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起贝塔斯曼,许多人都会想起风靡全球的“贝塔斯曼书友会”。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贝塔斯曼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个拥有170多年历史的世界级传媒集团了。1835年7月1日,印刷商卡尔·贝塔斯曼,在德国居特斯洛创建了以本人命名的图书印刷公司C.Bertelsmann Verlag,这只是一个家族式的印刷小作坊,以印刷圣经和赞美诗集为主。而如今,贝塔斯曼的分支机构遍及世界上50多个国家,业务涉及广播电视、图书出版、杂志报纸出版、印刷和媒体服务等传媒业的各个生产、服务领域,成为雄霸世界的传媒集团。2008年,贝塔斯曼的收入达到161亿欧元。  相似文献   

2.
陈萌 《三联竞争力》2005,37(3):58-59
提起贝塔斯曼,你脑海也许只会闪过一串网上书店、书友会等与出版相关的印象,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3.
全球500强之一、世界六大传媒集团之一的贝塔斯曼集团日前宣布,因财务状况不理想,集团旗下的北京贝塔斯曼21世纪图书连锁有限公司在全国18个城市的36家门店将陆续于7月31目前全部关闭。  相似文献   

4.
对于中国的贝塔斯曼来说,2002年真是顺风又顺水,虽然全球的贝塔斯曼经历了换帅和从电子商务撤退的风风雨雨,但中国的贝塔斯曼却岿然不动。2002年12月29日,贝塔斯曼书友会在上海之外的第一个会员服务中心悄然出现在北京海淀区赛博数码广场。在上海蛰伏了五年之后,贝塔斯曼终于迈出了走出上海的第一步。新伙伴新模式贝塔斯曼的书友会在德国已经有超过50年的历史了,目前其会员分布全球。在贝塔斯曼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后,注册为“邮购企业”的书友会成为其在中国市场的主营业务。但也正是这个身份,使贝塔斯曼书友会的会员服务中心只能开…  相似文献   

5.
周应  MG 《环球供应链》2005,(7):58-60
辽宁贝塔斯曼发行公司的成立,既是对贝塔斯曼在中国已有产业布局的一种整合和提升,也是在为其将来的版权引入和本土内容生产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6.
将“贝塔斯曼书友会在线”与“贝塔斯曼在线”合并也许是身处上海的贝塔斯曼直接集团进入2003年在中国最重大的举动。回想一下去年贝塔斯曼在欧洲电子商务领域的全面撤退,中国的这个合并,似乎暗示了作为传媒集团的贝塔斯曼在中国市场对于“电子商务”做出了某种妥协。2月25日,贝塔斯曼直接集团正式宣布了新网站BOL(www.bol.com.cn)诞生。其实早在一个月前,BOL已经取代了原来的书友会和在线网站,成为贝塔斯曼在中国的在线门户。据贝塔斯曼书友会暨BOL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文德华先生介绍,此次合并旨在通过资源整合提供一个专门针对互联网消费…  相似文献   

7.
贝塔斯曼,这个在中国图书业曾经响亮的名字即将变成历史。这个雄心勃勃的公司,几乎遇到了一个跨国巨头在新兴市场里能遇到的所有问题。  相似文献   

8.
《三联竞争力》2008,(9):25-25
自从互联网音乐搜索市场兴起之后,唱片业就一直寝食难安。 2008年8月5日,继百代中国区发生重大的所有权变更之后,全球第二大音乐巨头贝塔斯曼集团与素尼公司也传出重磅消息,两家公司当日联合宣布,两家公司的合资之路走到尽头,素尼将收购贝塔斯曼所持有的索尼BMG50%的股份,加上素尼原来持有的50%股权,今后将对素尼BMG构成全资控股,公司名称也更改为素尼音乐娱乐公司(SMEI)。  相似文献   

