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英国政府为了保持其信息技术处于世界前列地位和增强英国信息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继发展信息技术的“ALVEY计划”之后,又于1988年提出“信息技术联合框架计划”(简称“JFIT计划”)。该计划由前英国科学工程研究理事会(SERC)和英国贸工部(DTI)共同支持,联合科研机构、大学、工业企业和商业部门,通过技术研究、技术转移、教育培训和标准化工作,促进英国信息技术及其产品的迅速发展。JFIT计划是英国科技界与工业界合作的成功范例,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信息技术是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战略技术,对社会财富的创造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具有决定性的意义。JFIT计划于1994年  相似文献   

2.
本文拟以欧洲共同体组织的“工业技术研究与先进材料(BRITE/EURAM)”计划为例,介绍欧共体研究与发展计划的立项程序(包括项目招标、项目申请、项目评审和签订合同的程序要求),供读者参考。一、公布计划目标和技术要求 BRITE/EURAM计划是在“工业技术研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在美国航空发动机发展历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典型发展计划,综合高性能涡轮发动机技术(IHPTET)研究计划和通用的经济可承受的先进涡轮发动机(VAATE)研究计划,并以UPSTO专利数据为基础,从发展趋势、技术分布以及机构分布等维度研究了这两个计划对美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西德研技部最近公布了一项新的技术发展计划——微系统技术。该计划于1989年5月通过,1990年起执行,为期四年。计划资助4亿马克。“微系统技术”是西德研技部“信息技术未来方案”中继微电子计划“JESSI”,信号处理(并行处理,人工智能和软件技术)之后的第三个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5.
1988年芬兰政府贸工部制定了10个芬兰能源发展计划,其中NEMO计划(先进的能源系统和技术)是关于开发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能源的发展计划,执行期为5年,从1988—1992年。在此计划的推动下,芬兰的风能利用得到了较大的发展。1993年初作为1988年能源计划的延伸,贸工部又制定了8个芬兰能源发展计划,其中之一NEMO2计划即为NEMO计划的延伸。  相似文献   

6.
ERP的发展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长国 《经济师》2000,(3):152-153
上期我们提出了实际指挥生产的 ,是非正式计划系统——调度系统 ,也简述了调度系统的基本逻辑 ,以及从这样逻辑引申出来的 MRP观念。这 2 0多年来 ,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也使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 ,从 MRP发展为 ERP。下面我们将回顾一下整个发展过程。一、物料需求计划 (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ing)物料需求计划技术 ,其实质是调度单的逻辑。其逻辑图如下 :图 1  MRP技术逻辑图即根据生产日程计划 (一般是指排产计划 ) ,依据产品的材料清单 ,计算满足排产计划需要的各类材料、零件、部套件 ,再检查现有库存中已有哪些、尚缺些…  相似文献   

7.
自美国政府与克莱斯勒、福特和通用三大汽车公司于1993年9月29日共同宣布开发新一代汽车的伙伴关系计划,联合开发节能效益高,环保效果好的新型汽车后,为了确保该计划的实施,美国政府1995年在另一项旨在提高美国工业技术竞争性的先进技术计划(ATP)中提出了美国汽车制造技术在今后一段时间(约3—5年)内的发展重点。力图通过政府与私营企业共同承担研究与开发风险的方式,帮助美国汽车制造工业提高技术水平,增强其竞争能力。本文所述的就是美国政府公布的先进技术计划中有关美国汽车制造技术今后发展目标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网络计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计划技术,是1957年由美国杜邦公司的沃克(M.R.Walker)和兰德公司的小凯利(J.E.kelly.Jr)共同提出来的,取名为关键路线法(Critical Path Mathod),简称CPM。1958年,美国海军也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名叫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简称PERT。 CPM和PERT虽然是先后发展起来的两种管理技术,但其基本原理却是一致的,实质上是同一种方法,所以,有人把它们统称为PERT/CPM,即网络计划技术。  相似文献   

