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锐 《中国西部》2014,(1):34-37
<正>期待已久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近日已初现雏形。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和外交部联合召开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座谈会,西北5省区、西南4省区市以及东部5省参加,其中,西南4省区市包括云南、重庆、四川、广西;西北5省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东部  相似文献   

2.
《天津经济》2014,(7):85-85
一、概念简介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四省区重庆、四川、云南、广西。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相似文献   

3.
“龙”形经济带显山露水:陕甘青藏凸显“龙”形经济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国家提出依托重要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有重点地推进的方针,并确定重点构建三条经济带,即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和南贵昆经济带。 青藏铁路修通后,在西部又形成了一条重要交通干线,即西安-兰州-西宁-格尔木-拉萨铁路。这条交通干线的走向与文成公主进藏所走的“唐蕃古道”基本吻合,贯穿陕西、甘肃、青海、西藏四省区,可以说是现代“唐蕃古道”。青藏铁路的贯通改变了西部的经济版图,使西藏与大西北紧紧连在一起。沿现代“唐蕃古道”可以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带,即陕甘青藏经济带。通过复兴“唐蕃古道”,加强陕、甘、青、藏四省区的合作,建设陕甘青藏经济带,将会带动陕、甘、青、藏的经济社会发展。 陕西、甘肃、青海和西藏四省区以资源、产业、市场等方面的同构性、互补性为基础的合作优势也正在显现,有望作为我国西部区域化经济新的增长极,形成“陕甘青藏经济圈”。  相似文献   

4.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青海旅游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是今年以来,青海旅游市场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入境旅游稳步发展,省内旅游方兴未艾,出省旅游日渐增长。“五一”黄金旅游周期间,青海旅游市场异常火爆,经济效益之好超出不少人的意料。但是从总体发展水平看,青海旅游经济发展,在全国仍居于后位,即使在西南、西北地区,也仍落后于周边大部分兄弟省区。当前,青海旅游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  相似文献   

5.
<正> 一、西南地区的特点及其战略地位西南四省区五方包括川、滇、黔、桂和重庆市,土地面积约1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7,人口约2亿多,占全国的1/5。其中川、滇、黔三省远离东南海疆,与我国北部和西北边界相隔万里。由四省区五方组成的西南经济区,大部分属于临近南海的浅内陆地区,广西直接临海。该区与东南亚,南  相似文献   

6.
国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构想,当沿线各省区向西开放的号角吹响,青海又一次迎来了加快融入、开放发展的新机遇。翻开历史,古丝绸之路途经青海,形成赫赫有名的“青海道”,又称南丝绸之路。“青海道”分3路,北路出西宁向西北行,渡大通河,越祁连山,进入甘肃;中路出西宁经青海湖北岸,沿柴达木盆地北缘至大柴旦,北上经当金口至敦煌;南路自西宁过日月山,沿青  相似文献   

7.
我国北部湾地区与大西南联动开发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部湾包括广西沿海地区、广东雷州半岛、海南西部沿海地区以及越南北部沿海地区;大西南系指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广西、重庆。北部湾地区与大西南联动开发,实际上是沿海与内陆的经济联动——“山”与“海”的联姻,是地缘上两个相连的经济区域在同一开放格局下的优势互补、劣势互消,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非同小可的一个大板块。当下,我国国民经济布局指向和区域经济发展视角开始转向西部地区。“西部大开发”正成为国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大开发必然要求大开放结伴而行,大开放(除了政策、体制因素的作用外)必然要有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的通道相匹配,否则,难以跳出窘境。我国北部湾地区与大西南联动开发,是双方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的路径选……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西北、西南十省区,加上广西、内蒙古一共十二省区,这些省区的共同特点是基础设施匮乏,生态环境脆弱,市场化程度较低,经济增长速度较慢。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国家将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旨在降低西部的区位劣势,而各级政府也纷纷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减负免企业所得税、开放更多的投资领域等,希望能够吸引国内外大量资金投资于西部。  相似文献   

9.
用经营理念建设格尔木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是人类大规模聚居的场所,是人类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格尔木市,是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四省区的交通枢纽,是青海省西部的中心城市,城市位置十分重要.面对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格尔木要有长足发展,必须研究制定出城市发展建设规划,用经营理念建设城市,以城市建设来推进格尔木经济社会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0.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下简称“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同时。包括玉林市、崇左市的交通和物流。陆地国土面积4.25万平方公里。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也是我国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壤的区域.区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
张贵宝  郭海军 《唐山经济》2010,(8):19-21,24
近年来,特别迁安市委四届九次全会实施以大城区、大产业、大园区、大交通、大开放为主要内容的“四五”转型攻坚计划以来,迁安工业聚集区建设步伐全面加速,成为了迁安经济发展的最活跃单元和强大引擎、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现代化城市的产业支撑和功能分区。到2009年底,迁安先进制造业工业聚集区、迁安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聚集区两大工业聚集区已开发面积达到24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的实现不仅包括东部地区,而且包括西部广大地区,西部地区的开发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全局的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资金缺口”-是西部大开发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关系到西部大开发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建设广西沿海现代化大型组合港,"以大通道促(西南省区)大发展",这是一年前召开的与贵昆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曾柠豪 《发展》2023,(12):18-1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这是新时代新征程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本文对瓜州县建设“戈壁雕塑之城”的必要性、基础条件和推进措施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一、建设“戈壁雕塑之城”的基础条件瓜州县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是甘、新、青、内蒙古四省区通衢之地。东连石油城玉门市,西接旅游名城敦煌市,南北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毗邻,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分两步走”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安排,提出了新任务、新目标和新要求,为不断加快现代化新青海建设进程注入新动力。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从省情出发谋划未来发展重点任务,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生态友好、创新开放、文明和谐、人民幸福、政治清明的“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奋斗目标。本文以科学把握“六个现代化新青海”的内涵和核心要求,立足本地优势特点,增强本省优势产业经济竞争力,正确看待自身不足,扬长避短,提出助推“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的基本路径思考。  相似文献   

16.
西南四省吸引外资开发水电本刊讯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西南四省在“大西南电力走廊”计划下,已分别与美国、泰国及香港签订了十几个合资兴办发电站项目,并取得世界银行和亚洲银行的10亿美元的贷款。“大西南电力走廊”的设想,是以金沙江、雅着江、澜沧江、乌江和...  相似文献   

17.
抓住机遇 促进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全面实现第二阶段的战略目标,开始向第三阶段战略目标大步迈进之际。党中央高瞻远瞩,把握大局,审时度势地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实现邓小平同志关于“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是一项利国利民、强国富民的英明决策。这对加速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腾飞和民族振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兵 《浙江经济》2023,(1):16-17
<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是一道必须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的必答题,是在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的弯道超车、加速发展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是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战略抓手,也是全面开启高水平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大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全篇的重要关键词,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青海通信产业迅猛发展,为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今后五年,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重要时期。加快发展通信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既是新青海建设的重要目标,又是推动新青海建设的重要保障。这一新形势新任务,既是青海通信行业的重大发展机遇,又是全省通信企业担负的重要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格尔木”为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格尔木市地处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西部,是内地通往西藏的重要门户,是连接青藏甘新四省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青海重要的新兴工业基地和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验区之一的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