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作为全球瞩目的一件大事,2012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中共十六大、十七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只有一个字的 相似文献
3.
4.
5.
中国的产业政策和未来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企业规模小,基础薄弱,调整能力差,难以承担政策风险,更要及时把握政策方向,借助和依靠产业政策的扶持,抓住发展的机遇.本文就我国产业政策的确立完善过程及今后发展趋势作一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期间到2020年,为了逐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应当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为主线,坚持实施四大战略: 相似文献
7.
8.
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描绘了中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十二五规划的特点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和能量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模式。我国应把循环经济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战略取向,并制定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 相似文献
13.
吴超林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18(7):123-126
1998年开始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在三年来的宏观调控实践中,围绕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学术界对具体的宏观调控政策选择问题却一直存在着广泛的争论。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民营企业以其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旺盛的创新功能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在促进经济增长,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创造就业机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与东部相比,西北地区的非公有制经济起步晚,规模小,融资困难,发展空间狭窄。为此探讨支持西北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规范财政支出管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使财政支出侧重向引导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供社会公共产品、提供人民生活基本保障等方面倾斜,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科学地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工作基本经验,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特别是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7.
面临严峻挑战
当前。中国正处在体制转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政府确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新的形势对官方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国统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古元章 《财会研究(甘肃)》2007,(8):8-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陇南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构建"和谐陇南"的宏伟目标,反映了加快陇南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市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财政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和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新时期新阶段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了全面部署。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布权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10):3-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实质在于建设农村生产现代化、生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设施现代化以及管理现代化,即"农村五个现代化。"农村的这五个现代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