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上级对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执法监察的布置要求,最近,笔者就鹿寨县农民负担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一、农民负担现实状况农民负担包含农民群众直接或间接承担的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和外部的一切显性和隐性的经济负担。有的属合理的,有的则属不合理的。据调查统计,1995年鹿寨县农民承担费用的项目多达55项,金额2785万元,人均77.6元,占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13%。其中农民向国家上交税金,包括农业税。农业税附加、农业特产税、营业税、屠宰税、其它税收等项目,金额1551万元,占农民负担总额的55.69%,…  相似文献   

2.
农民负担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及地方各级党政和人民群众都十分关注的大事。笔者从实际工作中意识到,只有转变观念,强化管理,规范行为,才能够有效地控制农民负担,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一)树立“三个观点”1坚持群众观点。站在农民的角度看问题,处处考虑到农民的...  相似文献   

3.
福利事业搞上去农民负担减下来张远斌(题图摄影:保康科)湖北省枝江县姚家港镇既致力减轻农民负担、又强化各项基础建设,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取得明显成效。1994年,全镇农民负担36.66万元,人平34.8元,占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8%,这已是连续5年农...  相似文献   

4.
狠抓监管措施落实农民负担连年下降路正文,马龙庆阳地区位于甘肃省东部,1995年,全区农民人均产粮300公斤,人均纯收入820元,大部分群众已解决温饱,但有10%处于贫困线以下。在这样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下,农民负担的轻重,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  相似文献   

5.
农民负担实行﹃三定﹄好处多赵凤昆江苏省响水县委县政府决定从1998年起到2000年,全县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实行“三定”,即:总量控制,定项限额;分业负担,定额收取;田亩负担,一定三年不变。现将他们的作法作些介绍。1.总量控制,定项限额该县对农民承担费...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合理负担坚持定项限额,保持相对稳定,一定三年不变”的精神,最近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全面推行农民负担一定三年不变的管理办法,认真做好有关工作。通知说,这是中央对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新要求,也是对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法的重大改进。一、高度重视推行农民负担一定三年不变的工作实行农民承担村提留乡统筹费一定三年不变是减轻农民负担简便易行的有效办法。这一办法,有利于从总体上控制和稳定农民负担水平,给农民群众以政策稳定感;有利于增强农民承担费用的透明度,便于农民群众民主…  相似文献   

7.
措施得力控负担●李加友黑龙江省林口县重视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农民负担1996年占上年人均纯收入的4.2%,农村义务工、劳动积累工劳均分别承担5.4个、6.7个,社会不合理负担也得到有效控制,农民比较满意。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了加强对农...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为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增收,湖北省石首市推出减轻农民负担“三三”工作制度,并坚持以恒,使全市农民负担“三提五统”总额连续15年控制在上年人均纯收入的4%以内,今年仅占3.7%,比1998年再减少1300万元,下降0.223个百分点。1、坚持农民负担“三个一”的工作要求。一是实行“减负”工作一票否决权。全市层层签订“减负”工作责任状,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杜绝一切违反政策的行为和简单粗暴的作法。防止严重的事件和案件发生。二是实行农民合理负担一定三年不变。三是实行“一个漏斗向下…  相似文献   

9.
开展专项审计查清农民隐性负担李权两年来,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各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的积极努力,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提高了农民自我积累、自我投入、自我发展的能力,增强了他们从农经农的积极性。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难以掌握的各种农民隐...  相似文献   

10.
农村税费改革旨在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是我们国家一切对农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贯彻执行“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本从分析农民的相对负担入手,阐述了农民负担重的相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变现在农村状况的根本出路在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广泛实行非农化改革。  相似文献   

11.
从1996年开始,山西省临猗县全面推行了财务公开制度,做到农民的事情农民管,群众的事情群众办,把财务公开与民主理财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理财科学化、管理程序化、监督制度化、工作一体化”四位一体的运行机制。一、理财科学化。在科学理财中,他们从实际出发,把握好聚财、管财、用财三个基本环节。①“聚财”:这是民主理财的基本前提,要求村干部必须做到“三讲”:讲开源,培植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扩大集体经济财源,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开拓群众致富门路,减少农民负担;讲政策,“三提五统”和其他向农民收取的款项,必须符合党和国…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自治区谷级党政部门都十分重视农民负担问题,先后出台了“约法三章”等许多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措施。各地都能严格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将提留款、统筹费控制在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以内。然而,农民却仍然不满意.其原因:一、不实的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确定的农民负担基数,农民不满意、根据中央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文件精神,农民负担中的“提留款、统筹费”是以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多少作为制定负担的依据、因此.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的真实与否十分重要、一些地方在“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  相似文献   

13.
一、充分认识减轻农民负担、转变干部作风的重要性农民负担问题,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严肃的政治问题,事关党和政府同农民的关系,事关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农村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首先,要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减轻负担的重要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把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减轻农民负担就是要维护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护好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山东省滕州市从改革农民负担计提依据入手,建立农民收入及负担统计监测体系,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全市农民人均负担占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1997年农民负担比例仅占276%。其主要做法是:抓好“三个建...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规定,每年向农民收取的村提留和乡统筹费,按乡镇计算,不得超过上年人均纯收入的5%,但是,有的地方为了多向农民收费,就多报人均纯收入,使农民负担逐年加重。最近,我们对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调查发现,近几年农民人均收入提高很快。豆沙0年全县人均收入为353元。1991年为387元,比上年增加34元,增长9.6%;1992年为495.5元,比1991年增加108.5元,增长21.9%;1993年为5752元,比1992年增加79.7元,增长16.l%;1994年为773元,比1993年增加且听.8元,增长33.2%;1995年为978元,比1994…  相似文献   

16.
全面整治狠抓落实——来安县减轻农民负担的几点做法●张陶近年来,安徽省来安县委、县政府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加强农民负担管理,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1996年全县农民负担总额2653.49万元,农民人均负担74.1元,占上年人均纯收入的4.82%。他们的具体...  相似文献   

17.
1993年前,我镇农民负担较重,曾一度出现了农民大量集体上坊,个别村组甚至出现了弃农抛荒的问题,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自1993年以来,由于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措施,经过三年来的综合治理,我们镇的农民负担均控制在占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以内,受到了镇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的拥护,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回顾起来,所以取得如此成效,与我们狠抓财务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几年来,我们经过学习和摸索,在财务管理制度上形成了“七个坚持”的制度: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盐城市城区永丰镇针对“秋后”是农民现金收入相对集中的旺季,也是农民负担可能出现“反弹”多发期的实际,超前采取防范措施,有效治理农民负担“年终综合症”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利益,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胡店乡农经站结合本地实际,把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当作各项管理工作的重头戏,狠抓落实不放松。他们从农民人均收入的确定,农民负担的预、决算,一直到农民负担的提取和使用都有一整套严密的管理制度。首先是把住“三关”:即农民人均收入关、农民合理负担定项限额关、提留统筹使用关。年初分村编制农民负担预算报区农监办审批后,下发《关于农民负担预算的通知》,逐项分解,把农民应负担的项目、标准和额度一次填入“农民负担卡”,加盖农民负担管理委员会公章,发到每户,使农民对一年的负担早知道,从而杜绝了过去乱提多收…  相似文献   

20.
减轻农民负担不能减掉公积金编辑同志:目前,有一种不正常现象:少数地方特别是贫困山区,在“三提留”没有超过规定限额标准的前提下,采用减掉公积金的办法来减轻农民负担。笔者认为不提公积金有很多弊端,主要表现在:1、不利于农民理解“提留”的真正内涵。根据《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