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的修订和颁布,是继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修订后我国审计法制建设的又一件大事.是完善我国审计法律制度的重大举措.是国家审计准则体系建设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的修订、颁布与实施,是继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修订后我国审计法制建设的又一件大事,是完善我国审计法律制度的重大举措,对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新《审计准则》对审计封存权及相关问题做了一条规定,  相似文献   

3.
2010年2月2日,国务院第100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了《审计法实施条例》。这次修订通过的《审计法实施条例》与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修订通过《审计法》,以及即将修订通过《国家审计准则》,表明我国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审计发展规律的审计法律体系和审计指南体系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4.
姜波  张波 《山东审计》2000,(6):19-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第三条对审计依据作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四条对审计依据进行了解释 :“审计机关依照审计法和本条例以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以法律、法规和国家其它有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规定为审计评价和处理、处罚依据。”将审计依据一分为二 :一是实施审计依据 ;一是实施评价和处理、处罚的依据。在实际审计过程中 ,运用依据的地方很多 ,做法也很多 ,本文试就审计过程中的依据运用谈点粗浅看法。一…  相似文献   

5.
随着审计机关成立25周年的到来,审计机关的审计法制建设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本依据,以《审计法》为核心,以《审计法实施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行政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等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等为补充的比较完备的审计法律体系。审计法律制度不断趋于完善,成为审计事业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审计工作基本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审计法实施条例》)的修订和颁布施行,是我国审计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是继审计法修订施行后我国审计法制建设进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审计法实施条例》,推动依法审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审计监督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作用。为了认真贯彻《审计法》及《审计法实施条例》,履行好法律赋予的审计监督职责,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就必须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审计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8.
一、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法律障碍已经消除 新修订的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审计机关依照有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政策、标准、项目目标等方面的规定进行审计评价,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处理、处罚的决定”。这条规定叙述的比较含蓄,主要是为了保持与审计法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受托责任、人民主权和知情权理论是建立我国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法理基础,我国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已经从一种行业约束行为变成了一项法律规范行为.我国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目前的法规体系包括:<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审计结果公告准则>、<审计署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五个方面,成为进一步扩大审计信息公开范围的主要法律法规依据和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0.
《宪法》、《审计法》及《审计法实施条例》是调整和规范审计监督活动的基本法律依据。在《审计法》及《实施条例》中,不仅明确规定了国家审计机关及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同时也明确规定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权和处罚权的法律界定,从而使审计工作承担起更重要的执法责任。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将现行审计工作中,在对审计处理处罚权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加以改进,以使审计机关及工作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审计行为,通过多种处理处罚方式,及时纠正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法律尊严,降低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以下简称审计法实施条例)的修订和颁布施行,是我国审计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是继审计法修订施行后我国审计法制建设进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审计法实施条例,推动依法审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审计法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确立了审理的法律地位,为审计部门开展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本文结合内审工作实际.对审理工作的特点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审计法制工作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法、技”建设的需要,也是保证和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前提。良好的法制环境是各种经济利益主体在新型经济关系形成过程中权利义务法定化的制度性保障。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进一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审计准则》的修订和颁布,是继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修订后我国审计法制建设的又一件大事,是完善我国审计法律制度的重大举措,是国家审计准则体系建设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规范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法执行审计业务的行为,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5.
《审计文汇》2010,(3):46-47
近日,阜新市审计局采取多种形式,学习新修订的审计法实施条例,大家一致认为,新修订的审计法实施条例进一步扩大了审计监督的范围和审计处理处罚权,审计程序更加规范,对审计人员的要求也更高,加强了审计机关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对于审计事业当前和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5月中旬,四川省内部审计师协会会长程智钰赴崇州市调研内审工作。她充分肯定该市内部审计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提出了要求:一是要加强内部审计建设。新修订的《审计法实施条例》对建立内部审计自律组织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审计机关构建内部审计“指导+监督”模式提供了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17.
审计法实施条例的修订和公布施行,不仅是审计机关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规范审计人员行为、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也是审计机关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推进审计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济南特派办在学习、宣传修订后的审计法实施条例的基础上,作出全面部署,狠抓贯彻落实。特别是针对新条例为推动审计决定的落实,维护法律的权威,赋予审计机关对逾期仍不执行审计决定的有关责任人员处分建议权等内容,迅速跟进,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和改进审计整改工作,保证审计结果落实的严肃性和法律强制力  相似文献   

18.
(一)法律规定的经费保障制度可操作性不强、保障难。《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十一条规定:“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必须的经费,应当列入财政预算,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几条规定:“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必须的经费预算,在本级预算中单独列项。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保证。”尽管法律、行政规章对审计机关的经费已经作出了相当明确的规定,都规定了审计经费由同级政府子以保证,但是实践中执行起来相当闲难,除了因为省以下各级财力有限外,主要还是法律规定的审计经费保障机制本身先天不足、受制因素太多,法律和制度设计过于粗泛、不够细化、缺乏可操作性,没能用量化的指标来保障审计经费。目前多数地方解决审计经费的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刚性的约束不够。  相似文献   

19.
一、认真学习宣传新修订的《审计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审计法实施条例》于2010年2月2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修订通过.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审计法实施条件》的修订和颁布执行,是继《审计法》修订后.我国审计法制建设进程中的又一件大事。为认真学习宣传新修订的《审计法实施条例》,3月16日到3月19日.审计署在北京怀柔培训基地举办了为期4天的审计法实施条例培训班。参加些次培训的学员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省级省会城市审计厅(局)和各特派办分管审计法制工作的负责人及其审计法制工作机构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20.
石人 《陕西审计》1998,(1):12-12
盼望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已于1997年10月21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31号令的方式公布施行了,这是我国审计界的一件大事,《实施条例》是《审计法》规定的审计工作基本原则的具体化,是审计机关依法开展审计工作的重要法规依据,作为一名审计人员,一定要大力宣传贯彻《实施条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