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从1981年我国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市场在摸索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债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学术界对国债发行方式、国债适度规模、国债流动性等方面的讨论也日益增多。本文主要对国债发行、国债规模、国债流动性、国债收益率、国债风险、国债回购等6个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我国从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至今已有15个春秋;国债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顺利发行了巨额国债。 1981—1995年,累计发行国债4920亿元;1995年底,国债余额3300亿元,相当于当年中央财政总收入的85.7%。  相似文献   

3.
一、现行发行方式存在的弊端 1.利率的非市场化因素增加。由于凭证式国债通过银行发行时,利率一般由国家制定,国债发行利率的市场确定机制被人为破坏。国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至少,在我国目前银行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之前,达到国债发行利率的完全市场化是不现实的。但我们要建立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国债发行市场,必须坚持  相似文献   

4.
国债规模继续扩大,制度和产品创新仍将继续 (1)国债发行规模将继续扩大.200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还不会淡出,国债发行规模仍将继续扩大.国债目前是我国债券市场的主要交易品种,维持高水平的发行规模无疑有利于债券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持续活跃.  相似文献   

5.
国债是国家作为借款人为实现其职能而直接向贷款人融资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在我国,国债专指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所发行的各种国家公债。国债不仅是我国集中性借贷和有计划闲置资金调节货币流通、促进货币供求平衡的手段,而且在抑制通货膨胀,培养投资意识,改善宏观调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证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业稳健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债交易体系和市场体系的主体投资人越来越多地关心国债的品种、期限、利率及发行方式,以求获得风险小、收益率高和可变现性。所以分析国债热销对健全国债管理制度,建立市场化国债体系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国债销售市场空前活跃。以柳林县为例,从1994年-1998年累计发行凭证库券930万元,大大地满足了广大居民购买债券的需要。而1999年发行的凭证式国债供不应求,出现了排队挤买的抢购风,柳林县仅建行发行第一期凭证式国债27万元,不到一天就抢购一空。根据这一现象,笔者对国债发行市场各阶层投资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在选择的几种典型投资方案中,被调查优先选择国债作为其主要的投资对象,而且国债投资的品种中,投资者又凭证式国债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结合实验经济学理论,综合分析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最优国债发行规模进行了数理分析。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进行了具体的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对国债发行规模的最优化理论进行了实验分析,结合我国国债发行的历史数据,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提出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夏伟平 《西部论丛》2003,(11):12-13
8月21日,央行宣布提高银行法定准备金率。这一消息立即产生连锁反应:不仅国债和短期国债价格双双大幅下跌,市场利率却大幅上扬。而且导致今年第八期国债流标,第九期国债暂停发行。分析人士认为,本轮国债大跌是因为央行上调法定准备金率造成资金面紧张所引起的,那么本轮国债暴跌到底是什么原因?笔者就此问题进行简单阐述,并就国债后市走势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赵杰 《辽宁经济》1999,(11):39-40
一、正确处理财政与银行的关系在金融市场上,财政与银行是其主体构成之一。由于在一定时期内社会资金总量是有限的,因此,财政与银行这两大社会资金分配与调剂部门就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这一特性,在国债市场上表现得较为明显。国债发行的规模、结构、利率对银行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国债利率高、发行的量大,必将引起银行储蓄存款的转移。大量存款的转移容易产生流动性风险。从市场结构上看,金融市场上的长、短期资金之间以及高低利率之间存在着相互流动与相互影响的关系。发行长期国债必有较高的利率作保证。特别是在通货膨胀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国债市场做大做强,是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债券市场逐步放开,债券市场所面临挑战的重要举措。通过对国债市场作用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调整国债结构、实行国债余额管理制度、国债发行转向安全的公开拍卖方式、建立统一的国债交易市场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国债市场,使之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近日,我国首次发行的30年期国债招标利率揭晓为"2.9%",其利率水平远远低于财政部确定的利率招标上限3.6%,也明显低于市场的普遍预期.国债招标利率持续走低的趋势,引起市场投资人广泛的关注.他们认为,今后发行国债尤其是中长期国债时,宜逐步引入新型债务工具--通胀指数化国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持有美国国债数量的变化,市场舆论的短期反应十分明显,一会儿是我国减持美国国债成为热点,一会儿是我国增持美国国债成为焦点,因此而不断增加的是我国的自我压力,而不是随着市场变化建议或规划我国的投资方向和组合,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债市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正严重阻碍着把国债市场打造为核心金融市场的努力。本文选取上证所交易的十种国债,通过对他们在央行最近一次调整存款利息前后,价格与收益率关系表现的实证检验,得到了国债实际价格变动显著偏离理论值的结论,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背离根源于国债市场的结构性顽疾。最后,从国债市场的流动性供给的角度,从交易标的、交易主体和市场联系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我国国债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拍卖是一种有效率的定价机制,是国债发行的主要方式。本文从拍卖理论出发,介绍了国债发行中的三种拍卖方式,并结合我国近十年来记账式国债的发行数据,比较分析了上述三种拍卖方式的特点和在我国国债发行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从1981年我国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发行规模增长十分迅速,特别是从1998年开始,为了减轻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我国推行以发行国债为重要内容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得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进一步扩大。随着国债规模的增大,我们应该同时关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增大,国债利息和财政赤字激增,在未来需要还本付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国债市场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有待完善.一般来说国家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动因,也是现代国家的普遍做法.它相对其他方式而言,对经济产生的副作用较小.文章通过对我国现行的国债政策以及目前我国经济状况的分析,全面阐述了国债政策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6.
国债发行和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德新 《理论观察》2010,(5):167-168
从1994年开始我周开始发行储蓄国债,目前已成为我国国债发行的主要形式,先后经历了凭证式和电子式形势,其中电子式储蓄国债为近几年的新品种。储蓄国债发行在筹集财政资金、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投资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人民群众喜爱的投资品种。  相似文献   

17.
鲁婕 《发展》2014,(7):98-99
中国债券市场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经历了曲折的探索和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国债市场也逐渐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中国国债市场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了解中国国债市场的现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债券市场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中国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证券市场政策向债市倾斜与股市资金相对不足的矛盾。今年国家加大了国债的发行量,财政部将国债发行和国债市场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新的宏观调控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把建立一个高效有序的国债发行市场机制作为国债工作的重点。为满足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和宏观调控的需要,将大量增加国债的期限品种和发行数量。年初以来,国债发行紧锣密鼓。中国人民银行已于4月9日开办了国债公开市场业务,当天就成交2.9亿元。而且,国债期货市场年内也有望重开,企业公司债券和可转换债券的试  相似文献   

19.
国债规模与国债市场金融功能的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毅 《南开经济研究》2005,(2):99-100,106
摘要:我国国债市场的未来发展面临着维持政府财政收支平衡与促进金融市场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扩张性财政政策淡出之后,对国债发行规模如何调整将影响着我国国债市场和整个金融体系的长远发展。由于国债市场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维持足够的国债规模是极为必要的。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通过将隐性国债逐步显性化,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既能够化解潜在的政府债务风险,又能够推动国债市场和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个人投资者在国债市场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其国债持有比例在历年发行总量中大多超过一半。1997年发行2880亿国债中有1630亿是专门向个人发售的凭证式国债,可见在今后相当时期,个人投资者仍是国债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当前国债市场正经历向市场化推进的机制变革下,如何发挥个人投资者在促进国债市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本文提些浅见并对个人投资者在今后市场中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