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红梅 《金融论坛》2006,11(8):46-52
在银行公司治理中,各利益相关者作为独立的行为主体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其行为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银行公司治理得以运行和完善,正是缘于各行为主体为寻求自利而进行的博弈。这种博弈的结果是正和博弈,即一荣俱荣。随着中国金融业改革的深入,银行的经营将更多地受到相关利益主体的约束,其经营行为必须走向市场化。从这个意义上看,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的过程,就是包括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权利义务得以逐步明确的过程,也是各行为主体间利益相互博弈的过程。银行公司治理既为利益相关者参与银行管理提供了渠道,也推进了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本身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
上市银行内部科学、规范的公司治理是维护所有股东及相关者利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高银行经营绩效、防止出现重大决策失误的制度保障。我国的上市银行在公司治理机制方面还存在"一股独大"、"委托—代理"、"三会"结构和专业委员会设置不合理、长期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中小投资者表决权利无体现等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过程中增加对利益相关者诉求的关注。文章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国有持股比例、董事会人数、独立董事比例、监事会次数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有显著正的影响,而高管持股人数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黄志忠 《会计研究》2012,(1):36-42,97
本文以2006~2010年间的IPO公司为样本,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策略。本文的研究发现,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应该与民营企业有所不同。国有企业的主要问题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完全分离带来的代理问题,因此公司治理的重点在于减轻代理问题。我们发现,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和股权制衡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率,降低代理成本。民营企业的主要问题是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公司治理重点在于限制关联交易,遏制大股东利益侵占。本文最后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印度和新西兰为例,介绍了银行业公司治理改革的国际经验。印度重构银行业公司治理的经验和新西兰独具特色的市场机制治理、信息披露机制,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构建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光波 《甘肃金融》2013,(10):34-36
尽快出台《公司债权人法》,使得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法律保护。同时,确立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债权人的义务与责任制度。现代公司作为最灵活有效和最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对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现代公司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不得不关注其良性发展,在保护股东利益同时,也需要保护其他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7.
养生消费在经济发展中渐入头角,全国各地养生馆如雨后春笋一般快速发展.同时,关于养生馆的欺诈行为又屡见不鲜.由于在消费过程中签立的合同具有不完全性,直接导致最终养生结果可信性的不确定性.本文从双方博弈问题出发,通过简单的一次博弈到重复博弈的分析,建立相应模型,论证信誉建立的关键作用,而信誉建立归根结底是品牌的塑造.最后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关于品牌建立的三点方案.  相似文献   

8.
从公司治理角度探讨国有商业银行资金管理机制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长效的资金管理机制,对于完善商业银行内部运行机制,优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国有商业银行资金管理问题置于公司治理的框架下考虑,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组织架构未能理顺、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资金风险管理水平不高和内部转移价格体制不合理等问题.据此,提出重构资金管理新机制的基本思路,即科学设计资金营运组织架构、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全面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及建立完整有效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体系,并指出对于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定价可先采取实际成本率和收益率法,再过渡到半市场化法,最终实现市场化法的定价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