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500强、世界零售企业的巨头沃尔玛有条成功的经验:“和你的员工们共同分享利益”。沃尔玛这条成功秘诀,在他们自己看来是“我们企业所做出的最成功决定。”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结构由传统的金字塔式逐渐走向扁平化,中小企业这些"蚂蚁"能够与传统的"大象"大企业分庭抗礼,阿里巴巴希望与更多的"蚂蚁"合作超过大象。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不管是资金还是技术等各方面都明显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然而在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下,网络经济和电子  相似文献   

3.
张锐 《经济》2006,(5):102-105
2002-2005年三年中,沃尔玛在中国的采购淘汰了40%左右的供应商,许多中国企业立即陷入破产边缘。沃尔玛的理由是这些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不达标。  相似文献   

4.
当很多媒体还在“极力推荐”海尔(或张瑞敏),联想(或柳传志)的时候,《榜样》这本书却发出另类的声音:“柳传志已经不具备带领这些企业再上一层楼的能力了,他们该退出历史舞台!中国企业的学习榜样不是他们,而是象宝洁,沃尔玛和IBM那样的世界一流企业.理由很简单,“柳传志们”是以“权威误略”为中心的“市场政治家”,而不是以“制度和文化”为中心的“战略管理者”。  相似文献   

5.
赵震 《时代经贸》2009,(8):34-37
切尔基佐沃大市场是莫斯科乃至全俄罗斯华商最为集中的市场。这个名为“一只蚂蚁”的市场,其实与蚂蚁并没有什么关系,只不过是中国人嫌俄语念起来绕口,就干脆顺着发音,直接叫成“一只蚂蚁”。随着俄罗斯政府对“灰色通关”的重拳打击,“一只蚂蚁”市场已不再是俄华商们的“避风港”。对此华商们该如何面对?是去?是留?敢问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6.
在沃尔玛中国,员工卡上面没有标明职位,只有姓名、照片和一句“我们的同事创造非凡”的口号,这是沃尔玛本土的“现场指导和鼓励”的管理方式,从美国移植过来的。在美国这种管理方式能够让员工们感到非常富有人情味,但在中国,员工们普遍对这种激励机制缺乏兴趣。  相似文献   

7.
魏才 《经济导刊》2006,(1):85-87
沃尔玛自1996年进入中国,本来“十年磨一剑”应该能够利剑出鞘,然而历经几多艰辛曲折,却不尽人意,如今仍处于亏损状态。沃尔玛成败如何?这无论对于在华的外企还是本土的企业无疑都是一个深刻的案例。  相似文献   

8.
与广州处于“冷战”状态13年后,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终于作出让步,从而在广州开出其首家门店。沃尔玛与广州的博弈1996年可谓“中国大卖场元年”。当年,包括沃尔玛、好又多、万客隆在内的知名大卖场纷纷在中国起航。各地政府也以各种优惠税收政策向这些零售业“财神”们抛出“绣球”。其中,好又多、万客隆把总部安在广州,  相似文献   

9.
在非洲大草原上,如果你见到羚羊在奔逃,那一定是狮子来了;如果见到狮子在躲避,那一定是象群发怒了;如果见到成百上千的狮子和大象集体逃命的壮观景象,那是蚂蚁军团来了……  相似文献   

