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5 毫秒
1.
7月中旬,一则关于能源消耗的消息,引起了国际国内的的震动:国际能源署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09年中国能源总消耗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国际社会认为,这意味着能源历史的一个新时代到来。中国官方和有关专家对此予以驳斥,认为国际能源署公布的这个数字不可信。我国去年的能源消费量在刚刚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里,还有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里面,跟美国方面的数据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发布的《世界能源前景》报告中称,如果北非和中东地区的原油生产国所获得的投资低于满足新兴经济体需求增长所需的水平,近期内原油价格可能会最高上涨至每桶150美元。国际能源署同时预测,到2035年,中国的能源消费量将比美国高出将近70%。  相似文献   

3.
中国最耗油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最新数据,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这一里程碑反映出中国十年来经济强劲发展,以及作为工业大国快速扩张的未来需求。  相似文献   

4.
车市语录     
《商业时代》2004,(10):8-8
中国越来越重要石油需求增长迅猛, 中国能源短缺对世界不是威胁。据国际能源署于去年岁末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石油需求增长迅猛,预计2004年将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而且随着中国石油消费对外依赖度的不断提高,中国的能源消费已由过去主要依赖国内资源,  相似文献   

5.
如今,世界能源市场正发生深刻变革,中国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13》报告指出,世界能源需求的重心正向新兴经济体转移,尤其是中国、印度和中东地区,这些新兴经济体将推动全球能源需求增长超过三分之一。此外,传统能源的主导作用将逐步弱化,可再生能源将迎来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2月14日,美国贸易代表署发布了措辞激烈的报告——《美中贸易关系;进入更大责任和执法新阶段》 2006年2月14日,美国贸易代表署发布了中国入世4年来第一份全面评估对华贸易关系的报告——《美中贸易关系:进入更大责任和执法新阶段》(下文简称《报告》)。《报告》措辞相当“激烈”,称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学徒期”已经结束,美国将让中国为不平等的贸易做法负责。并称该署内部将组建对华执法特别工作组,该工作组主要任务是准备和办理与中国的潜在世贸组织规则纠纷。此举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有人认为这预示  相似文献   

7.
《化工科技市场》2010,(7):51-52
国际能源署近期发布预测称,在较强的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助推之下,从现在起至2015年,国际原油需求将呈现更快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8.
欧佩克(OPEC)称,中国将在2014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原因是中国炼油产能的增长将促使其原油需求增长,且美国原油产量增长,降低了该国对海外原油的需求。根据欧佩克在今天发布的电子邮件报告中作出的预期,到今年年底中国的原油日均进口量可能将会超过600万桶。与此同时,根据美国能源部下属能源信息署(EIA)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美国原油进口量下滑了21%。欧佩克  相似文献   

9.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2020年全年能源需求下降5%,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降幅。不过,可再生能源市场克服了这一位危机带来的挑战,在化石能源受到冲击的时候,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和韧性。”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2020年可再生能源报告》(下称IEA报告)指出。同期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发布的《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展望报告》(下称展望报告)也显示,未来一段时间可再生能源已准备好在能源领域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尽管新冠肺炎疫情提出了挑战,可再生能源仍然具有发展韧性,并将在未来10年内引领全球电力部门发展。  相似文献   

10.
6月27日,清华大学教授齐晔和他的同事在最新一期《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发表评论文章《中国碳之谜》,称世界各国也许可以从中国在如何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强度需求的经验中得到启发. "长期以来,我们分析中国碳排放所引用的数据,都是来自美国能源部或国际能源署.他们一般只会提供数据但不公开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此次发表的论文,我们完全使用了由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长期积累采集的数据.这是国际权威机构第一次承认我们的数据."齐晔说.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贸导刊》2005,(10):10-10
在近期召开的国际能源署部长级会议上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就中国的能源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关于中国能源的基本状况多年以来 ,中国能源工业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能源产量逐年增加 ,结构有所优化 ,节能工作成效显著 ,环境问题得到重视。但是  相似文献   

12.
能源消费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我国则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在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方面和单位GDP能源消耗方面总结了我国的能源现状,提出我国能源消耗可能带来的一些问题,文章总结了我国能源消费的不平衡问题,主要表现为:能源结构的不平衡--煤炭的使用始终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独占鳌头,而煤炭的消费也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能源消费及消耗强度在不同产业部门间的不平衡--部分产业部门集中了较高的能源消耗却有着很低的利用效率.本文最后在以上基础上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国际能源署在10月13日公布的月报中指出,由于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上个季度的经济复苏拉动原油需求,最新月报决定调高2010年和2011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期。  相似文献   

14.
车市语录     
《商业时代》2004,(16):8-8
世界能源供求形势及对国际油价走向4月20日下午,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陈耕在京亲切会见了来访的国际能源署(IEA)署长克劳德·曼蒂尔。应客人要求,陈耕介绍了中国石油集团的概况、西气东输项目以及中国天然气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劳德·曼蒂尔署长介绍了IEA对世界能源供求形  相似文献   

15.
《化工科技市场》2010,(5):43-44
2010年4月17—18日在北京举办的第六届石油和化工节能论坛上,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首次发布了《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进展报告》。统计数据显示,自2000年开始,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源消耗量占工业能源消耗量的比例逐年下降。2009年,石化行业能源消耗量为47192.5万t标煤,占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5.2%;占工业能源消耗量的22.6%,比2000年下降了4.47%。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我国能源要素日益趋紧、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消耗了七成能源的工业却贡献了不到一半的产出,能源效率堪忧.本文分析了我国工业能源利用现状,并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我国各行业和各地区的能源效率进行分析,得到结论认为,从国际来看,当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整体偏低,从国内来看,能源利用效率整体有所提升,但行业和地区间的能源效率差距较大,高耗能行业和高能源消耗地区的能源效率相对较低.本文建议,应从行业控制、地区优化、制度完善和领域开拓四个方面提高工业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17.
冯春芸 《商》2014,(25):213+210-213
本文构建了投入产出隐性能源估算模型,利用中美投入产出表、中美各行业能耗以及中美双边贸易数据,得到2000-2010年中美贸易进出口隐性能源消耗量。计算结果表明2000-2010年中国对美国隐性能源平均年净出口109.22Mtoe。据此分析中美贸易中能源消耗净转移的原因,并给出降低我国产品能耗的政策建议,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受全球油价高企和开采技术进步等因素影响,美国原油产量今年增加7%,日均产量达1090万桶,连续第4年增长,是60多年来的最大年度增幅。无独有偶,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简称IEA)的最新报告称,全球能源格局将大变脸,到2017年美国或成全球最大的产油国。  相似文献   

19.
财富观点     
国际能源署表示:油价到头,明年回落至每桶30美元 国际能源署(IEA)表示,石油价格已经见顶。全球最大的上市石油生产商之一,道达尔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埃里·德马雷则表示,明年油价可能会回落至每桶30美元。 国际能源署在其最新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中表示,"库存更高、低硫原油供应得到改善,以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预测降低,暗示着(10月份)季节性的(价格)已经见顶"。该机构补充说:"排除任何重大的不可预见因素,在冬季前后,石油市场应会继续趋缓。"  相似文献   

20.
《化工科技市场》2003,26(12):32-32
日前,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能源战略和改革国际研讨会预备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刘世锦将中国未来20年内能源发展的战略概括为:节能优先、清洁环保、供应安全、市场推动。按照目前的能源消耗方式预测,中国在2020年需要消耗煤炭28亿t,原油6亿t,能源消费比2000年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