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该文通过对艺术市场的价格起伏跌荡,揭示了艺术品价值的内在规定性,阐明了艺术品价值与价格的关系,强调艺术家群体应该忽略价格,找寻艺术品真实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5,(2)
陶瓷,作为中国文明的象征,拥有着悠久的历史。瓷器的发展经历了由实用到审美的过程,以实用作为产生的开始,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审美意识的提高,陶瓷最终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欣赏艺术品。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现代陶瓷,总有很多价值,但是现代陶瓷艺术要怎样通过市场来肯定它的价值呢?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公民对于精神文化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而美术馆作为陶冶公众情操,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美术馆中,具有较多的艺术品,公众可以在欣赏中提高自身的艺术审美。而在进行艺术品展示,如何进行较好的陈列设计,使艺术品更好的展现自身价值,是当前工作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龚纯 《商》2014,(13):81-81
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屋檐兼具使用价值、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始制于西周中晚期,到汉代发展到极盛。文章通过现有资料,对汉代瓦当纹样的艺术特色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湖北本地艺术品市场存在的不景气现状,阐明了艺术品市场发展与繁荣必须具备的两大要素:天才的艺术家、诚实的艺术经纪人、精明的购藏家是艺术品市场上的“创新要素”,而公正的艺术评论家以及健康的艺术传媒是艺术品市场上不可或缺的“监督要素”。  相似文献   

6.
《中国拍卖》2014,(4):38-41
由雅昌文化集团主办,文化部市场司、河南文化厅支持,雅昌艺术网、河南省美术馆、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承办的“诚信与传承”中国艺术品市场征信论坛暨中国艺术品鉴证备案中国行之河南站于2014年3月15日在河南省美术馆举行。此次活动中得到了文化部、艺术家、艺术机构的大力支持,近百名艺术家、收藏家们在共同探讨中国艺术品市场建设中,也为河南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和壮大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7.
艺术品以其自身特有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品格,关注度越来越高,因为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又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200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开始全面启动,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中投资市场必不可少的新兴力量,并依靠其特有的艺术特征和经济经营模式领衔全球市场。新闻媒体对艺术现象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热情,使艺术品和艺术家们俨然成为了财富的象征。与此相应,艺术品买卖交易场所迅速生长,画廊、拍卖公司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关联因素提高艺术品价格,正常的市场交易规则被打破,大众的艺术认识也开始变得混乱,已辨别不清艺术的"灵与肉"。  相似文献   

8.
李雨青 《对外经贸》2016,(7):101-102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国民的投资需求日渐旺盛,艺术品市场正逐渐成为投资的新方向之一,成为除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之外的又一大投资领域。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使艺术品经历着一个由文化含义向经济含义,由审美功能向商品功能进而向资产功能、金融工具趋势转化的过程。艺术品金融化表现形式有艺术银行、艺术品贷款、艺术投资基金、艺术品份额化交易和艺术品价格指数。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和艺术品市场回报率较高都将促进我国艺术品金融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艺术的本质出发,打造艺术家作品展示以及交易的信息对称平台。作为当代艺术品的电商平台,ArtP ollo艺术网(下称阿波罗)是一个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作品展示、评价、销售并可以交易的平台,产品形态包括移动App以及PC网页。依托专业的艺术团队和强大的互联网基因,阿波罗将自己定位为"艺术+电商+伯乐"的体验式平台。从发掘最具潜力的艺术家,到甄选最有品味的艺术品,再到集结最强的藏家系统,阿波罗致力于前沿艺术传播和商业探索,即使刚毕业的美院学  相似文献   

10.
彭富伦 《消费导刊》2022,(11):34-37
工艺品种,雕刻的痕迹越少,自然程度越高,那么其本身的艺术价值就会越高,关于根雕工艺品与根雕艺术品的关系呈现方式,两者存在联系又相对独立,两者可以共同促进艺术文化鉴赏领域的发展。同时随着根雕艺术的发展和根雕艺术家作品创作水平的提高,根雕工艺品和艺术品都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乐趣和色彩。因此,本文将进一步详细分析根雕工...  相似文献   

11.
由于概念的模糊,人们时常分不清“工艺品”与“艺术品”的概念。因此很多人常以艺术家自称。其实,艺术品与工艺品有着很大的区别,一般情况下,人们习惯性地认为,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交易价格都要高于工艺品,实际上,这并非是绝对的事情,有时候,工艺品的精致、价值也是可以达到与艺术品相媲美的程度。鉴于此,为了详细分析工艺品和艺术品的关...  相似文献   

