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曾珠 《新金融》2007,(11):25-28
本文首先对中国目前的国际收支顺差状况进行了分析,接着讨论了中外国际收支理论的现代进展,然后阐述了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收支平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最后,为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抓住中国低估要素价格、实施优惠政策的有利时机,加快了国际制造业向中国的产业转移,促进了国内大进大出贸易结构的形成和出口导向型产业的发展。也导致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内资经济和外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3.
本文指出,因国内储蓄持续高于投资引起的内需不足,是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而单靠汇率调整无法改变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格局。只有切实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国内经济结构,才能完善国际收支平衡机制,实现经济增长的内外均衡。  相似文献   

4.
周志刚 《金融纵横》2007,(11):37-39
国际储备持续大幅增加,加剧了境内流动性过剩,增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不利于内外经济的均衡发展,迫切需要短期内国际收支调节产生明显效果。本文对我国目前国际收支失衡的特征进行分析,提出短期内有效调节国际收支的选择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与货币错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被逐步纳入到世界经济运行的轨道。作为货币尚未国际化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导致了严重的货币错配。本文从国际收支失衡的角度,采用AECM指数体系,对1985~2004年中国的货币错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985年以来中国的货币错配日益严重,虽然货币错配及其风险尚未达到不可控制的程度,但已对中国经济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和企业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货币错配及其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目标与工具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国际收支失衡的成功调节来说,明确的政策目标至关重要。在未来几年时间里,我国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目标应是实现资本输出国向资本输入国的转变,以便继续通过资本净流入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这意味着,当局需要借助各种政策工具,将经常账户余额由顺差逐步调整为可维持的逆差状态,并以此与金融账户的适量顺差相匹配。  相似文献   

7.
中国25年的国际收支数据表明其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多年呈现双顺差。中国国际收支失衡是内部结构发展不均衡以及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国国内储蓄长期大于国内投资,并非投资率太低,而是收入分配导致的消费不足。而国内储蓄居高不仅在于居民储蓄率过高,更在于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的迅速增长,各部门储蓄之间不能相互替代以及人口红利也是国内储蓄居高的重要原因。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结构,映射出中国针对投资拉动型经济模式带来的效率下降和需求不足采取的外需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虽有助于中国经济增长、增加国内就业等,但其负面作用日益凸现,如外部不利因素增多、增长模式具有脆弱性以及庞大外汇储备带来的巨大机会成本和汇率风险等。建议促进经济结构由出口主导向内需主导的转型,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链上的层次;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民众财富在整体财富中的占比;增加政府的公共支出,关注社会保障、社会公平以及环保等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际收支平衡问题对于一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于资本项目"双顺差"现象的原因进行探析,从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入手,对国际收支失衡从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两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最后从国内与国际两个方面总结出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探究国际收支失衡原因对进一步认识我国当前"双顺差"的收支失衡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994年"双重汇率制"并轨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失衡状况显著.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我国产业结构失衡对国际收支失衡有着深刻影响.因此,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来纠正国际收支失衡是一条有效路径.应从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生产模式、提高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优化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等方面入手来改变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实现经济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发展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0.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正在成为威胁金融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形势下维护自我金融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总结评价国际金融学界观点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金融安全的概念.并根据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提出维护金融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世界范围来看,国际收支失衡是一个普遍现象,但不同国家国际收支失衡的模式有所不同。受短期因素与长期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属于双顺差模式。本文通过对国际收支失衡成因及量化指标的分析,结合某些国家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相关经验,提出调整国际收支失衡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经济失衡、美元泛滥、美国贸易逆差扩大、美元高估需要贬值(相应表现为人民币相对美元低估从而面临升值压力)的大背景下,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了外部不平衡。本文评述了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简要分析了FDI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并认为资本和土地市场扭曲是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原因及治理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呈现资本和经常项目双顺差运行格局。国际收支持续大额顺差,不但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复杂性和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对外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使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4.
1994年"双重汇率制"并轨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失衡状况显著。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我国投资消费结构失衡对国际收支失衡有着深刻影响。因此,通过投资消费结构优化来矫正国际收支失衡是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涉外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拉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但也导致国际收支持续失衡,带来国家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和流动性过剩等问题,给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如何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已成为当前广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后,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促进了我国境外投资的增长。该文分析了山西省发展境外投资的基本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化境外投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做了深入的分析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洁  崔莲  赵青 《金融纵横》2008,(6):33-35,32
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使得我国对外经济交往以及国内的经济运行受到影响。本文从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现状剖析双顺差产生的根源,提出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转变出口导向的外贸战略,采取综合措施化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矛盾,有助于缓解国际收支双顺差。  相似文献   

19.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商主义者和古典经济学家对国际收支问题的早期研究。虽未能形成系统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但为其后对国际收支调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30年代的早期是西方国际金融研究向现代国际金融研究的过渡时期,经济学家们尽管对国际收支调节的某些方面作了比较细致的分析,但他们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依然是不系统、不完整的。现代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主要包括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理论、吸收理论和货币理论。  相似文献   

20.
<正>西双版纳州(以下简称"我州")位于云南省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与泰国、越南毗邻,国境线长966公里,是云南省唯一具有水、陆、空国际口岸的地区。现有国家级口岸三个(景洪机场、景洪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