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必须强调环境保护,实施绿色技术创新,选用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形成绿色产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战略是西部大开发中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西部经济发展对区域环境变化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但不能否认的是,西部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区域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客观分析了西部地区经济加速发展态势以及主导环境优化之成效,深入剖析经济快速发展对区域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主要因素,从新的视角提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融合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3.
生态经济是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物质能量多层利用的原理以及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良性循环的原则,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产业开发、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立足生态,着眼经济,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合理组织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比,生态经  相似文献   

4.
旅游业一方面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另外一方面对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实现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成为当今旅游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对金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旨在通过对环境承载力的分析,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经济手段的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及其在中国的运用 (一)环境保护经济手段的定义和分类 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是为达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目标,利用经济利益关系,对环境经济活动进行调节的政策措施.狭义的经济手段,指运用税收、价格、成本和利润等经济刺激形式对环境经济活动进行调节的政策措施.广义的经济手段,指在所有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规中,利用经济手段进行调节的措施,也称为环境经济政策.它是环境工作与经济工作及其他工作相互交叉、渗透和结合的产物,反映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作为煤炭资源开发、生产的能源大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这种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式生产方式也对山西省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资源消耗,环境恶化已经开始逐步制约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山西亟需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构建循环经济生产体系,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但是当前的经济发展是以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代价的,环境的不断恶化反过来又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造成环境与经济相互牵制的恶性循环。文章通过对环境保护机制比较研究,揭示出这种关系,并为摆脱这种恶性循环,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与生态经济发展试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运用生态经济学的有关理论,结合西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现实,分析了西部大开发所面临的尖锐的生态经济方面,认为经济发展不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产业结构失衡与低层次并存是造成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因此,西部大开发要实现西部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为主,按既有利于经济增长又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双重标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9.
王芳 《经济问题》2005,(7):73-75
西部开发,生态先行,环境立法更要先行。加强地方环境保护立法是西部法制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地方环境保护立法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立法确立资源管理制度、推进资源价格合理化、加强资源核算、建立资源开发利用市场机制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强西部大开发中环境地方法制建设的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以保障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策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传统观点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到矛盾的,经济发展必须以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若要保护环境则会限制经济的发展。本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由制度设计的不当,导致两的相克,通过观现存的部分环境制度进行改革,并进行环境制度的全新,给经济主体提供充分的激励,将环境保护与经济主体的利益最大化行为相关联,就可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共生。本对环境问题的成因及相关的理论进行分析,并在结论部分提出了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进一步改善了城市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全面提升了城市服务功能与综合价值,提高了公众生活质量,使成都市初步走上了环境和经济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良好态势。从成都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城市综合实力与城市竞争力的前提;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必须承担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的双重任务,并且需要建立持续增长的投入机制;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建设更需要注重生态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环境问题伴随着社会经济活动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之间关系密切.本文依据2000-2010年北京市经济、人口和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数据,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模型,分析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北京市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但环境污染物排放量却持续下降,这主要与北京市的产业结构、环境保护政策、环境保护投资和环境宣传教育等因素相关;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关系的数学模型可表述为E=β0Y-Y2.同时,为北京市进一步促进经济、人口、环境的和谐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供给及其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生态环境的基本态势是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局部生态环境仍有恶化的趋势。为了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供给和政策取向是在基础性的制度供给方面建立"经济发展成本内生"的生态经济模式,建立质量型低成本运行的国民经济体系,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4.
如何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文章把生态环境纳入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构建一个考虑环境税的内生增长模型,运用最优控制方法求解模型的最优均衡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生态环境与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环境税对最优增长路径的影响。发现环境税的开征降低了最优增长路径上的经济增长率,却提高了人们的最优消费水平。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可以帮助减小因环境税给经济增长率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must change its direction from end-investment to multi-investment, such as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recycling econom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nly it can meet the needs of breaking the bottleneck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for Chine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transition can hero us realize low-ost and highspeedy increasing of economy,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health, beautiful environ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armonious new society. Material recycling in ecosystem can run well by self-organization and self-regulation by nature with low-cost and even non-cost. So, the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i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should be the profits maximum investment. But it needs country's support in financial policy on ecological or environmental compensation. Recycling economy is a brand-new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which formed gradually in the course of mankind exploring and practic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untainhead prevention, reducing and whole processing control are its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digerent from any former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Investing 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relevant industry of recycling economy should be the other major field of environment investment in China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6.
皖江地区良好的区位条件、优越的自然禀赋与相对较高的经济社会水平引来投资开发的热潮,实现经济快速发展而又不引起生态环境品质下降,因而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分析皖江地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条件入手,阐释了产业升级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关联,生态环境优化与循环经济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皖江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是,以区域协调为依托,以产业政策为导向,以环保法律为保障,经济补偿为调节手段,技术创新为突破点,绿色GDP为目标。  相似文献   

17.
绿色经济崛起对接招商引资——基于梅州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梅州的视角对绿色经济崛起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它与招商引资工作的对接进行了深入思考。绿色经济崛起有其经济、社会与政治的背景,因之更加彰显其重要性。它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并进,并在执政党的推动下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绿色之核与崛起之匙。乘着广东省双转移政策的东风,梅州宜摒弃黑猫理念,以绿色贯穿三线产业,从而绿色转型以实现弯道超车。在招商过程中,坚持一绿到底,利用名人、能人牵线搭桥,最大化突出卖点——绿色;以泛绿思维引领工作实践,以学术教育催生泛绿思维,崛起之路前途在望。  相似文献   

18.
基于DEA的东北地区城市群环境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青山  张郁  李雅军 《经济地理》2012,32(9):51-55,60
随着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的出台,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的振兴理念,关系着东北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以东北地区三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应用传统DEA的C2R、BCC模型,对"十一五"期间产业集群的环境保护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进一步应用改进DEA的SBM模型,从能源环境效率视角,评价三大城市群经济—环境的协调程度。结果表明:因投入规模不足或环保技术落后等原因,三大城市群环保效率均未达到DEA有效;辽中南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其中心城市环保效率达到DEA有效的数量较多,但该产业集群整体上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最大,吉林中部城市群、哈大齐城市群的经济—环境协调程度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建议通过优化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建立城市群内部与城市群之间的分工与协调机制等途径,促进东北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With the aim of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environment system in coastal cities in China. an index ,system used to evaluate the economy-environment system is built up in this paper, which includes four aspects: economy, environment, resources, and ocean industr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present condition and future trend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ianjin and the quantification of various evaluation indices, the aathor applies integrated index valuation model to valua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af economy-environment of Tianj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ordinated degree of economy-environment would drop down in the future, from 0.95(superior level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in 2000 to 0.59(inferior level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in 2015.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The level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ianjin also presents to descend. Based on the analyzing of status and future trends of environment-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industry, structure adjustment, increasing the leve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strengthening the enforcement of en vironmental policies to improv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economy in Tianjin municipality.  相似文献   

20.
Since China's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 large amomt of foreign investment has flowed into the country. The domestic economy has been full of vigor and vitality after adepting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which contributes to a higher economic growth. However, ecological enviromnent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foreig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are the foundation of foreign economir development. With the expansion of its market economy. China is confronted with a seri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hallenges related to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tc. How we should prevent and control effectively the impac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upon the environment and avoid serious. effect and damages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 are the key points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