10.
人物志     
《商周刊》2011,(22):15-15
沃尔玛再次进行人事变动 日前已在中国130个城市运营了353家商场的沃尔玛宣布其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耀昌由于个人原因离职。早前,沃尔玛中国区首席营运官罗世诚、高级营运总监向国荣及首席财务官罗睿澜三位高管辞职,自此,沃尔玛在中国区的管理团队几乎全“换血”。有分析称沃尔玛中国管理团队的“更新换代”有利于其重塑在华形象,挽救声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沃尔玛应用信息技术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零售企业的启示,在比较我国零售企业信息化与沃尔玛差距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我国零售企业成功实施信息化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12.
美国沃尔玛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企业,自2003年,沃尔玛公司曾连续三年登上美国《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榜首。自从沃尔玛公司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去世后,众人对沃尔玛的走向一直不确定.但沃尔玛的快速发展证明山姆的接班计划和沃尔玛家族基金的成功。因而,我们对沃尔玛家族基金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基本构成,其对沃尔玛公司接班的作用及其对中国家族企业接班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将军走在前线,士气才会出现。一家企业成功或失败,分别就在这方面。世界上最大的企业,应该是美国的沃尔玛吧。有一次,《财富》杂志一名记者要采访沃尔玛,向他说:“我可以明天到你的办公室访问你的成功之道吗?”沃尔玛说:“好吧!”翌日,那记者便到他的办公室去,但等了半个小时,还没有看见沃尔玛出现。记者心中当然有气,不禁想:你以为你是谁?有几个钱就了不起,你看不起我这个小记者,我就凭一  相似文献   

14.
刘英奎  李莹 《时代经贸》2010,(15):16-29
沃尔玛(WAL—MART),全球500强榜首企业,中国最大的外资连锁供应商。经过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沃尔玛就由小店起家迅速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创造了全球零售业的奇迹。她不仅缔造了睿智的营销模式,在营造企业文化、承担社会责任方面也为全球企业树立了标杆,成为美国商业文明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5.
张鑫瀛 《财经文摘》2010,(10):56-57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2010年夏季高峰会日前举行,来自全国的300多位知名企业家和经济学家齐聚大理,纵论“企业家思想力与现代商业文明”。 根据“我们的原创精神在哪里?”“城市化与城市建设”两场平行论坛,展现企业家们的声音。既有趋同一致的,也有背道而驰甚而针锋相对的。但不管是哪一种模式,都在思考着未来中国企业的发展。借用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说冯仑的那句话:“疯言疯语,有情有性,无忌无讳,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16.
钟孟光 《经济纵横》2006,(12):61-63
喧嚣一时的沃尔玛“工会门”事件已经终结,但留给企业HR经理人的困惑仍在继续:如何在既摆脱花瓶工会的阴影,又避免西方强势工会的情况而顺利地组建工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沃尔玛——一个享誉全球的名字,一个缔造奇迹的神话!2002年,它力挫微软,登上了《财富》500强的龙头宝座,让我们不禁感叹:“一个卖廉价衬衫和鱼竿的摊贩怎么会成为美国最有实力的公司呢?”于是,翻开沃尔玛的成长史,细细研究,却惊讶地发现,它的成功并无任何玄机奥秘,相反,其经营理念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就已被提出。可以说,沃尔玛是成功史就是一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是浓缩史。正是一代又一代的沃尔玛人对这套思想体系的灵活运用和持之以恒铸就了今天的服务业巨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王栋 《新经济》2006,(5):32-35
这是中国的沃尔玛开始起步的时代,还是沃尔玛在中国开始跨步的时代? 虽然还没有答案。不过很显然,民营资本、国有资本和跨国资本,在中国商业领域这个无限广阔的舞台上,各自都在“圈地”。  相似文献   

19.
入世三年后,中国零售业将面临外资蜂拥而至的激烈竞争已是不争的事实。世界零售业巨人沃尔玛已从中国东南沿海挥师北上,大举进入中国零售业市场。据统计,从1992年至今,中国的外资零售企业已达300多家,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的地盘不断扩大,知名的有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德龙、日本的伊藤洋华堂等。有专家预言,在未来3~5年中,中国零售业60%的市场将由3~5家世界级零售巨头控制,30%的市场将由国家级零售巨头控制,余下不到10%的零售市场则掌握在区域性零售巨头手中。面对如此境况,中国的零售企业…  相似文献   

20.
从金融帝国德隆的旦夕覆灭,到格林柯尔系的倒 下,中国近年来涌现的“系族企业”快速扩张,又转 瞬溃败,他们的宿命都可以从金融链条的紧绷而断裂 找到原因。正是因为系族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难以 抑制的扩张力和难以约束的风险性,“大象走钢丝” 的模式更足以令后来者警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