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跨越6个世纪,飞越半个地球,文艺复兴时期创作的百余件画作、雕塑等艺术珍品,从文艺复兴之都佛罗伦萨空降重庆,带来浓厚的文艺气息。由意大利贝利尼博物馆、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和北京三盟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的《奇迹:蒙娜丽莎和文艺复兴—贝利尼家族收藏特展》于4月26日至8月8日在重庆美术馆开启一场梦回文艺复兴的穿越之旅。此次特展分为"不朽之作:文艺复兴大师谱系""家族传承:贝利尼家族收藏史""艺术与人文: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  相似文献   

2.
《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浪漫主义长篇小说,创于19世纪30年代,主要记述了发生在15世纪法国巴黎圣母院的故事,书中反映了中世纪过后的文艺复兴思潮,反映了资产阶级追求自由主义的倾向和对人性的追求,宣告了禁欲主义的破产。另外此书也将建筑与历史、文学紧密联系,充分体现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3.
王璟璐 《魅力中国》2014,(27):76-76
18世纪前的英国绘画并不如它的文学艺术那样璀璨夺目。当欧洲其他国家相继进入文艺复兴开始绘画的革新时,英国却还停留在中世纪的影响之下。18世纪前的英国绘画主要接受了外来绘画的影响,他们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民族传统,也没有出现过一个具有欧洲意义上的大师。进入18世纪,英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巨大变革,为英国民族艺术风格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18世纪的英国是仅次于法国的欧洲美术的中心,这是英国第一个“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4.
杨帆 《黑河学刊》2012,(9):11-13
16世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其具体内容主要集中在宣扬人文主义、古典主义和世俗性方面,对人们的思想启蒙起着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杨 《环球财经》2010,(5):98-99
公元105年,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出版传播业却没有就此兴盛起来……但从宋朝开始,楮纸、桑皮纸等皮纸和竹纸特别盛行,消耗量也特别大,原因是——宋朝就是中国的文艺复兴:唐宋八大(作)家,宋朝占了六位;《全宋诗》所收作者不下9000人,为《全唐诗》的4倍。  相似文献   

6.
【英国《金融时报》7月29日】3个月前,拙作《中国下半年将减息》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发表之后,很多人讽刺我的判断能力。现在,特别是在上周五,7月25日,中国中央政治局关于下半年经济政策的会议之后,我越来越相信我当时的结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申景亮 《魅力中国》2011,(1):114-115
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乙种是战国晚期秦国的一个名叫丹的墓主的随葬品。该简文被整理后共计三百六十余条,近万字,从各个方面反映了战国晚期秦国社会的情况,是研究秦史及秦文化的珍贵的资料。本人欲借助研究与《日书》性质最为接近的占术为手段,在前人的基础上,希望对《日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王磊 《中国报道》2011,(2):74-75
据英国《经济学人》1月6日报道,英国是世界上报纸行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但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侵入,英国报纸业目前正面临最严酷的考验。为走出困境,英国的报纸业开始创新求生。  相似文献   

9.
金涛 《魅力中国》2009,(27):224-225
一、分权制衡理论的发展及意义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中就对分权与制衡理论有过论述,古罗马时期的波里比阿在《罗马史》中提出了国家权力之间相互制衡的思想。①分权制衡理论的真正发展一直要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反对君权集权主张民主民生  相似文献   

10.
张利娟 《中国经贸》2012,(15):42-42
"英国活宝" 如果有人要将鲍里斯·约翰逊的一生搬上荧幕,那这将会是一部精彩绝伦的电影.他是集政客、媒体人、社交名流、诗人、画家、橄榄球运动员、自行车爱好者等等身份于一身的"传奇胖子",早就被英国人戏称为"英国活宝". 像许多保守党精英一样,约翰逊曾就读贵族学校伊顿公学,后来进入牛津大学贝列尔学院.大学毕业后,约翰逊从《泰晤士报》的实习生开始其记者生涯,曾先后担任《每日电讯报》记者和《旁观者》杂志的主编.他还出版了个人文集《把你耳朵借给我》、历史著作《罗马之梦》、自传《朋友、选民和同胞们》和政治喜剧小说《七十二个处女》等七本专著.与保守党主席卡梅伦一样,约翰逊喜欢骑自行车.已婚有四个孩子的他还喜欢画画、打网球.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部》2008,(1):8-8
7月20日,在英国首都伦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和书迷们合影。7月21日凌晨零时1分,《哈利·波特》完结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于英国当地时间正式开始全球发售。  相似文献   

12.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的代表作品,这部作品创作于启蒙运动初期,是英国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鲁滨逊这一人物形象,是英国社会、文化与政治形势下的必然产物,作品以其出色的人物形象刻画手法,深受英国乃至世界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13.
乔治.奥威尔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上来透口气》是他的优秀作品之一,被英国文学界推崇为20世纪50本最令人愉悦的文学作品之一。在《上来透口气》这部小说中,他熟练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对当时的社会加以批判。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解读奥威尔的小说《上来透口气》,可以看出奥威尔对人类环境恶化的忧虑,以及对人类灵魂的关怀。  相似文献   

14.
《海外经济评论》2008,(3):21-23
【英国《金融时报》2008年1月4日】2001年1月10日,英国《金融时报》在一篇文章中说我是“第一位使用‘衰退’一词的著名经济学家”。是年4月,美国白宫召集了十多位经济学家探讨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 时事出版社继出版《美国情报界》、《秘密与民主——转变中的美国中央情报局》、《美国总统秘密战》、《英澳新加美五国安全情报组织》、《间谍叛逃》、《MI5——英国保安局》《MI6——英国秘密情报局》、《安全信息系统》、《外国情报史》等书之后,又推出《法兰西情报机关内幕》一书。本书的第一个特点是介绍法国总统与情报机构的关系,戴高乐、蓬皮杜、密特朗等都亲自调整情报机构组织,任命得力情报头子,指挥重大情报活动。作者指出,法国总统的性质使爱丽舍宫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英公布今后20年的环境战略英国首相梅杰近期说,为履行英国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所作的承诺,英国政府将采取积极行动。梅杰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了被称为英国未来20年环境战略的四项文件:《气候变化─英国的计划》、《生物多样性─英国的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新技术、新产业迅猛发展,孕育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的新著《第三次工业革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他所定义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指以互联网和可再生能源的相结合为基础,以"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的应用为代表的一个崭新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之蓝图一般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晚期的英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初期,以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  相似文献   

18.
《简·爱》是英国19世纪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杰作。夏洛蒂深受基督教影响,自然《简·爱》和《圣经》也有着紧密联系。作为夏洛蒂思想的代言人,简·爱的心路历程是精神提升即基督教理性精神自我完善的过程,她所理解的宗教应该是一种合乎人性的宗教。  相似文献   

19.
吴华 《魅力中国》2012,(32):201-202
《呼啸山庄》是英国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品,是西方文学的巨著,它奠定了艾米莉·勃朗特在英国文坛的地位。《呼啸山庄》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奇特的小说,是神秘万分的“怪书”。小说充满了阴森恐怖、病态心理和异教思想,作品运用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和无情的报复取代了伤感和忧郁,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和猛烈的情感,震撼人心。  相似文献   

20.
安方方 《魅力中国》2010,(34):132-132
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与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喜女神”可以说是中两人体艺术的典型代表,前者作于文艺复兴时期,是对人性的讴歌和赞美,后者则是黄河流域的生殖女神。同样是人体艺术,西方追求理性和真善美的统一,中国则追求善与美的统一,这反映出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艺术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