螃蟹、罗氏沼虾等特种水产价格今年大幅下跌,使得部分经不起冲击的养殖户决定“弃塘”退出竞争。然而记者日前在江都采访时发现,就在水产市场一片低迷声中,这里的养殖户却正积极筹划,准备在今年扩养3万亩特种水产的基础上,再“扩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螃蟹养殖业发展迅速,但养殖户大部分都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大都是因为对螃蟹的识别缺乏一个系统的办法,养殖户不能选购到正宗优质的蟹种,严重阻滞了螃蟹养殖业的发展。本人通过几年的养殖实践与在江苏阳澄湖、太湖、如东、泗洪及上海崇明岛等地的实地学习,对螃蟹苗种的优劣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现将我所了解的简易识别办法整理如下,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 虽然时历还是天气晴热的9月下旬,但江苏省螃蟹市场已迎来入秋后第一个上市高峰。记者在南京举行的第三届羊皮巷螃蟹节上看到,来自苏北、安徽、山东等螃蟹主产区的青蟹、花蟹和梭子蟹挤满了螃蟹一条街,蟹价则比去年同期下降25%左右。如个重150克的只卖到25元/500克,200克的仅卖40/500克,100克以下的只有10多元。  相似文献   

10.
<正> 对虾本来是长在海水里的,但记者近日在金坛市采访时却了解到,如今在金坛,很多农民在淡水鱼塘里养起对虾来了。在金坛市指前镇,水产养殖大户陆国林告诉记者,他是从今天春天开始养殖对虾的,“我原来主要养殖螃蟹、青虾。但这几年养这些品种的人越来越多,螃蟹、青虾价格连年下  相似文献   

11.
甲鱼由于口感好、营养丰富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在水产养殖领域也因经济收益相对要高于其他水产品种而受到养殖户的欢迎。但是,最近的甲鱼行情却让甲鱼养殖户们非常郁闷,不但价格是越来越低而且还不好卖。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属水网圩区,境内河沟纵横交错、水库塘坝星罗棋布,是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高淳区农民依托得天独厚的水面资源,在政府的引导扶持下,大力发展螃蟹养殖业.2020年全区螃蟹养殖面积23万多亩,螃蟹养殖户1.3万户,从事螃蟹养殖业的农民近3万人,螃蟹总产量1650万公斤,产值超20亿元.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河南省和湖北省生猪养殖户的调查数据,借助Probit和OLS回归估计方法,分析技术推广对养殖户绿色行为修正采纳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农业技术推广有助于提升养殖户绿色行为采纳与否,却对养殖户绿色行为采纳程度影响不显著。因此,拓宽技术推广主体、创新技术推广模式、增加技术推广投入,提升养殖户对新技术的认知,对解决养殖污染问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西风起蟹脚痒"!秋冬以来,水晶宫里的螃蟹大军浩浩荡荡爬上堤岸蟹池,纷纷登上百姓餐桌,起捕螃蟹,上市营销,是螃蟹经销商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时节,更是乡村养殖户与经营者"日进斗金"的致富光景。与往年凸显不同的是,今年的螃蟹经销商以及那些大大小小的成蟹商贩又出  相似文献   

15.
农村一般池塘成鱼养殖每667平方米(1亩)利润都在2000元上下,然而,湖北省钟祥市商湖渔场养殖户刘兴元经营的2000平方米的鱼塘.每年创利却超万元,平均每667平方米收入达3400多元。我们总结了他的养殖经验.这些经验很有创新之处,值得广大养殖户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安徽当涂县塘南镇是全国知名的养蟹大镇,现有养殖水面3万多亩,所产螃蟹个大黄肥,在市场上竞争力很强,以致当地流行这样一句顺口溜:一只螃蟹一担稻,一斤螃蟹一克金。塘南是我国生态养殖技术的发源地,该镇运用"植草、投螺、稀育、立体养殖"模式被国家相关部门命名为"当涂模式"。目光短视血本无归  相似文献   

17.
<正> 克氏原螯虾即人们常说的龙虾,因其经济价值日渐提高,近年来我市养殖户已自发地开始了该虾的人工养殖,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据调查,主要原因是该虾的养殖技术不够成熟,养殖户的有些做法违背了龙虾养殖效益。笔者认为龙虾养殖须严把“五关”。  相似文献   

18.
《渔业致富指南》1999,(12):17-18
<正> 目前,全国各地的水产品价低难销,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收益和养殖积极性。很多养殖户或减少放养量粗放养殖,或用低价位饲料降低养殖成本。这些都比较消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仔细分析一下,如果从市场及自身入手挖掘潜力,即使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水产养殖仍然有利可图,关键是做好以下几点: 一、树立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19.
<正> “秋风起,蟹脚痒”,中秋节前,盐都县的大纵湖边蟹商云集,争购这里的清水大闸蟹。记者在湖边巧遇当地的“蟹王”陈中华,他正陪昆山的螃蟹出口经纪人周先生一行下湖看蟹。陈中华高兴地告诉记者,去年他养的螃蟹,100斤中3、4两左右的大规格蟹没有几只,今年大规格蟹占到一半以上,效益比往年翻一番。对大纵湖螃蟹“情有独钟”的周先生笑言,从早春投放蟹苗开始,他就多次光临大纵湖,这回是第八次,帮助大纵湖出口200吨大规格螃蟹的有关事宜已经基本谈妥。  相似文献   

20.
<正>最近几年,随着塘租、电费、水产药物以及饲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养殖成本越来越高,而鱼价却没有得到理想的升高。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成了饲料行业和水产养殖户共同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