12.
林波 《中国市场》2013,(41):26-28
艺术市场的繁荣给中国当代艺术带来了生机的同时,也影响了一批年轻艺术家的创作风格趋向。生存的压力使他们在设计自己作品风格时不得不以市场价值取向为参照标准,既要迎合市场又要考虑到消费者的口味,只顾及创作的商品价值而远离了艺术本身,使作品出现了一种千人一面,没有学术价值,缺少个人风格的媚俗化现象。正确认识艺术创作与市场的关系成为当代艺术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作为年轻艺术家不应该去刻意地了解市场或直接参与市场。他们需要用主要的精力来创作艺术,加强自身文化艺术修养,提高艺术品位,在艺术市场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与品格。当艺术市场逐渐成熟了,艺术品的投资判断标准必然进入一个良性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郭明生 《商场现代化》2006,(35):224-225
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艺术品市场始终处于半冷不热甚至萧条的状态,其原因是买方、卖方及艺术品本身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惰性”,买卖双方的心理隔阂使市场出现恶性循环现象。建议从四个方面采取对策(:1)充分发挥学校艺术教育和社会专业人员的作用,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素养,努力形成全社会懂艺术,爱艺术,消费艺术的良好氛围,激发其购置和投资艺术品的欲望;(2)艺术生产者必须正视市场现实,调整对艺术品现实意义与商品价值的认识,为了启动市场,现阶段作品宜低价位入市(;3)摒弃当下许多艺术品曲高和寡、孤傲自赏的面孔,艺术品的美学品格应以广大消费者的审美取向为依据,体现民风民俗,坚持雅俗共赏(;4)激励经济文化状况优良的人士和企业大胆参与艺术投资,从而带动整个艺术市场的发育与繁荣。  相似文献   

14.
《信息与经营》2010,(5):53-53
今年的六本木艺术之夜于三月最后一个周末举行.各种奇形怪状的艺术品现身街头.让人们与艺术全面接触。参加今年六本木艺术之夜的团体和艺术家大多来自日本,韩国和法国,日本艺术家藤浩志的巨型恐龙艺术品十分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5.
艺术品拍卖价格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天价,而这种天价的产生有其多方面的原因,诸如艺术家本身的名望、历史地位、艺术价值、公众视觉偏差以及作品本身价值构成等方面使得拍卖价格飙升、也有一些非正常的因素,诸如人为炒作、资本市场发育不健全、鉴定环节等。艺术品拍卖天价的丰厚预期利润滋生了艺术品的复制现象。复制品属于赝品之一,当市场发育尚不规范的时候,赝品现象在任何一个经济领域中都有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东方和西方的艺术分别建立在不同的文化领域中,中国花鸟画在漫长是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备的审美体系,同样,在西方画坛上的静物画也是如此。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情趣。在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的比较中,要以宽广的视角来分析和探索,认识和发现其中内在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新的关注点     
<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艺术财经》创刊至今已经6年了,几乎陪伴了中国艺术市场最跌宕起伏的时期:艺术品火了,画廊多了,艺术家富裕了,艺术院校扩招了,艺术产业化了,艺术品金融化了,艺术品能作为赚钱的工具了,拍卖行善于营销了但与此同时,艺术市场的泡沫出现了,艺术变成了热钱追捧的对象,艺术家不再考虑学术了,策展人明码标价了,艺术跟金融危机挂钩了,艺术与权力并行了  相似文献   

18.
现代漆艺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现代漆艺的艺术定位、发展方向等诸多问题的探索才刚刚起步,现代漆艺术品必须在市场中寻找自我,离开市场的经济支撑,为艺术而艺术的封闭式创作是没有生存的空间,体现不了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胡付照 《江苏商论》2011,(12):88-90
以宜兴紫砂壶为代表的紫砂陶艺术品文化近年发展较为繁盛,紫砂艺术倍受瞩目。在当代紫砂壶艺文化如何发展?面对这一课题,文章从宜兴紫砂艺术审美价值出发,着重分析了当代宜兴紫砂壶艺的发展状况,在当代紫砂陶产业化迅速发展情况下,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下的紫砂壶艺的传承,重点研究了紫砂壶艺文化的发展思路,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为振兴紫砂壶艺文化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20.
西沐 《中国拍卖》2020,(5):54-55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市场的规模不断拓展,市场结构不断完善,市场的形态不断丰富,推动着艺术品市场沿着艺术品的商品化、资产化、金融化、证券化(大众化)这一主线为导向的新趋势向前发展。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新的常态,新时期中国艺术金融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与特征。中国艺术金融在不断创新与深化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表现出与基于发达国家艺术品市场的全球艺术金融发展的差异性,在国内艺术品市场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中国艺术金融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逐步成为全球艺术金融及其产业发展的领跑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