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商贸活市”是宁波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经过三年来认真组织实施,已经在开拓市场、搞活流通、促进消费、繁荣城市的实践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在当前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背景下,必须更新观念、创新做法,深化认识、形成合力,正确处理好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正真把这一战略落到实处,为把宁波建设成长三角南翼商贸中心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喀喇汗王朝在维吾尔族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王朝内外贸易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本土特点的商贸意识和文化习俗。本文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将探讨喀喇汗王朝内外贸易所折射的重商崇商意识、工匠和商人的社会地位以及有关商贸的一些习俗现象。  相似文献   

4.
5.
朱潋 《宁波经济》2003,(4):31-32
宁波历来以繁华的内外贸易和发达的金融业而闻名。本文分别阐述了宁波商贸和金融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秦汉到清初的鼎盛期——鸦片战争到抗日胜利的衰退期——改革开放以后的重振期,并总结了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动因。  相似文献   

6.
重庆商贸物流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承东启西、连接南北,自古就是区域性商贸中心和物资集散中心。近十年,重庆商贸物流业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机遇,加强商贸流通业建设,商贸服务业更加繁荣,现代物流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为重庆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8.
汪章海 《宁波经济》2005,(11):35-36
把宁波建设成为长三角南翼商贸中心,是全市加快服务业发展大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宁波区位条件和城市所处的地位所决定的。认真研究、深入分析这一命题的实现条件、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提出加快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对策措施,对于制定商贸流通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调动各个方面支持和发展商贸经济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剑阁县商贸流通企业不等不靠,以资产重组为契机,狠抓管理,大胆突破,通过扎实深入的改革,使企业逐年跃上新台阶,在短短三年内焕发生机,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格局。1999年,我县商贸系统商品购进总额实现50795万元,同比增长10.6%,商品销售总额实现57160万元,同比增长17.5%,商品利润同比减亏1285万元,  相似文献   

11.
12.
摘要:文章在分析了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提出了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国有商业企业改革发展现状 重庆在长江上游和西部的商贸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商贸流通建设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由于政策、历史等原因,仍存在内、外部环境等现实的问题,转轨时期,为求生存与发展,重庆市国有商业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商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着力”、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内容,也是上海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重要平台。近年来,上海商贸业围绕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抓住对外开放、城市发展、消费升级、区域联动的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商贸业规模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稳定市场、吸纳就业、扩大内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上海商贸业站在新的起点上,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需要认真分析形势,努力找准差距和不足,研究对策和方法,以期促进上海商贸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17.
<正> 近年来,高淳县商贸系统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系统干群深刻领会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先导,积极构建大商贸、大流通格局,形成了初具地方特色的商贸流通新框架,商贸系统步入快速发展的增长期。2002年,全县商贸系统完成增加值1.2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14.6%,从而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县域商贸经济提供了相应的工作基础和有利条件。作为南京市1小时都市圈的边缘区和苏皖经济梯度差的连接带,全县在搞活边贸流通、进一步做大商贸经济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8.
吕齐鸣 《中国经贸》2010,(3):122-123
金融危机后,重新认识和充分发挥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已成为当前国内各地区关注的重大前沿问题。探索一座典型商贸城市在这一阶段的发展变化,能够帮助了解国内商贸形势与环境发展中的细节变化。  相似文献   

19.
鲁志国 《珠江经济》2007,192(8):46-53
目前,深圳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市场规模可观、商业网络较完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较高、发展态势总体比较健康,已经初步成长为对国民经济贡献重大、业态多样、市场规模可观、向异地扩张速度很快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同时也存在重要商业设施分布不均衡、本地大型龙头连锁企业的规模、数量尚显不足等问题。因此,有必要采取诸如科学地进行都市商贸网络的总体布局、着力打造区域性采购中心、引导鼓励大型商贸企业联手培育世界级商贸集团等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南京的商贸流通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继以百货金融为主业的新街口商贸中心区和以精品专卖为特色的湖南路、山西路商贸中心区(业内人士称之为第一、二商圈)形成之后,南京又一个以建宁路日用工业品市场群为支撑的商贸中心区,即"第三商圈"(东至中央门,西止长平桥,南接金川河,北抵沪宁铁路)正悄然崛起。本文就建宁路一条街市场的发展及在此基础上如何打造南京"第三商圈",作一些粗浅的分析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