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刘雪 《商》2013,(9Z):150-150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目益突出。本文运用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测算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了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农民因素、制度因素等四个方面因素对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周峰 《商》2013,(13):266-266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拉大。虽然近年来贵州省不断从政策、制度、财政等各方面加大对于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但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仍然高达4.1:1。二元财政是导致贵州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选取了1978年—2010年贵州省数据,通过计量分析证明了财政支出是贵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运用重庆市1985-2009年的经济统计数据,本文对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协整方程表明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重庆市人均GDP每增长1%将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0.1444%;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不论是短期抑或是长期,重庆市经济增长均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但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因此,消除政策性排斥,加大农村金融创新,探寻一条符合重庆实际的、科学合理的城市化与工业化道路,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不仅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还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实例,实证分析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现阶段新疆金融发展规模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显著作用,金融发展效率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郑晓鲁 《商》2013,(12):139-139
二元财政是导致贵州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贵州省不断从各方面加大对于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但贵州省城乡经济发展仍然持续拉大,城乡居民收入比例高达4.1:1。本文选取了1978年—2010年贵州省数据,通过计量分析证明了财政支出是影响贵州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万箭 《商》2014,(20):91-9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金融发展有效提高了居民收入,但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拉大,对于"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来说,情况也不容乐观。收入差距过大势必危害经济的正常运行,本文从金融发展角度出发,运用经济数据分析贵州省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VAR模型,采用ADF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贵州省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贵州金融发展规模和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为正相关关系,贵州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为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随之不断地提高,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其中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的收入之间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不论长期还是短期方面,相应的金融的发展均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原因,随着金融发展的进程加快,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地增大,以下就对我国金融发展、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进行相应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双重视角,本文试图研究金融结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传导机制.在系统梳理金融结构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发展现状提出了待检验的系列研究假说,并采用1996-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理论分析表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对金融服务的可获得能力存在差异,致使金融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直接影响;金融结构通过信贷配置功能影响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而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间接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提升直接融资比例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直接的缩小效应,并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加速城市化来降低城乡收入差距,且城市化的中介作用要强于经济增长.由此可见,以“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为导向,逐步放开金融市场管制以提升直接融资比例,将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9.
陈阳  何婷婷 《中国市场》2015,(13):211-212
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因素: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被解释变量,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5个指标为解释变量进行分析,经检验发现经济增长和失业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接着进一步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大。最后就如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的描述,来进一步分析影响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利用Engle和Granger在1987年提出的两步检验法(AEG)来检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出规模、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以及失业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二元经济结构框架,本文利用县域面板数据构建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动态面板,分析了二元结构下城乡金融资源差异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指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金融资源配置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城乡金融资源配置的差异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诱因。因此,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需要打破二元结构的制度壁垒,增加对农村地区的金融倾斜政策。  相似文献   

12.
梅春  程飞 《商业时代》2012,(2):77-78
本文基于广西1980-2010年的统计数据,对广西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广西金融规模的扩张和金融效率的提高都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短期看,金融效率的提高却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通过因果关系检验得出: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广西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和经济增长都是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原因,而城乡收入差距却不是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和经济增长变化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金融包容的视角下,研究金融包容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以核心-边缘理论基础,在奠定理论基础以后,基于2010-2015年湖南省14个市(自治州)的数据,对湖南省地区金融包容进行了阐述,主要分析了湖南省14个市(自治州)的金融包容的情况。从时间为视角入手,分析了湖南省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的过程,并对湖南省的区域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对比,发现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有较小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比较明显。关于金融包容对湖南省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有待于实证的检验,在实证方面采用了面板数据模型,克服了数据时间序列上的不足,将面板数据模型与回归模型相结合,研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造成影响的原因进行分析。基于金融包容的环境下可以得出:提高各个地区的金融包容水平对促进经济发展和促进收入水平的提高进而缩小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有积极影响,对于低收入的地区效果更为显著。并且,产业结构即二、三产业的增加可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1997年以来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中国及其三大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就全国而言,1997年以来二元经济结构的弱化和城市偏向的财政政策的改善起到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而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外开放的深化以及目前城市严格而农村宽松的人口政策则扩大了城乡差距.同时,由于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迥异,各项因素对三大地区的城乡差距的影响也存在很大差异.加快城市化的政策有利于平抑东、中部地区的城乡差距,而不利于缩小西部地区的城乡差距;对外开放的深化显著地拉大了东部地区的城乡差距,但这种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尚不明显;财政政策城市偏向程度的弱化对平抑西部地区的城乡差距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在东、中部地区则相反;此外,目前的教育政策仅对平抑西部地区的城乡差距起到了比较显著的积极影响.并据此提出了当前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乡收入差异超出合理的范围,严重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甘肃省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工业和城市的发展起步较晚,城乡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通过分析发现甘肃省2000-2013年城乡差距逐步增大,城乡居民差距区域分异显著。因此,通过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城市化建设、加大教育投资等一系列措施,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商》2015,(40)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导致"三农"问题的根本因素,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刻不容缓。本文对河北省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象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广西1980~2009年数据,研究了经济转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非国有化、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程度的减弱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作用,经济开放则显著地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此外,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也有显著影响,而财政、金融对农村资源的投入等因素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政府应重点推进经济转型,特别是推进非国有化和减少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收入均等与经济增长可以成为地方政府两个并行不悖的目标,中央政府在推进城乡统筹时应尊重地方的自主实践。  相似文献   

18.
楚丽华  唐欣 《中国商人》2024,(3):184-185
<正>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它还涉及社会公平、就业机会和教育资源等多个方面。在这种背景下,深入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收入分配的社会影响机制,而且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提供了依据,从而促进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度增长,并且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城乡收入绝对差距和差距指数不断增大的宏观背景下,虽然天津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也逐渐扩大,但差距指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优于全国水平,反映了天津城乡收入差距呈良性发展态势.本文应用统计方法和计量经济模型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天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多种因素,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得出了城乡财政支出比和城乡投资比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两个关键因素,而城乡人口比和产业相对比的相关性则较弱.同时,本文根据模型结果,为寻求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要改变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现状,到2035年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本文对我国近30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影响因素贡献度的动态演变进行描述和量化分析,建立了基于1990-2018年我国分省数据的面板模型,对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长期因素进行识别和判断,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走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长期走势的变化主要由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农业与非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比值、农村就业中非农就业的比重、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资的比值是决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长期走势的主要因素。在新的发展阶段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拐点已经基本到来,未来将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基于此,应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就业中非农就业的比重、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资的比值等方面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