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徐振宇  徐晓莉 《物流科技》2006,29(6):183-185
随着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产业重心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服务贸易在国际经贸领域中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它不仅是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标准.本文分析了影响服务贸易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因素,提出了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强调加快发展服务业,在更高平台上实现三次产业的均衡增长,并不是说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不重要。实际上,中国制造业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发展要注意均衡、协调,要在给服务业成长留出足够空间基础上促使制造业结构转型,既要加快制造业技术进步,提高整个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又要找到一个能够不断增加就业的制造产业组织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3.
北京商务服务业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趋势进一步加快,商务服务业在发达国家经济体系中的比重不断提升,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商务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北京作为首都,具有发展商务服务业的独特优势。在国际服务业转移加快、我围丁业化和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等国际、国内背景下,加快北京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推动北京产业结构向高端升级、提升北京乃至全国产业整体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一轮的世界产业转移和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世界制造业大规模向中国转移,外资对上海制造业投资的速度和规模都大大加快,由此必然给上海的制造业带来较大的影响,也为上海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上海制造业应以更加开放的视界,加快与国际产业接轨,与世界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外资的根植性,推动上海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外资对上海制造业发展的积极影响1.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的升级上海在交通、邮电通信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极吸收和利用外资,对推动国民经济和制造业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在道路交通方面,地铁、中环线、隧道等一批重大工程的建成,使市中心形成了“平面立体并举、浦东浦西贯通”的交通新格局。依托重大枢纽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外资项目向金桥、外高桥、张江、漕河泾、临港新城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和工业园区集中,推动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城镇功能改造。充分运用国际空港和深水港优势,提高物流专业服务水平,将产业升级与服务优势相结合,逐步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装备类产业,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海制造业在较长时期内拥有巨大的本土市场、...  相似文献   

5.
旅游业作为服务业中一个传统而又富有活力的产业,近十几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产业之一,并将保持强劲、持久的增长势头。目前,我国旅游业的服务营销尚处于起步阶段,国际竞争力较低。本文通过对我国旅游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研究提高我国旅游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界线日益模糊,关系愈发密切.从制造业发展看,服务化趋势日益显现,从服务业发展看,生产性服务也已成为一种趋势,金融、风险投资、物流、设计、制造技术等专业中介服务成为新兴服务业,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现代服务业正成为制造业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竞争力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7.
王瑞萍 《价值工程》2014,(27):195-19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培育企业与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要素,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已成为技术创新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KIBS发展仍相对滞后,不能够有效支撑制造业战略转型升级。因此,促进制造业升级有待KIBS的快速发展支持,改变低端竞争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市场上,国家间的竞争表现为各个国家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实力较量,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一国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表现为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但是各国发展的实践证明,制造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源泉,即使是在发达国家,支撑其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仍然是制造业.因此,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要以制造业为根本.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更应该将提升制造业水平作为国家发展的重点.汽车工业是很多工业化国家重要的制造业部门之一,占据了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汽车工业又是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较为激烈的产业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国工业发展水平.从我国工业发展的现实出发,发展汽车产业,提高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以及参与国际竞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服务经济的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在一国经济贸易活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并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标准。本文从服务经济的视野论述了服务业革命的涵义,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的条件下,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并讨论了服务业革命对中国工业的影响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早在2007年3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已经明确要求:"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不断培育形成服务业新的增长点"。但是,几年来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并不令人满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市场进一步开放,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成为历史的必然。国家政策通过积极引导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培育和打造  相似文献   

12.
张志彬  王典 《经济界》2023,(3):50-58
在世界经济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开放正日渐成为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比较生产性服务业开放测度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分工理论、创新理论、价值链理论和产业链理论多维度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生产链效率提高、创新链协同互动、价值链地位攀升、产业链布局优化的影响,探寻提高现代产业体系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实现路径。未来政策的着力点在于通过汇聚创新要素、重构比较优势、对标国际规则,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有序开放和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为培育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新优势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强调加快发展服务业,在更高平台上实现三次产业的均衡增长,并不是说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不重要。实际上,中国制造业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发展要注意均衡、协调,要在给服务业成长留出足够空间基础上促使制造业结构转型,既要加快制造业技术进步,提高整个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又要找到一个能够不断增加就业的制造产业组织结构模式。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制造业发展中出现了产值增长而就业减少的趋势。经合组织制造业就业在1990-2001年间减少了9%,全球20个主要国家在1995-2002年的7年间减少了2200万人,其中美国减少200多万,减少…  相似文献   

14.
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中国物流"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一些产业向我国和其他亚洲国家转移,出现了由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的趋势。当前,我国外贸的依存度已高达60%,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但在物流等服务业方面的竞争力还比较弱。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物流业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2004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制造业和服务业互动的基本原理,以及考虑到过去40多年中国制造业长足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特征事实,利用2007~2020年我国20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分析制造业开放对服务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业开放有助于推动服务业结构高级化发展,但对服务业结构合理化发展有一定负向影响。该作用在经济发展水平、开放水平较高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制造业开放促进服务业结构转型的机制主要是通过行业间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差距而发生变化。外资利用程度在制造业开放影响服务业结构转型中起到一定调节作用。随着制造业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结构将趋于合理化,但服务业高级化水平可能会有所下调。基于此,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从深度与广度全面入手,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制造业开放,是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有关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论述引发人们关注。新一轮工业革命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率、提升农业附加值、加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加快实现我国"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将加速改造传统制造业发展模式,为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地位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同时,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7.
王常君 《活力》2009,(4):40-40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实力的关键因素,其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高端化和城市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众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而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对于提升农业和工业竞争力,增强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渗透力,  相似文献   

18.
开场白:“创新服务,创造价值”这是由国家质检总局指导,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服务质量论坛”的主题。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迅速,2005年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例已经提高到41%,略低于制造业,远远超过第一产业。中国服务业每年可以为劳动力市场提供1000-1500万个就业机会。“中国服务”与“中国制造”一样,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崛起的第二个全球性标签。党的十六大报告着重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日趋显现,创新服务形式、倡导人性化服务和发展现代服务业越来越成为企业和国家实施名牌战略、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那么,我国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我们又将如何应对,又如何提高服务性企业的竞争力?下面就听听嘉宾们的看法与见解。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上海物流》2007,(2):2
为加快发展服务业,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服务业发展总体方向和基本思路,国务院制定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意见提出,要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规范提升传统服务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吸纳就业的作用,优化行业结构,提升技术结构,改善组织结构,全面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其中,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要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细化深化专业分工,鼓励生产制造企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推进业务外包,加强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快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产业结构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愈发明显.为此,基于产业互动视角下研究生产者服务业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研究表明,发展生产者服务业有利于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产业竞争力提升和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呈现唇齿相依的双向互动关系;生产者服务业集聚化和制造业服务外包能够更好地带动各产业的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