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代股份制公司的发展,对股权结构的研究,尤其是公司内部人持股的研究逐渐成为公司金融研究的一个热点。即使在有着成熟市场经济和发达证券市场的国家,有关内部人持股与公司价值的研究结论仍存在很大的分歧。本文以中国国内上市公司非金融企业为样本,对内部人持股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价值与内部人持股存在非线性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价值具有内生性。  相似文献   

2.
鲁娜 《现代商业》2008,(9):134-135
依据现有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具体实践,本文选取了2006年深、沪两市216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集中度、内部人持股和流通性3个角度对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文中采用了两个代表公司绩效的指标,托宾Q与ROE,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托宾Q呈曲线关系,与高管人员持股比例,CR5,流通股比例呈正相关。用两种指标分析的结果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ROE正相关,其他结果类似。总的来说.托宾Q的解释能力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7~2015年A股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样本,考察管理层持股在股票误定价影响企业R&D投资中的作用效应,以及其中的内部人交易与研发绩效.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加剧了股票高估对R&D投资的正向影响,在股票高估引致的R&D投资中产生"恶化效应",但同时却一定程度有助于缓解股票低估对R&D投资的负向影响,发挥"治理效应".进一步集中于股票高估公司发现:股票高估程度越大,持股管理层出售持股规模越大,且高估公司随后研发绩效更差.  相似文献   

4.
以往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常常忽略第一大股东在公司中的关联关系,对高管人员的所有者角色和经营者角色也不加区分。本文重新定义所有权集中度和经营者持股对应的衡量指标,以"第一大利益集体持股比例"代替"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狭义内部人持股比例"代替"全体高管持股比例",使用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发现拟合效果更佳。回归结果显示,所有权集中度与绩效负相关、经营者持股与绩效呈"正U形"关系。这表明对目前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来说,股权激励计划并不总是有效的。将数据进一步分组并估计后发现,经营者持股比例与绩效的"正U形"关系仅体现在非绝对控股的公司中,绝对控股公司的经营者持股比例与绩效无关。  相似文献   

5.
黄杰 《现代商业》2023,(16):104-109
高管人员是企业内部拥有最终决策权的团体,其战略决策势必将影响公司经营绩效。本文选取2018—2020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1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高管平均年龄、平均学历、薪酬水平、持股比例等高管特征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构建研究模型并进行描述统计、多元回归等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年龄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其受教育程度、薪酬水平、持股比例均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成长时期,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的持股份额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股权制衡数量与企业绩效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成熟时期,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份额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股权制衡数量与企业绩效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管理层持股能够迫使企业高管从单一的管理者向管理——所有者的角色去转变,是改善企业治理结构和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关键。对北京市的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管理层持股比例对经营绩效之间不相关,而且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明显的、非线性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员工持股计划作为研究对象,以2015年~2017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PSM匹配后的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三步回归分析法验证风险承担能力在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是否具有中介作用.通过研究发现: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绩效具有激励效应,风险承担能力在员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并购作为一种有效地扩大企业规模并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手段广泛应用于我国企业中。文章采用会计研究法,选取2014年中数据披露完整的并购事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最终得出结论以验证假设成立。关联方交易、生命周期与并购绩效呈正向相关性;从长期来看,国有持股比例与并购绩效正向相关;并购规模与并购绩效呈正相关,并购公司并购目标方后,规模变大,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沪深两市的393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主要研究了管理层持股与上市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持股比例与绩效间的实证关系,由此作者得出要引导管理层持股制度的发展,建立健全的资本市场等结论与意见。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了67家民营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其股权结构、流通性结构、集中程度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绩效与非国有法人持股比例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呈正相关,且股权结构变量与公司绩效变量间存在三次方关系,分散持股或绝对控股对民营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是有利的;公司绩效与流通股比例为负相关关系,呈现出由强至弱的变化;公司绩效与国有法人股持股比例不相关,在民营上市公司中,国有法人股持股比例已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选取2016年-2020年沪深A股零售业公司作为样本,研究零售业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高管薪酬提高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改善,机构持股比例也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但董事会与独立董事并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同时,企业应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与公司规模。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运用2008-2010年的最新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管年薪与企业绩效正相关,高管持股比例影响高管年薪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高管持股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相关性,但不显著;要使高管持股发挥它真正的作用,就必须给予高管合适比例的持股,以达到激励高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员工持股计划是企业借助利益共享长效机制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手段,但实操层面不乏高管参与情形下的"另类减持"、盈余管理等现象。作为企业利益主体和内部信息人,高管参与员工持股计划与事后的异质性减持行为间是否存在"猫腻"?本文以员工持股减持择时的异质性为切入点,基于管理层自利行为视角深度剖析员工持股计划完成后减持行为的动机和市场反应。研究发现,向利益相关者传递正面信号是我国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重要动机;异质性择时会影响减持后的市场反应,且高管异质性特征会体现在减持的择时行为之中,员工持股计划减持的"猫腻"存在,即高管自利行为是员工持股计划减持择时的重要动机,并且"解锁立减"往往是内部人的短期套利行为,而"长期持有后减持"是内部人的"高位套现"行为。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选取2015—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企业创新投入、高管持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研究高管持股对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创新投入对当期财务绩效的提高起抑制作用,高管持股对企业绩效的提升起推动作用,高管持股对创新投入和企业当期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起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浙江和重庆两地351家家族企业调查数据,在将家族企业社会责任区分为内部人责任、外部人责任和公共责任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家族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及内部能力和外部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第一,高内部能力(制造能力、吸收能力)家族企业内部人责任对绩效的影响更大;高吸收能力家族企业公共责任对绩效的影响更小;具有丰富外部关系(高密度、大范围关系网络)家族企业外部人责任对绩效的影响更大.第二,高内部能力家族企业中,内部人责任对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公共责任对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低吸收能力家族企业中,内部人责任对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具有低密度关系网络家族企业中,内部人责任对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公共责任对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具有大范围关系网络家族企业中,公共责任对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俞茜芝  余晖文  梁丽娟 《商》2012,(20):74-75
本文选取2009年至2011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市场的浙江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非线性回归模型对高管持股比例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浙江上市公司高管平均持股比例与国际相比仍比较低,且与绩效之间存在微弱的二次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8.
非对称信息下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提出信息交流程度概念的基础上 ,对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员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进行了实证检验 ,得出经理人员持股有助于提高公司业绩及在目前情况下不宜将激励人员范围过于扩大的结论 ,并对上市公司经理人员持股机制设计中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选取67家民营上市公司样本,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非国有法人股持股比例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统计性显著,且股权结构变量与公司绩效变量间存在三次方关系;在不同的区间内,非国有法人股持股比例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不同的,同时也得出了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而国有法人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不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实证检验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与非国有上市公司在 2014 年放开员工持股计划后的经营绩效表现,得出以下结论:实施员工持股对国有上市公司的企业经营绩效改善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高的员工持股比例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