9.
美国小企业成长特性及发展经济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企业成长特性   美国“先进技术发展计划” (ATP计划 )是根据 1998年《奥姆尼巴斯商务与竞争法案》制订的。该计划由美国商务部属下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负责管理和运作。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提供种子基金和研发经费来推动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潜在竞争力的技术迅速发展,促进小企业的成长壮大,提高美国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经过十多年的运行, ATP计划中的小企业在研发、合作、创新和商业化等方面都表现突出,取得了不凡业绩,并在他们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某些特有的属性,概括如下:   1.崇尚“全新概念…  相似文献   

10.
1985年3月12日,欧洲共同体理事会决定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基础技术和新技术应用研究和发展多年计划(1985年-1988年,简称BRITE计划)。该计划从1985年1月1日开始执行,为期四年。  相似文献   

11.
在"e-Taiwan计划"、"m-Taiwan计划"的基础上,台湾地区最近又出台了"u-Taiwan计划",3年内(从2008年起)将列支160亿新台币.该计划目的是希望将台湾地区在信息通信技术(ICT)领域的优势扩展到社会领域,建设优质的网络社会.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该计划出台的沿革、计划内容等,并分析计划出台的原因,以期了解台湾地区ICT下一步发展的动态.  相似文献   

12.
1991年,是巴西科技体制和科技政策继续进行改革和调整的一年。改革和调整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国家技术能力和工业竞争能力。这一年,以实施新科技发展五年计划(1991—1995年)为前导,推出“工业技术能力计划”、“质量和生产力计划”、“支持科技发展计划”;制定第二个国家信息和自动化计划并修改信息法;以取消市场保护和承认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快军转民技术的开发进程,强化美国政府推动美国工业界积极开发军民两用技术的作用,克林顿政府一上台就推出了技术再投资计划(Technoloy Reinvestment Project,以下简称TRP)。设计划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牵头,能源部国防项目局、商务部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  相似文献   

14.
英国科技顾问委员会在《关于发展英国小企业的若干建议》中,对培训公司计划(TCS)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帮助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跨越技术、管理人才障碍的一个好办法,建议政府进一步发展这一计划。  相似文献   

15.
在德国联邦研技部(1992年11月)推出的“1993—1996年信息技术促进计划”中,将微系统技术列为德国联邦政府明确支持的重点之一。1994年1月,在上述信息技术未来计划框架内,德国联邦研技部又公布了“1994—1999年微系统技术发展纲要。  相似文献   

16.
ESPRIT(欧洲信息技术研究发展战略计划)计划是欧共体为了集中成员国的财力、物力、人力,迎头赶上美国、日本,改变美、日在信息领域的霸主地位而制定的一项竞争前的技术研究与发展战略计划。该计划为期十年,共筹资金47亿欧元。前五年完成了二百多个项目立项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动用了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计划的发展,企业资源计划(ERP)已成为近期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采用ERP产品.主要论述了ERP系统中物料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技术及解决方案,并对在开发与管理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1984年12月19日,共同体部长理事会对十个多年的研究和发展计划作出决定之后,现已正式通过七个多年的研究和发展计划,投资为12.25亿欧洲货币单位(十个多年的研究和发展计划的总投资估计为37.5亿欧洲货币单位)。计划的经费分配情况计划名称时间经费 (欧洲货币单位)  相似文献   

19.
美国纳米技术发展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举措及取得的成果2000年,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宣布,将启动“国家纳米行动计划”(NNI)。2001年,该计划正式实施。美国政府视NNI为确保21世纪上半叶占据纳米技术领先地位的关键举措。联邦政府在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下专门成立了纳米科学、工程与技术分委会,具体负责这一计划的组织实施。参与该计划的部门包括:国防部、能源部、交通部、农业部、国家环保总署、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卫生研究院和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等。2001至2002财政年度,NNI计划的资金投入为6.4亿美元,到2002至2003年度经费达到7.1亿美元,比…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9.5计划及2010年远景计划”,中国产业政策可以大致分为(1)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发展农村经济;(2)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3)积极振兴支柱产业;(4)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5)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等几个方面。中国利用外资战略以此产业政策为基本出发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优化结构、增强总体效益为中心,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国外资金、资源、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