9.
贝塔斯曼的客户直销业务的网上两下整合战略,是在中国开始进行的新创的“在线方式展示加高线方式销售”的经营模式,整合直销业务和网上网下的销售渠道,实现了新、旧经济模式的结合。“得知允许外资参股中国发行集团的消息后,我们第一感觉是压力更大机会也更多了“贝塔斯曼中国控股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刘激扬说’贝塔斯曼是以直销方式进入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今后将有更多的外商借用更多的渠道在这个市场上做大做强不过由于我们前期工作基础扎实,对贝塔斯曼来说,目前的机会更大于未来的竞争。”  相似文献   

10.
德国报纸杂志属于私人所有,一般被大的企业如施普林格、贝塔斯曼集团等股份公司所掌控。周报《议会》是个例外,它报道联邦议院的讨论或议题等,运营经费来源于议会。  相似文献   

11.
苏勇 《浙商》2008,(15):101-101
贝塔斯曼集团继6月宣布关闭分布于中国内地18个城市的36家实体书店之后,近日又宣布正式终止在上海的全部业务。至此,其一度如日中天的在华图书业历程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12.
闭店     
《连锁与特许》2008,(8):40-41
贝塔斯曼终止全部在华书友会业务 贝塔斯曼中国正式宣布终止上海贝塔斯曼文化实业有限公司在华的业务,加上在今年6月13日宣布终止的北京贝塔斯曼二十一世纪图书连锁有限公司业务,其在华的书友会业务已全部终止。  相似文献   

13.
<正>贝塔斯曼,最早其以书友会的运营模式卖图书,开辟了新的战场;最早以线上、线下和邮寄三合一的方式向当当和卓越的电子商务发起挑战,但终于功败垂成。在度过了嘈杂难堪的两年后,全球500强企业、世界六大传媒集团之一的贝塔斯曼集团终于以关闭中国实体店的方式宣告了其线下业务流年不利。2006年,贝塔斯曼就曾因不堪亏损重负关掉了在京的  相似文献   

14.
刘昆山 《华商》2012,(11):84-85
德国贝塔斯曼集团是世界上第三大媒体企业,是拥有50余家子公司的大型跨国出版企业,业务遍布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是名副其实的“传媒帝国”。贝塔斯曼不遗余力地建设企业文化,用企业价值观统领员丁:,构建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稳步发展的基础上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媒体巨头贝塔斯曼集团近日表示,公司已经获得北京21世纪图书连锁公司的40%股份,从而成立了首家中外合资连锁书店。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1月,凤凰新媒体宣布完成融资,晨兴创投、英特尔投资、贝塔斯曼等三家机构共出资2500万美元,获得凤凰新媒体23.81%的股份。这是凤凰网历史上的第一轮融资,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凤凰网目前的总估值超过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更多的国际资本正在中国户外产业群雄逐鹿,新闻集团、贝塔斯曼集团、迪斯尼集团等传媒巨鳄均在通过收购、合并向"跨媒体"进发。户外广告的重新洗牌已无可避免。  相似文献   

18.
王润珏 《中国广告》2008,(6):162-165
2008年伊始,各大公司开始陆续披露2007年度报告。从时代华纳、迪士尼、新闻集团、贝塔斯曼和维亚康姆这五大跨国传媒集团的年报数据来看,经营状况基本稳定,除贝塔斯曼一家外,其他集团的收入均保持增长。原有业务的维护和数字媒体、互联网业务的投入是拉动各大传媒集团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然而,过去的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和国际外汇市场美元持续走低等因素对全球经济影响重大,各大传媒集团的经营也难免受此影响。  相似文献   

19.
动向     
《电子商务》2008,(7):10-11
贝塔斯曼在华发展遭遇瓶颈连关36店;易趣打通与美国eBay交易平台;百度低调招商开战电子商务;中国雅虎与口碑网合并为雅虎口碑;谷歌加紧收编金山词霸 新产品界面曝光。  相似文献   

20.
胡媛 《电子商务》2002,(6):20-21
5月24日,贝塔斯曼将发轫于欧洲的“蓝色沙发现场秀”活动带到了北京,而莫言成为第一位坐上贝塔斯曼蓝色沙发的大陆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