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华商标》2008,(4):33-38
2008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进一步加大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商标局和商标评审委员会在商标管理案件、商标异议案件和商标争议案件中认定驰名商标228件。  相似文献   

2.
蒋利玮 《中华商标》2012,(12):11-13
从法官的角度,驰名商标案件的审理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是否能够证明商标已经达到驰名;第二,被控侵权商标与驰名商标之间是否存在复制、摹仿、翻译的关系;第三,使用被控侵权商标的商品与使用驰名商标的商品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第四,综合以上三个要件,被控侵权商标是否有造成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3.
国家工商总局在2005年下半年认定了98件驰名商标,其中77件是商标局在省级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上报的商标管理案件中认定的,10件是商标局在商标异议案件裁定中认定的,11件是商标评审委员会在商标争议案件裁定中认定的。  相似文献   

4.
《中华商标》2004,(11):11-12
根据国务院有关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统一部署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行动方案,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专项行动目前已进入第二阶段,即严厉查处侵犯驰名商标权益案件阶段。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于日前公布了在这一阶段认定的62件驰名商标。62件驰名商标中,58件为商标管理案件中认定,4件为商标异议案件中认定;57件商标注册人为中国企业(其中:48件商标的注册人为内资企业,6件商标的注册人为港商或台商投资企业,2件商标的注册人为外商投资企业,1件商标的注册人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企业),  相似文献   

5.
新《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中增加了“通过案件弄虚作假或者提供虚假证据材料等不正当手段骗取驰名商标认定保护的,可以撤销对涉案商标已作出的认定”的规定.但仅限于是在“查处商标违法案件中”.而不包括商标异议案件和评审案件。对此,国家工商总局在《关于〈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的说明》中是这样解释的:异议案件和评审案件因已有法定的司法审查程序,不再就该问题作重复规定。  相似文献   

6.
汪正 《中华商标》2007,(7):41-44
2006年9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针对《清华早读》图书和音像制品的商标侵权案件中认定清华大学在第41类教育服务上注册的“清华”商标为驰名商标。事隔一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简称商标局)在“清华智慧”商标异议案件中再次认定“清华”商标为驰名商标。[1]我国公立高校第一个驰名商标自此诞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由此引发讨论中不乏质疑:清华大学作为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非营利机构,其申请注册的“清华”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是否合适?清华大学驰名的是高校名称,还是其商标?  相似文献   

7.
桑宗 《中华商标》2005,(7):10-10
自去年开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行动以来,根据国务院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的部署和国家工商总局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行动的要求,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和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行动中切实加大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据悉,近期,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又认定了64件驰名商标,其中59件是在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上报的商标管理案件中认定的,5件是在商标异议案件(包括1件为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异议案件)裁定中认定的。  相似文献   

8.
《中华商标》2005,(7):13-13
根据国务院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的部署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行动的要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在争议案件的裁决中进一步加大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近期在案件审理中认定了“安吉尔”等15件商标为驰名商标,切实保障了驰名商标所有人的权益,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9.
国内动态     
《中华商标》2008,(6):78-78
“绿十字”标识将统一;国家知识产权局首设10个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吉林高院出台认定驰名商标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温州证明商标实现零的突破;汝阳能否用“杜康”尚无确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笔者代理了若干起外国商标在中国遭遇抢注的案件,经过与外方的多次反复沟通和艰难举证,最终大多数案件都获得较为理想的结果。通过事后归纳与总结,笔者发现此类型案件存在以下几个共同特点:1、外方的商标在国外经过大量的使用与宣传,在该行业内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及影响力,但尚不足以认定为驰名商标;2、外方是在中国提交商标注册申请时或通过马德里协议指定中国进行保护时才发现自己的商标在相同或者类似的商品/服务上已遭他人抢注;3、外方虽然在国外已经大量使用该商标,有的甚至在中国也已经使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1.
倪杰 《中华商标》2012,(7):47-50
我国《商标法》赋予了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跨类保护的权利,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只有符合"误导公众"的关键条件,驰名商标注册人才能享受到跨类保护。何为"误导公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指明"足以使相关公众认为被诉商标与驰名商标具有相当程度的联系,而减弱驰名  相似文献   

