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潇筱 《消费导刊》2009,(15):146-147
财产交付行为是诈骗罪成立的必备条件,而交付本身便有直接与间接两种,因此交付财产并不局限于将财产亲手交付。交付意思是立足于交付行为必要说来探讨的,它是交付行为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交付行为中的主观要素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交付行为内容的交付权限又是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间接正犯的一个关键。在司法实践中,"被害者自愿交付财产"在判断一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商》2015,(49)
<正>合同法的精神就是契约自由,保证合同当事人具有足够自主决定能力,使得意思表示健全。然而,每一个意思形成的过程中都会因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作用,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从而导致意思表意者作出的意思表示出现瑕疵的情况。我国现行民法继受了德国法的传统,承认了受欺诈和受胁迫的意思表示,为意思表示不真实的重要类型。但是,我国民法对于因第三人胁迫与第三人欺诈而订立合同,无论是关于"第三人"的界定还是其效力问题却是留下了空白。  相似文献   

3.
民事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核心的行为,意思表示是私法领域中研究大部分法律关系的起点.意思表示的分析在学界早已盛行,但对于默示的意思表示的分析仍然是一个空白.理解默示的意思表示,对于把握判断法律行为的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电子意思表示对于数据化电子合同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但数据电文形式的电子意思表示与传统的口头或书面的意思表示形式不同,无法完全适应传统民事合同的意思表示法律制度.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电子意思表示的具体法律应用规则在现行法律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和重新界定.本文主要从意思表示的真实性及其效力判断方面做出阐述.  相似文献   

5.
意思表示错误理论是一个具有深厚传统的民法基础理论,德国民法上以时间轴为标准对可以引起法律行为可撤销的错误进行归类。因为表意人意思表示错误,使他有权撤销自己作出的意思表示,与此同时,表意人应对信赖该意思表示的相对人进行信赖利益赔偿。该制度各个环节的设计无不体现了"意思主义"的核心理念,同时又保护了相对人的利益,兼顾了交易安全之价值。  相似文献   

6.
施扬 《商场现代化》2007,(33):288-289
"表示意思"与"真实意思"是两个不同的术语和含义。关于解释合同的问题,历来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是以"意思"为主的准则,被称为"意思说"。另一种是只看表示,被称为"表示说"。笔者认为我国法律对合同的解释,应该是以"表示说"为主的准则。  相似文献   

7.
施扬 《商场现代化》2007,(11X):288-289
"表示意思"与"真实意思"是两个不同的术语和含义。关于解释合同的问题,历来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是以"意思"为主的准则,被称为"意思说"。另一种是只看表示,被称为"表示说"。笔者认为我国法律对合同的解释,应该是以"表示说"为主的准则。  相似文献   

8.
《商》2015,(40)
本文从欺诈的含义出发,分析了受欺诈意思表示的构成要件,研究了第三人欺诈,总结了受欺诈意思表示的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9.
表意人所为之意思表示可能出现意思与表示不一致的情形,即始于德国民法理论的错误制度。意思主义与表示主义对于错误制度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自现代以来,日本民法学界提出了意思主义复权论,赋予了意思主义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交易安全视域下的新内涵。在此基础上,文章针对错误的法律效果为无效抑或可撤销进行讨论,在制度构建层面树立意思自治原则与交易安全相平衡的思维路径,并明确相对人和第三人赔偿责任的信赖主义基础,使错误制度满足意思自由与交易安全的双重要求。  相似文献   

10.
缔约中的意思表示错误是指表意人基于自身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与客观世界的无限性的矛盾,在缔约过程中对订立合同所赖以的基础客观条件产生错误认识,致其在内在意思形成时或意思表示传递时发生主客观的不一致。各国或地区的法律均对陷入意思表示错误的当事人予以救济,准许其撤消合同或主张合同无效,但同时规定对意思表示错误的救济不得使任何一方因之有不当得利情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武洋 《中国市场》2010,(9):74-74
合同诈骗罪的成立以构成普通诈骗罪为前提,当行为人的诈骗行为的数额没有达到各特殊诈骗罪的要求,而达到了普通诈骗罪的要求,应当认定为普通诈骗罪。  相似文献   

12.
集资诈骗罪是一种金融诈骗罪。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集资诈骗罪频发,破坏了我国社会的经济秩序,给人民群众带来了财产损失。而集资诈骗罪的认定现在还存在很多难点,需要在司法实践中进行对策分析,通过理论的分析研究,对实际的集资诈骗罪的认定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刑法将集资诈骗罪作为普通诈骗罪的特殊类型予以规定,原本符合集资诈骗罪的情形必然符合诈骗罪。然而,由于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对集资诈骗罪的解读不甚严谨,产生了诸多误区。其实,对集资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认定不能仅仅根据司法解释而做简单的推定,对“社会公众”的理解也不可望文生义,只有正确解读好本罪中的这两个要素,才能对集资诈骗案件进行正确认定。  相似文献   

14.
王兆华  廖鹰 《商场现代化》2006,(35):213-214
作为一种竞争性的民事法律行为,优等悬赏广告在性质上既不属于要约,也不属于单独行为,而是一种特殊的要约邀请。优等悬赏广告的成立要件有四个:就特定的事项以广告的方式向不特定的人作意思表示,应征期间,应征的意思表示及表明仅有被评为优等者方可获得悬赏的意思表示。另外,优等悬赏广告法律效力表现在:优等的评定,悬赏广告的撤销,应征人的相关权利。  相似文献   

15.
王晶 《中国市场》2008,(5):58-59
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诈性手段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本文通过对贷款诈骗罪的概念,贷款诈骗罪的犯罪构成的分析,对于贷款诈骗罪的立法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都属于诈骗型犯罪,从理论上来讲二者是有所区分的,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二者的明确区分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尤其是以合同进行诈骗的普通犯罪极易与合同诈骗罪相混淆,该文结合司法实践中的争议以及真实案例,从刑法相关基础理论出发,结合司法实践情况,对诈骗罪以及合同诈骗罪的区别,尤其是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定义加以分析,从...  相似文献   

17.
英语的强比较句和同级比较句表示同一意思,都包括基数;而汉语的强比较句表示净增倍数,同级比较句则包括基数。英语合times的弱比较句和同级弱比较句意思相同,times表示分数。在翻译高位数时,应区分英美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孙汇英 《商》2012,(18):134-134
商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既有共性,也有区别。本文仅从"意思表示"在商行为中的作用这一角度分析商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差异,即并非所有商行为都适用意思表示规则,即便适用,也与民事法律行为的适用方法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票据诈骗罪是从诈骗罪中分立出来的单独罪名,既具有诈骗罪的共性,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性。我国法律对票据诈骗罪的规定过于原则,且无具体详尽的司法解释。目前学术界对本罪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笔者认为,票据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明知是伪造、变造、作废或冒用他人以及  相似文献   

20.
<正>“意思表示不自由”的合同是指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与之订立的合同。此种合同的订立为意思表示不自由民事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对此,我国《民法通则》第58条第3款特别规定为无效民事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