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它并不改变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而是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规范和引导经济发展的路径.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在于,以适宜的制度安排促进循环经济有效激励机制形成,以法律法规强制性制度促进循环经济有效约束机制形成,确保循环经济进入有序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2.
“绿色发展”理念与我国农村循环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玉春 《当代经济》2016,(10):58-59
“绿色发展”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其内涵包括了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内容和意义.作为“绿色经济”代表的农村循环经济,自然应当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以及文化效用.本文通过梳理“绿色发展”内涵,概述我国农村循环经济的障碍性因素,分析农村循环经济对“三农”的重要价值,探究“绿色发展”理念下农村循环经济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田虹  马发生 《当代经济》2009,(23):86-87
建立有效的调控机制和调控政策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本文依据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互作关系及反馈机制,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探讨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静脉产业是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以静脉产业的发展来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有利的选择.发展静脉产业可以改变增物质化的发展路径,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减物质化路径.发展静脉产业可以促进动静脉产业协调发展,使循环经济能够真正循环,使我国过去以线性经济模式为导向的发展方式转到以循环经济模式为导向的发展方式,从而使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5.
绿色发展是人与自然日趋和谐与人的绿色福利不断提升的过程.循环经济兼顾资源承载力与生态环境容量,注重经济发展质量,是实现绿色发展的现实路径.循环经济技术体系是绿色技术按照某种生态的、经济的内在逻辑结合而成的系统整体.本文探讨基于生态学的循环经济技术体系框架,为构建循环经济技术体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标准化管理指标体系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带来物质丰富的同时,是对生态的侵蚀和破坏.当我们要在生态、社会、经济三者之间寻求和谐的均衡点时,循环经济是关键的发展路径.为了更好地推进循环经济的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对其管理的标准化不但是科学而且是必要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循环经济标准化管理指标体系的比较,从国民经济均衡方程的内涵、循环经济方程重释以及环境公民因子的补充等角度,提出对我国循环经济管理指标体系构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提高能源的产出率,减少资源消耗总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发展低碳经济能够促进循环经济向纵深加快发展,有利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完善和延伸。文章论述了我国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下,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循环经济已成为当前宏观政策调整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战略选择,同时发展循环经济已日渐成为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路径.本文从发展循环经济的时代性和必然性入手,深刻剖析了传统产业发展方式的弊端,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对传统产业发展方式的革新.为了促进循环经济模式的全面展开,结合多年参与中国循环经济理论研究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实现路径与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各地区走出“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两难困境的有效路径.处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和变革前沿的江门市,靠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走出了困境,而且实现了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共赢,江门市“循环经济“成效之所以显著,主要是因为江门市通过积极培育和有效激励“循环经济“系统内外因素,促进“循环经济“超循环网络结构的形成和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经济活动中的碳排放逐步降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经济活动中的资源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这两者均可以看作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片面地强调某一种模式都是不科学的,文章以四川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四川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统筹发展的必要性,指出四川省各自然区域自然环境特点、主要资源环境问题及对发展制约,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统筹发展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需要,经济原则是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统筹发展的基本原则。然后对四川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统筹发展的基础进行了阐述,并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定位,提出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关注重点,结合各功能区实际情况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统筹发展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先后引入我国,旨在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低碳经济不是对循环经济的替代,循环经济物质流的分析角度正是破解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有利视角.本文以微观分析为基础,提出了我国节能减碳的具体思路,并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制度保障等方面探讨了相关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吉林省,要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转变观念,加大制度创新,准确把握实际情况,从国情、省情出发探索新的有效路径,确保循环经济的顺利实施,实现吉林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困局及其破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循环经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及实现路径,同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区域循环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内容.区域循环经济有利于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区域结构转型.同时,由于区域循环经济有着自身的特征,各地区在循环经济发展的而过程中都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本文从区域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原则入手,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并积极探索了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以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杨洁  陈小敏 《当代经济》2009,(21):92-93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深入研究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大力推进相关机制的建立健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基本原则、本质特征:分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和相应的构建机制.  相似文献   

16.
生态危机、技术创新转向与城乡循环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美平 《当代财经》2007,(8):89-93,F0003
城乡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发展城乡循环经济的目的是化解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和复兴生态平衡.针对中国目前的生态约束状况,化解生态危机必须从技术创新开始.技术创新在设计理念上取决于文化类型,在路径选择上取决于体制创新过程中的政府导向.因此,从传统文化到生态文化的文化转向是技术创新理念生态化转向的潜在间接因素,从单纯激励经济增长型体制到旨在促进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型体制的体制创新转向是技术创新路径生态化转向的外在直接决定因素.这一技术创新转向是从技术利润型到技术生态型.生态文化转向与和谐型体制创新转向日渐完成的过程,就是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普遍化的过程,也是由彰显的生态化技术范式支撑城乡循环经济深度发展的过程,还是复兴生态平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新生力量和经济形态,循环经济在我国起步较晚,其发展还面临许多主、客观约束,如:政府、公众和企业三大循环经济主体对片面经济利益的追求;旧体制路径依赖机制的制约;不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够深入的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18.
2009年是不寻常的一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第三个三十年的开端,也是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年.低碳经济是继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之后的又一次术语革命.在区域发展格局非均衡状况下发展低碳经济,既需要我们梳理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又需要审视非均衡发展的理论范型,这样对于我们思考低碳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效用函数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循环经济的特征出发,给出了循环经济一个相对严格的定义,并构建了循环经济效用函数.借助这一函数及其基本特性分析,本文解释了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等问题,澄清了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并提出了目前循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在可能的发展路径上,选择循环经济效用函数增长速度最大化的路径,与此相关的如何选择、如何实施、如何避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发展循环经济是对资源短缺的反馈的结果,是一个运行良好的经济系统为使自己持续运行下去而对自身结构进行的一般性调整,实际上遵循了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不断调整自身生产要素结构的经济发展模式。本文先建立了一个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框架,然后结合这种框架分析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一种可能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