12.
在先注册商标被登记为商号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后商号的权利人恶意登记与在先注册商标相同的商号,最常见的便是大量商号“傍”驰名商标或著名商标的情况,如近几年的“星巴克”商标侵权案、蒙牛乳业与蒙牛酒业纠纷案等都是这类侵权案件的典型代表。对于这种情况,法院主要通过认定在后商号侵犯驰名商标专用权、构成不正当竞争或保护在先权利等途径来判定在后商号构成侵权,以此保护在先注册的商标尤其是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13.
如何界定商标侵权与商标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蓉 《中华商标》2001,(10):40-41
商标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特别是驰名商标.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巨额利润,其本身也是一种商品,是一种财富。正因为商标能带来很大的利润,假冒商标的违法犯罪活动越来越多.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的假冒商标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近几年,犯罪分子为牟取巨额利润,商标犯罪愈演愈烈.而且呈智能化、复杂化、隐蔽性强等特点.在实践中,往往与商标民事侵权  相似文献   

14.
陈辉 《中华商标》2012,(12):4-7
正近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集中宣判六起驰名商标案件,在业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这六起商标案件分别是,1、JEEP案;2、多美滋案;3、哈根达斯案;4、太太乐案;5、华帝案;6、清华案。舆论认为,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六起比较典型的驰名商标案件进行公开宣判,展示了我国司法审判工作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和司法机关不遗余力保护驰名商标的决心。12月3日,在公开集中宣判  相似文献   

15.
杨静安 《中华商标》2013,(10):51-54
“锦竹JINZHU及图”商标争议及行政诉讼案中被撤销的“锦竹JINZHU及图”商标,是我国同类案件中被撤销的注册时间最早、有效期最长的商标。该案引证商标“绵竹牌及图”最终获得1984年之前的驰名商标保护。1984年至该案审理时《商标法》已历经两次修改,“绵竹牌及图”在当前案件中获得如此之早的驰名商标保护,必然会涉及到受保护的依据问题,引发对新旧《商标法》选择适用问题的争论。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壹枝笔”商标侵权案件,认定原告青岛颐中烟草集团有限公司提出的“壹枝笔”商标为驰名商标的诉讼请求成立;被告青岛联智广告有限公司使用与原告“壹枝笔”商标近似标识的行为,构成了对原告“壹枝笔”商标权的侵犯,应依法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7.
未注册驰名商标的司法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有关未注册商标的法律保护已经引起国内各界的关注。2004年11月12日,未注册商标“小肥羊"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就曾经引起过争议和广泛地讨论。作为“小肥羊”这样一个未注册商标,通过行政机关认定为驰名商标,应该说是我国商标保护制度的一个进步,其意义是可圈可点的,在我国开创了未注册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的先河,证实了在我国未注册商标不仅可以受到法律的保护,而且具备驰名商标条件的还可以认定为驰名商标加以保护已经成为现实。这一点已经在有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学术界广泛达成共识。事隔两年,又一个未注册商标“酸酸乳”再次被认定为驰名商标,所不同之处在于,这次不是通过行政机关,而是通过法院首次将一个未注册商标认定为驰名商标。这是本案的典型意义所在,同样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商标淡化理论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商标保护模式而对驰名商标在非竞争类商品或服务上提供强保护的学说,该理论几十年来已经在欧洲和美国法院中得到应用。近年来,这一理论也逐渐开始影响我国的理论和实践,一些大公司也开始尝试着用商标淡化的理论来强化它们的驰名商标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葛留祥 《中华商标》2008,(10):23-23
经常在媒体上发现诸如“我省驰名商标总数已达……”、“行业驰名商标数量达到……”等新闻报道,虽然这些宣传文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地商标事业的发展现状,但是,这种人为给驰名商标计数的做法其实并不符合我国商标法律制度的相关原则。  相似文献   

20.
正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的"杏花村"商标异议复审案是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2010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之一,向我们表明了驰名商标虽受到跨类保护,但并非当然可以将其保护扩展至所有商品类别。一、案情简介第147571号"杏花村杏花村牌及图"商标(即引证商标)于1980年12月15日申请注册,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